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加减治丘脑性痴呆医案
【病案举例】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丘脑性痴呆医案】某男,51岁,ID号码:06875157.主诉:记忆障碍 。1997年3月因主诉右侧手脚异常感而入住日本都内医院2周,曾诊断为脑梗死,院后此异常感觉消失,用药不详 。1998年8月日,双眼出现黑暗感而到邻近医院接受了磁共振造影检查,但未发现异常 。1998年8月18日在工作场所因语言不合逻辑、语序混乱、举止行为异常而被劝返家休养 。8月20日前来日本东海大学神经内科门诊求治,当日紧急入院 。
患者无特殊既往史和家族史 。神经系统检查:患者意识清晰,无构词松语障碍,但自我意欲低下,小声质时对答不准确 。未发现高级脑神经功能障碍的失语、失行、失认,也未发现运动失调、感觉障碍,深部腱反射正常,无病理性反射 。智能评价:尽管没有出现失语症,但患者自我意欲低下,表情漠然,丧失自身感觉 。长谷川式简易智能评价表格测试时仅达15分(满分30分),在数值上符合长谷川式简易智能评价表格的痴呆判断标准 。铃木比内式智能测验IQ为63分,对物体的名称、日期等一般知识和图形的认知、左右区别等比较判断尚可,但近期记忆力低下,解释童话等综合智能显着下降 。核磁共振造影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诊断:入院第2日的核磁共振造影提示,左丘脑前内侧的T1加强像存在淡色低信号区域,T2加强像显示左丘脑前内侧的梗塞部存在高信号区域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画像提示,脑血流量减少的部位与核磁共振造影诊断的左丘脑前内侧梗塞部位是一致的 。未发现颅内出血、梗塞、脑水肿、占位性病变等 。核磁共振造影的扫描范围内未发现主要血管的狭窄、闭塞、血管壁不完整、动脉瘤等,但怀疑从病变部位开始有左前乳头体动脉的闭塞 。入院后治疗经过:人院后给予治疗脑梗死的甘露醇80ml/d静脉点滴,抗血小板凝集药噻氯匹定20mg/d口服,记忆力障碍、自我意欲低下未见改善 。发病第13日的长谷川式简易智能评价表格测验为18分,痴呆未能改善 。于是从入院第2周起,给予口服当归芍药散7.5g/d治疗 。9月16日出院后继续坚持服用当归芍药散及门诊观察治疗 。9月4日(发病第38日)门诊治疗时,患者自诉思维渐变清晰,观察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前进步 。
长谷川式简易智能评价表格测验为22分,提示智能评价改善 。在随后的门诊治疗中,患者逐渐变得能够读写、回忆往事,自我意欲低下得到改善 。10月13日(发病第57天)患者提出希望恢复工作的要求,10月20日(发病第64日)按铃木比内式智能测验,患者IQ达到75分,一般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达到92%,发病初期显着低下的近期记忆力和文字、图形的正确回答率达83% 。11月初开始恢复工作,11月10日(发病第85日)长谷川测验为28分,1999年2月12日(发病第179日)的铃木比内式智能测验IQ达到79分 。
按:痴呆一证病情复杂,多难取效,案中效果显着,值得参考 。痴呆病在脑,但是与脏腑相关,予当归芍药散小剂久服,疗效很好 。泉氏推断当归芍药散具有一定的抗痴呆作用,能够明显改善自我意识低下和智能低下,对因局限性梗死所致的脑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推荐阅读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完全性失语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眩晕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梅尼埃病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血管性头痛享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水肿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肩关节痛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胆囊摘除术后腹痛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痛风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结核性腹膜炎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