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百分百根治特效秘方-治疗最有效的偏方

胃炎
一、【特效秘方处方】
处方1党参9克云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鸡内金6克谷芽6克麦芽6克炒白芍9克川楝子6克元胡6克木香4.5克厚朴6克香附9克
用法水煎服 。
来源作者经验方 。
说明此方四君子汤加减,元胡理气止痛;川楝子泻火止痛;谷芽、麦芽都能健脾消食,但谷芽除有健脾消食外,还有因怫郁致成郁膈症,用之最妙 。厚朴是温中下气散满,燥湿消痰破积,针对医案中胃脘发胀而使用的 。
处方2茯苓9克半夏6克陈皮6克炙甘草4.5克川棟子6克元胡6克五灵脂6克生蒲黄6克当归9克白芍12克菊花9克麦芽6克谷芽6克
用法水煎服 。
来源作者经验方 。
说明此方是二陈汤的加减,五灵脂和生蒲黄,称为“失笑散”,治腹部绞痛,还治经血不调,治胎前产后血晕血崩 。蒲黄生用破血行瘀,炒用则止血收涩 。五灵脂生用破血行瘀,炒用则止血收涩 。但五灵脂还有化瘀生新的特点 。临床实践应用月经痛、胃寒肝痛用元胡;胃不寒、胃有热痛用川楝子 。
处方3黄芪15克白芍12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半夏9克茯苓9克谷芽6克麦芽6克良姜6克吴茱萸4.5克肉桂6克牛膝9克香附6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 。
来源作者经验方 。
说明胃脘痛用桂枝的道理是因桂枝有宣通气血的作用,亦为诸药之向导 。
也可以说桂枝有疏通血脉的功能,祖国医学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气血通畅其痛自除矣 。另一方面桂枝还有健胃的作用 。
处方4茯苓12克半夏9克陈皮9克夏甘草4.5克香附6克良姜6克炒白芍12克元胡9克川楝子9克厚朴9克吴萸6克鸡内金6克神曲6克谷芽6克麦芽6克
用法水煎服 。
来源作者经验方 。
说明吴萸善治嗳气吐酸水 。慢性胃炎分为脾阳虚和脾阴虚 。
脾阳虚:舌质淡,苔厚腻,脉沉迟弱 。
处方:党参云苓白术陈皮半夏砂神曲鸡内金甘草
脾阴虚:舌质红,少,脉数 。
处方:沙参玉竹石斛白扁豆竹茹枇杷叶青皮鸡内金甘草处方5白芍12克甘草4.5克川楝子9克元胡6克石斛12克天冬9克生地15克枳壳6克枇杷叶6克茵陈蒿9克神曲6克谷芽6克麦芽6克地骨皮12克
用法水煎服 。
来源作者经验方 。
说明此方中的枇杷叶苦平,有清肺和胃降气之作用,气下火降痰消,气有余便是火,张老妙用枇杷叶其义是和胃消气 。此方临床反复应用,效果极佳 。
附:摘方1张
乌药6克元胡9克香附6克厚朴9克砂仁6克木香9克枳实12克青皮12克白术12克
本方主治恶心呕吐,吐有不消化食物,黏液胆汁等胃部有压重感,常有剧烈疼痛,打嗝,呃逆,食欲不振 。该方具有舒气止痛和胃,宽中导滞止痛等功效,一般服1~2剂胃脘疼痛即止 。此方为家传秘方 。
处方6白芍12克柴胡4.5克香附6克川楝子9克元胡6克云苓9克陈皮6克炙甘草4.5克鸡内金6克半夏9克谷芽6克麦芽6克当归9克山药12克石斛15克麦冬9克郁金6克竹茹6克
用法水煎服 。
来源作者经验方 。
说明患者胃脘疼痛,拒按,一般认为是实证;不拒按为虚证 。虚寒证,胃部疼患者畏寒喜暖,大便溏,腹部喜按,手足不温,得食稍安,喜热饮,脉沉迟无力 。而实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涩痛,舌苔厚腻,脉实有力 。这是在临床上多年得出的胃脘疼痛不同表现的临床所见 。
处方7茯苓12克半夏9克陈皮6克炙甘草4.5克苡薏仁15克苍术9克牛膝9克独活9克香附6克良姜6克秦艽9克炒扁豆9克白术6克木瓜6克黄柏6克桑枝15克
用法水煎服 。
来源作者经验方 。
说明二陈汤加香附、良姜,用药简单,其效深意,其他诸药均按症状所需 。
处方8黄芪山药各24克茯苓陈皮白芍各15克党参白术大枣乌梅各10克干姜砂仁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 。
来源作者经验方 。
说明益气健脾,温中理气 。
处方9丹参赤芍各30克乳香没药川芎莪术枳壳各10克当归玄胡索山楂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
来源作者经验方 。
说明祛瘀通络,活血理气 。呕血黑便者,加三七粉3克,白及粉15克冲服;气虚者,加党参、黄芪;阴虚者,加石斛、玉竹、白芍;肝胃不和者,加白芍、柴胡、陈皮、半夏等 。
处方10邓铁涛教授经验
认为慢性胃炎多因烦劳紧张,思虑过度,损伤脾阳,耗损胃阴而起;亦可因先天不足,或后天缺少调养,长期饮食失节所致 。而脾亏损于阳气,胃亏损于阴液,为发病的前提和本质,因此,补脾气、养胃阴是其治疗根本大法 。但该病本虚标实,若标实不除,就不能很好地固本所以活络祛瘀、除湿化痰、清退虚热,亦不可忽略 。基本方为:太子参、茯苓、山药、石斛、小环钗、麦芽、甘草、丹参,随症加减 。
处方11高福安主任医师经验
认为慢性胃炎是多种原因引起胃黏膜炎症即中医所讲的脾胃受损,日久导致脾气虚弱是根本原因 。在具体施治时,不管是浅表性胃炎还是萎缩性胃炎,健脾益气贯彻始终,消导降气为治标重点,温散、清利、养阴益胃相机而行,久病不复以疼痛为主者当佐活血化瘀 。
处方12张明昌主任医师经验
在治疗上重在通降,以通为补;补而不滞,功不伤正;温而勿燥,寒而勿凝;调气和血,化瘀通络;脾胃同治,兼顾肝胆;辨证辨病,综合防治 。认为慢性胃炎的形成与发展与饮食、起居、情志等多种因素有关 。应综合防治,不能单纯依赖药物 。医生要知道病人注意饮食有节、寒温适中,不饮烈性酒和浓茶,避免同时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保持精神乐观,及时治疗急性胃炎等 。
只有综合防治,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
处方13高上林主任医师经验
慢性胃炎常以胃脘胀闷疼痛、嗳气、食欲不振、吞酸或嘈杂、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 。病位主要在脾胃 。脾胃主化主升,主纳主降 。脾主太阴湿土,得阳始运,胃属阳明燥土,得阴则安 。脾胃为人体生化之源,脾胃升降适宜,则阴阳冲和,否则诸恙丛生 。运用和法治疗胃痛,以仲景之小柴胡汤为基本方,随症化裁,取得满意疗效 。认为人体失和,百病由生,“失和”包括人体阴阳、虚实、寒热之偏盛偏衰,创“八法皆归于和”之论述,有清而和者、温而和者、补而和者、下而和者等等 。因此,在治疗胃痛时根据其正邪盛衰,气滞者理气和胃,虚寒者健脾和胃,阴虚者养阴和胃,肝郁化火者泻热和胃 。
二、【辨病成药】
1.胃康灵胶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组成:白芍白及甘草茯苓延胡索(醋)海螵蛸三七颠茄浸膏 。
用法:口服,1次4粒,1日3次;饭后服用 。
功用:柔肝和胃,缓急止痛: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疼痛 。
2.三九胃泰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组成:三叉苦九里香两面针木香黄芩茯苓地黄白芍
用法:用开水冲服,1次1袋,1日2次 。
,功用: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消炎止痛,理气健胃 。用于上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纳减,心口嘈杂 。
3.沉香露白露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组成:甘草次硝酸铋陈皮碳酸镁川木香氧化镁大黄碳酸氢钠石菖蒲 。
用法:制成片剂 。口服,1次1.5~4克,1日3次 。
功用:健胃和中,理气止痛 。主治胃脘痛 。
4.胃药胶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组成:延胡索(醋制海螵蛸青木香枯矾鸡蛋壳(炒)珍珠母(煅)
用法:制成胶囊 。口服,1次1~1.5克,1日3次 。
功用:制酸止痛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
5.气滞胃痛冲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组成:柴胡延胡索(炙)枳壳香附(炙)白芍甘草(炙)
用法:口服 。1次5克,1日3次,开水冲服 。
功用:舒肝行气,和胃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
6.胃苏冲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组成: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实等 。
用法:口服 。1次15克,1日3次 。
功用:理气消胀,和胃止痛 。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肋,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发作加重 。胸闷食少,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等 。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见上述征候者有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酶活力,保护胃黏膜损伤,促进胃肠蠕动等作用 。
三、【预防调护】
1.避免暴饮暴食,忌烟、酒和浓茶、辛辣炙煿等刺激性食物,慎肥甘厚腻之品,平时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内伤 。
【胃炎百分百根治特效秘方-治疗最有效的偏方】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气功、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