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小儿遗尿医案

遗尿症又称遗尿、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正常小儿1岁以后自己已能控制小便,一般到3岁左右晚上也能控制小便 。此时小儿经脉渐盛,气血渐充,脏腑渐实,知识渐开,排尿的控制与表达能力已经具备,若3周岁以上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就是遗尿症 。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也可见于青少年 。遗尿症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前者是指出生后一直不断地遗尿,后者是指遗尿发生前1年以上未曾有遗尿者 。遗尿多在夜间熟睡后一定时间发生,但重者白天睡眠中亦可发生 。大多病程长或反复发作 。
【五苓散加减治小儿遗尿医案】早在《灵枢·本输》就有“三焦者…人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夫人有于睡眠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 。”小儿遗尿多属功能性,是由于大脑皮质或皮质下中枢的功能失调 。引起的常见原因有精神因素,因而易见于易兴奋、胆小、被动、过于敏感或睡眠过深的儿童,中医学认为遗尿多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最多见 。肾主先天,职司二便;膀胱主藏溺,与肾相表里肺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湿,肺脾二脏共同维持正常水液代谢,若肺脾气虚则水道制约无权,即所谓“上虚不能制下” 。遗尿患儿大多有睡眠较深,难以唤醒或醒后神志朦胧等现象,与“心主神明”有关 。
此外,少数患儿因肝经郁热移于膀胱所致 。
【病案举例】
1.刘某,男,8岁,患儿夜间遗尿已多年,每周4次以上,睡中遗尿,醒后方觉,有时一晚遗尿2次以上,小便清长而频数,素体羸弱,面色晄白,头晕乏力,精神欠佳,食欲差,胆怯易惊,形瘦畏寒,夜卧不宁,易醒自汗 。原为不足月早产,现体重为20kg,舌苔白薄,舌质肿淡,边有齿印,脉沉细无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5g/L,红细胞3.1×10/L,白细胞4.8×10/L,中性细胞0.70,尿常规正常 。中医诊断为小儿遗尿,肾气不足,肾阳未充,治宜补益肾阳,温阳化气 。用五苓散加减,药用桂枝2g,猪苓6g,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益智仁10g,补骨脂10g,菟丝子10g,黄芪15g,甘草5g,浮小麦15g,水煎服,每日1剂嘱其按时作息,加强营养,多进血肉有情之品,遗尿后不可苛责患儿,以安慰为主 。服5剂后患儿遗尿次数减少,食欲略有增加10剂后精神好转,面色转红,患儿遗尿每周4次减为每周1次,再续服20剂后,患儿遗尿消,,失,面色红润,反应灵活,自汗怕冷、睡眠易惊易醒均消失,食欲大增,体重增加到22kg,血红蛋白130g/L,红细胞4.12×10/L,白细胞6.3×10/L,中性粒细胞0.70.随访1年,患儿未见遗尿现象 。242.罗某某,女,15岁,2001年12月13日初诊 。患者遗尿1月余,家人每于夜间叫醒其排尿,仍时有遗尿,甚为所苦 。问诊得知其口不干,不怕冷,小腹不胀,纳食睡眠如常 。观其发育良好,体形稍胖,智力正常,小便常规亦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而润,脉缓而有力 。遂予五苓散加减:桂枝10g,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10g,石蒲10g,远志6g 。本方用五苓散加石菖蒲、远志两味,取其温通心阳、宁心开窍之功 。服5剂后患者遂告日,近5日没有遗尿,又服5剂后改为间日1剂,共服20剂,至今未再遗尿 。251按:遗尿症之患者以青少年较为多见,往往仅有遗尿一症,白日无所苦,看似常人,辨证比较困难 。有人从肾虚论治,认为肾主水液,或用收涩之品,但往往效果不佳;年老体弱之人,说肾虚尚有道,(,理,但年轻体壮之人,面色红润,体质甚佳,讲其肾虚于理不通,青少年之遗尿的病机为“气不化水”,膀胱气化功能减弱,而于夜间自遗 。治疗取五苓散加减,以助气化,约膀胱,俾气化行,阳气通,中土健,则遗尿自止 。
3.易某,女,15岁,学生,1995年6月28日初诊患者自幼体弱,营养欠佳,10日前罹患遗尿之疾,病初未予重视,以致日趋加重,每晚必于床,其父母不知是病,只言身体虚弱而累进六味地黄丸、龟鹿补肾丸,中西草药夹杂而进,但均不效 。患儿精神极为紧张,以致不愿上学 。适逢假期,家长带来就诊仍不愿自言病情,后经细言相劝,方知患儿夜梦甚多,梦中尿遗,小便清利,无尿痛感 。刻诊:患儿形体清瘦,纳食不佳,言语低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证属肾虚气化不利,关门不固,膀胱制约无权,拟五苓散加味 。处方:茯苓15g,白术10g,泽泻10g,猪苓10g,桂枝10g,远志10g,石菖蒲8g,益智仁10g,乌药15g5剂,水煎服并嘱家长注意精神安慰,消除其紧张心理,夜晚少饮水 。药尽遗尿基本控制,偶而梦中尿遗但能自控,饮食增加,遂在原方基础上减桂枝量为5g,加制首乌15g,胡桃仁10g,更进5剂而愈 。观察至今未复发 。(26按:遗尿之疾,中医学多认为系气虚失摄,膀胱失约所致 。治疗多喜用固涩之剂,然固涩之剂不过固其门户,正如张景岳所说:“此治标之意,非塞流之道 。”本案长期以来,曾多次用补肾固涩之剂不效,其理即在其中 。气化不利是本案的病机关键,故用五苓散加味切中病机而收效甚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