一贯煎加减治心律失常医案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激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 。心律失常可按发生原理、起源部位、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以及心律失常时循环障碍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分类 。按发生原理,心律失常可分为自律性异常、折返形成、后除极触发、传导异常以及上述异常的联合 。按起源部位,则可分为窦性、心房性、房室结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心室性,常总称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按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则可分为快速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有些学者还提出按心律失常时循环障碍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将心律失常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或分为致命性、潜在致命性和良性三类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时 。
【一贯煎加减治心律失常医案】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 。心律失常的性质大多靠心电图确诊 。
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范畴,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肝、肺四脏功能失调相关 。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为血瘀、痰浊、水饮、毒邪,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 。治疗上应根据虚实轻重之多少,灵活应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涤饮,行气化瘀,养心安神,重镇安神之法 。
【病案举例】
章氏应用滋水涵木法治疗心肝阴虚、热扰心神型心律失常50例,取得良好疗效 。治疗方法:于治疗前及疗程中、后分别采用心电图示波10分钟,部分患者作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服中药过程中停用抗心律:、
失常药 。基本方药一贯煎合生脉散,药用:太子参、麦冬、生地、北沙参、枸杞、玉竹、当归、丹参、五味子、川楝子 。每日1剂,水适量,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 。短气倦怠明显加黄芪、黄精;兼胸闷加郁金;口干苦加黄连;失眠多梦加酸枣仁、珍珠母;便秘加瓜蒌仁、火麻仁;脘胁胀闷不舒加生谷麦芽、砂仁;兼血瘀加山楂;心律失常偏热胜加苦参;热不重而舌质偏淡加甘松;偏阴亏加珍珠母;偏气虚去太子参加人参 。治疗结果:治疗10天后评价疗效,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治疗天数与疗效关系用2检验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 。用药3天有效率56%,用药6天有效率72%,用药10天有效率提高到90%,提示随疗程延长疗效有明显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