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活血汤加减治斑秃医案
斑秃又名圆秃、圆形脱发.为一种局限性的斑片状脱发,大多为一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cm或更大的落发,骤然发生,经过徐缓,有复发倾向.临床以头发片状脱落、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无自觉症状为特点,若整个头皮头发全部脱落称为全秃.全身毛发均脱落称为普秃.西医学认为,本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认为与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精神情绪因素、血浆内皮素升高等有关.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斑秃医案】斑秃属于中医学的"油风"范畴,俗称"鬼剃头"、"鬼舔头",《黄帝内经》中"发落"、"发坠"、"毛拔"等症状的描述是对本病最早的记载.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肝肾关系密切,盖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因气虚血瘀者,血热生风等其他原因.
【临床应用】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专门有章节论述"头发脱落",书曰:"伤寒、瘟病后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无病脱发,亦是血瘀.用药三付,发不脱,十付必长新发."此法虽不尽得应验,因引起脱发原因较多,但审证求因,对于气滞血瘀,阻塞血路的脱发或斑秃患者,在治疗时可酌情应用通窍活血之剂.
叶氏2报道门诊收治73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用通窍活血汤加减:麝香0.15g冲服),柴胡9g,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各6g,刘寄奴、桑白皮、地骨皮各10g.水煎取汁分2次饭后半小时口服.另以梅花针于皮损部轻敲,隔天1次外用生姜切开面擦秃发区至局部发热,每天2次.对照组服用多维元素(成人)每天1粒,同时与治疗组一样配合梅花针治疗和生姜外擦.两组连续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8%,差异具有显着性.
刘氏3根据斑秃形成的原因辨证论治,提出了六种不同的治法治则,健脾益胃法,补养气血法,补肝益肾法,清热养阴法,疏肝理气法,活血祛瘀法.每种治法选择不同的代表方,其中活血祛瘀法选用通窍活血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脱发前有头痛或头皮刺痛,继而出现斑块状脱发,病变处或有外伤血肿史,日久则可出现全秃.伴夜多恶梦,烦热难以入睡,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舌下系带或紫暗,脉沉涩.刘氏认为,焦,或发脱不生.气郁日久,气滞血瘀.久病必瘀,或外伤致血瘀,惊吓、暴怒、气血逆乱,脉络瘀阻,气血不能上行,毛窍失养致脱发.以"通窍活血汤"加减,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消瘀;老葱通阳开窍,活血散结;黄芪补气以帅血行;大枣、生姜益气和中;女贞子、墨旱莲、制首乌、侧柏叶滋补精血以生发.若整个头痛加丹参活血止痛;偏头痛加柴胡;前额头痛加白芷;巅顶痛加藁本;热痛加菊花;失眠加炒枣仁养心安神;烦呕加栀子、竹茹,以清热除烦止呕.
【病案举例】
许某,男,28岁.初诊1996年1月2日.主症:头发斑片状脱落3个月,3个月前因生气而诱发头发斑片状脱落,大小如铜钱至分币大小不等5~7处,自觉头皮阵发性刺痛,伴心烦失眠,睡眠可,饮食可,二便调,舌暗红边有瘀斑,苔薄白,脉弦.证属气滞血瘀,肝气郁结,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味: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桑椹、菟丝子、柴胡、郁金各10g,制首乌、生熟地、白芷各15g,甘草3g,葱白3段,生姜9g,大枣5枚,黄酒做引,7剂水煎服,1日1剂,后以此为方出入共服药2个月余,新发全部生出,病告痊愈.
推荐阅读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帯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医案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视网膜挫伤医案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麻痹性斜视医案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球后视神经炎医案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上睑下垂医案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继发性青光眼医案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声帯肥厚医案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失嗅症医案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慢性肥厚性鼻炎医案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感音神经性耳聋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