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心益肾汤治疗心绞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补心益肾汤
【药物配方组成】太子参15~30g,黄芪15~30g,麦冬15g,五味子6~10g,丹参15g,川芎、红花各15g杜仲、首乌藤、山茱黄各10~15g,女贞子15g,竹10g,三七15g(冲服),陈皮10g,砂仁6g,炙甘草6g
【随症加减】睡眠欠佳者首鸟藤加至30g,酸枣仁10go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
【功效】补心气、益心阴,滋肾阴、补肾阳 。
【经典案例医案】80例患者,显效25例,有效50例,无效5例 。
李某,女,63岁 。患者3个月前因发作心前区疼痛,伴心悸以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治疗半个月,之后常服“地奥心血康”、“消心痛”等药,近1周因劳累后情绪不佳诱发左侧胸痛,来诊时以心前区疼痛为主,伴心悸,气短,时有头晕,腰酸乏力,睡眠欠佳,饮食较差,二便尚可,舌淡暗苔白,脉沉细弱 。查:血压120/8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0/min,律齐,ST段V4~V6导联水平压低0.1~0.2mV,T波倒置,心肌酶谱无异常 。
中医诊断:气阴两虚型胸痹;西医诊断:劳力型心绞痛 。中药以补益心肾法,佐以活血化瘀之品 。药用:太子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黄芪15g,杜仲15g,山荣萸15g,女贞子15g,首鸟藤30g,丹参15g,川10g,红花10g,三七1.5g(冲服),玉竹10g,陈皮10g,砂仁6g,酸枣仁15g,首乌藤15g,炙甘草6g,每日1剂 。2周后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65/min,律齐,ST段V4~V6导联水平压低0.05~0.1mV,T波双向 。继服上方至1疗程,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 。半年后随访未发作 。
【经验心得】本方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有益气生津复脉之效;黄芪乃补气要药;炙甘草补益心气兼有调和诸药之效;杜仲温补肾阳;首乌藤补肝肾,益精血;山茱英为平补肝肾阴阳之要药;女贞子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陈皮、砂仁健脾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 。药理研究证明,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有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调整心肌代谢,降低耗氧量,改善微循环;首乌藤有强心作用,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山茱英能减少胆固醇吸收;女贞子有强心及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玉竹与太子参配伍,能减轻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黄芪与丹参合用,起着协同作用,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血黏度,增加血流量;丹参、川芎、红花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张仲景认为心痛病机“阳微阴弦”,治疗“责其极虚也” 。气为阳,故上焦阳虚,气虚无力推动营血,则血脉瘀滞,气血不通,故胸痹而痛;而上焦宗气虚,进一步可致下焦阳气虚衰,从而出现肾阳虚证候 。故治疗上温补元阳,可使宗气泉源不竭,是方立意所在 。又患者多为七七以上的老人,多肝肾阴虚,敌用首乌藤、女贞子类,又有“阴中求阳”之意 。全方补心气益心阴,滋肾阴补肾阳以治本,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以治标 。
【补心益肾汤治疗心绞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方剂出处】徐玉华补心益肾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 。天津中医,2000,17(1):15
推荐阅读
- 补中益气汤治疗心绞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补肾通脉汤治疗心绞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补气化瘀汤治疗心绞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补气活血汤治疗心绞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安心缓急汤治疗心绞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宁心汤治疗失眠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补肝汤治疗失眠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血府逐瘀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配方、医案、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