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小麦“三分种,七分管”,为啥现在提倡“七分种、三分管”?
【以前种小麦“三分种,七分管”,为啥现在提倡“七分种、三分管”?】“两晚”技术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又一技术措施,在玉米晚收增产的前提下,小麦生产中一定要改变传统“三分种,七分管”的的观念,提倡“七分种,三分管”的新思路、新观念,彻底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耕层过浅,整地不好目前小麦生产中大多只用悬耕,耕层过浅,再加上不能精细整地,整地不良,土壤不实,透风透气,尤其是秸秆还田的麦田,保墒保肥能力下降,小麦初根系不能下扎,不能充分吸收地下水肥,造成小麦抗旱能力降低,甚至出苗后不久就因缺水缺肥死亡 。因此,在小麦播种前一定要深翻,打破犁底层,耙磨要精细,做到上虚下实,增加耕层保肥蓄水能力,促进小麦根系下扎 。
播种质量差整地不好,明暗坷垃很多,机手操作不规范,造成播种质量下降,缺苗断垄和空根等现象严重,不能很好地保证基本苗数,越冬还容易受冻害 。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机手在播种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匀速,做到不缺垄,不断行,保证小麦的基本苗数 。
施肥不合理有些田块还采取“一抛轰”的施肥方式,不能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进行合理的施肥,造成肥料损失多,利用率低 。正确的施肥方法是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根据情况追施返青肥和拔节肥或孕穗肥 。
播量过多,密度过大由于播种量大,造成冬前群体密度大,消耗水分、养分多,加剧了旺苗形成,无效分蘖多,造成小麦返青后脱肥,成熟期倒伏,造成了肥水的损失,也造成了产量的降低 。小麦的正常播种量为适期每亩10公斤左右,然后根据时间的早晚相应地减少和增加播量 。
水肥运筹不合理由于受现实水源条件的限制,很多麦田不能根据小麦需水关键期进行浇水追肥,哪时有水,哪时浇,影响了小麦正常生长的需求 。小麦需水有几个关键期,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只要浇好返青水和拔节水,一般就能保证小麦正常生长的需要,如果不能保证足墒播种,冬前还要根据墒情浇好冻水
其他网友观点过去在小麦种植管理中常说七分种,三分管 。把管字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随着小麦种植技术的改进,单产水平不断提高,要想进一步增产,种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实质上就是要确保小麦一播全苗,苗齐,苗匀,苗壮,这也是小麦节水高产最为关键一步 。这要求小麦出苗后间苗没有缺苗断垄,小苗整齐一致,均匀分布,冬前达到壮苗指标,。一播全苗,苗齐苗匀说起来简单,但做到确实很难,所以,现在我们要树立七分种、三分管的概念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种植都是三分种,七分管,以前农民基本所有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农活上,由于以前肥料、农药、还有农机具原因,丰收的希望集中在管理上,亲力亲为 。
现在种植小麦由于小麦价格比较低,全程管理成本高,很多留出时间去打工,收益比管理小麦高的多,所以也就不在乎了,基本上机械播种上后,旱了浇点水,春天打点除草剂,等着收获就可以了,打多打少大差不差就不在乎了 。
下图花生旱了都没浇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炒菜锅用什么材质的好 那种一种适合自己的
- 食物搭配:死党VS冤家(营养常识)
- 三种简易的糖醋鱼汤的做法
- 早安说说简短几个字
- 各种类型的叠字词语
- 种植大蒜,地里的杂草对大蒜有什么危害,要如何防治?
- 果干巧克力如何做 果干巧克力做法
- 常见的楼梯感应灯有哪几种
- 猫在原地踏步什么意思
- 海里有一种不会游泳的鱼叫什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