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散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红棉散的标准配方与用量】【方剂出处】明·《寿世保元》
本方又名"通耳红棉散".
【标准配方】枯白矶五分(1.5g)熟炉甘石五分(1.5)干胭脂粉二分半(0.75g)麝香少许冰片一分(0.3g)
上药共研为细末.先用棉签擦去脓水,再取药粉少许,涂于耳内.
【作用与功效】功效消肿,止痛,敛疮,止痒.主治耳内生疮,红肿痛痒,流脓流滋.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等病症.
化脓性中耳炎本方合用蔓荆子汤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10例,并与西药治疗(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混合液滴耳)38例随机对照.治疗组清洗外耳道,吹入红棉散,每日1剂,同时口服蔓荆子汤,每日1剂;对照组外耳道洗净后给予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混合液滴耳,每日4~5次,直至外耳道流脓止、干燥.以复查期间不流脓,多次检查鼓室无脓为治愈;外耳道无脓,但检查鼓室仍有少量分泌物为好转;同治疗前,但无加重为无效.结果:中药组治愈98例,好转12例;西药组治愈33例,好转5例.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中药组复发3例,占1.8%;西药组复发12例,占31.6%.(河北中医》2013年第7期)
【按语】本方主要用治耳内肿痛流脓.方用枯矾清热解毒,燥湿祛腐,与炉甘石为伍,既能收湿止痒,又能敛疮消肿;麝香消肿止痛;胭脂,古人多从丹参、茜草等物制取,红棉散则取其色及活血作用;冰片清热止痛,祛腐生肌.全方共奏解毒消肿、收敛止痒、敛疮止痛之功.故红棉散能使局部组织消除肿胀,促进脓液的排出,促进炎症吸收,可有效控制鼓室、乳突内顽固性感染,疗效巩固,尤对乳突根治术后复发患者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同名异方
《普济本事方》红棉散2由枯矾、胭脂组成.主治聤耳流脓.
《证治准绳》红棉散3由人参、天麻、炒僵蚕、麻黄、全蝎、朱砂、炙甘草组成.
主治小儿四时感冒风寒,发热,骨蒸,诸惊,丹毒等症.
《丹溪心法附余》红棉散4由海螵蛸、枯矾、麝香、千胭脂组成.主治聤耳有脓黄水.
《中药制剂手册》红棉散5本方去胭脂,加红花、苏木组成.功效、主治与本方同.
《外科方外奇方》红棉散6由煅龙骨、枯矶、海螵蛸、胭脂、飞丹、冰片组成.
功效、主治与本方同.
推荐阅读
- 砒枣散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八宝眼药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紫荆皮散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八仙逍遥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蛇床子散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狼牙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三品一条枪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聚乙烯醇的作用
- 五倍子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枯痔散的标准配方与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