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鳖甲汤加减治阴虚发热医案

患者素体阴虚,或温病、热证经久不愈,伤津耗液,或因过用温燥药物,损伤阴液,阴亏则阳有余,阳性属热,故导致发热.此即《素问·逆调论》所指出的"阴气少而阳气性,故热而烦满也."手术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消耗阴血的过程,由于素体本来阴液不足又加上手术中失血过多则容易导致手术以后阴血亏虚,见证午后或夜间潮热,口燥咽干,两颧发红,手足心热甚,或心烦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可给予滋阴清热或养血清热的治疗措施.
【临床应用】
杨氏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32例外科手术以后的病人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人32例,其中髋关节手术后9例,腰椎手术22例,胸椎手术1例.诊断问题,手术后发热常见的是吸收热,体温升高一般根据乎术大小和身体状态情况而不同,成人通常在38℃以下.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如手术3、4天以后的有发热,刀口局部无感染征象,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其他部位亦查不到感染病灶,查血细胞及淋巴细胞均为正常,有的甚至稍低于正常.同时伴有在前面临床表现中提到的症状,则应考虑为本病.多见于较大的手术,1周后仍有低热手术局部及全身查不到感染病状,化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发热规律是早晨体温正常或高0.1~0.3℃,午后发热,至晚10~12时达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热退无汗,每日如此反复,如不能及时治疗,可持续数周症状不减,兼有颧红、口燥咽干,神倦懒言,舌红少津,脉细数.方药组成及加减:青蒿10g,鳖甲25g,细生地20g,知母10g;川芎15g,如伴面色白、语声低、无力少气的气虚证加党参、黄芪、自术;如伴面色无华、唇舌淡脉细的血虚症状加入白芍、桑椹.益服方法:每剂药煎2遍,取汁450ml,每日3次,每次150ml.用药时间:手术后发热5日的6例,10日内的21例,15日内的4例,20日内的1例.用药后症状消失时间:1日的8例,2日的19例,3日的5例,没有超过3日以上的.
【病案举例】
1.周某,女,23岁,2004年8月16日初诊.反复低热2个月,经有关检查无异常,中西药杂投,治疗未断而病症依旧.发热多在下午和夜晚,大约37.13~38℃,形体消瘦,盗汗,口千多饮,舌红绛、苔少,脉细数.辨证为阴虚内热,治宜养阴透热,方用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知母、牡丹皮、陈皮、鸡内金各10g,鳖甲(先煎)30g,生地、煅龙牡(先煎)各20g,麻黄根、浮小麦、沙参各15g水煎服,每天1剂.二诊:服5剂后,体温已接近正常,最高37.12℃,盗汗和口干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续进5剂,体温已完全正常,诸症消失,复如常人.继以沙参麦冬汤调理1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复发.48平2.江某,女,36岁,2003年12月4日初诊.自觉发热2个月余.
近2个月来每日入暮至夜半,觉全身烘热(体温正常),心烦少寐,手足心热甚,感两下肢"如有蒸气从骨子里外出",口干咽燥,舌质偏红、少苔,脉细略数.此为阴虚发热,拟青蒿鳖甲汤加味:青蒿、丹皮、银柴胡各6g,鳖甲30g(先煎),生地24g,知母、炒酸枣仁各10g,地骨皮20g.5剂.12月9日复诊时服药后诸症若失,原方再服5剂以巩固疗效.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阴虚发热医案】按:从患者的症状来看,是一个反复的发作的情况,在临床中可以通过检查排除肺结核导致的发热,而对于这类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存在,又有阴虚发热的客观症状存在,我们可以大胆的运用中医辨证进行治疗,采用青蒿鳖甲汤再着加清虚热、养阴液的药物,往往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