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中毒症状与解毒措施_川楝子过敏的症状及处理

川楝子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e.的成熟果实 。
苦,寒 。有小毒 。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具行气止痛,杀虫,止痒之功 。
用于气滞疼痛,虫积腹痛,头癣等证 。
【主要成分】
本品含川楝素、苦梾子萜酮、苦楝子萜醇苦楝子萜二醇苦楝子萜三醇苦楝子内酯、印苦楝子素等 。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1)呼吸系统:初起为呼吸急促、呼吸音变粗胸闷,继之则呼吸变慢变浅、呼吸不规则、间歇性呼吸、呼吸困难及严重缺氧而致口唇、指端紫绀 。患者多因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尸体检查可发现肺中充血,显紫绀 。
(2)消化系统:精神疲惫,四肢无力,恶心,食欲不振,黄疸,肝区疼痛,肝肿大,肝区扣击痛,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或伴有消化道刺激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 。
(3)其他:精神失常,视力障碍等 。
【病案示例】
患者,男,18岁,以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而人院 。患者1周前以川子5枚煎汤内服驱虫,后感四肢疲乏无力不思饮食尿黄周身皮肤发黄,目黄,右胁下胀痛 。体格检查: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平软肝肋下2cm,肝剑下3cm,质软,触痛,肝区扣击痛(+)实验室检查:tbLI95.5mol/l, DBIL 166molL,AlT21甲乙丙戊肝炎病毒血清学实验均为(-) 。经保肝、对症治疗一月后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出院 。
【作用机制】
【川楝子中毒症状与解毒措施_川楝子过敏的症状及处理】川楝全株有毒,又以川楝子的毒性最大 。有儿童服用川楝子0.3~0.4g即出现中毒,服用2~4g即发生死亡的报道 。川楝子的毒性以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和对肝脏的损害为主 。
药理实验证明川棟子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大剂量的川素可刺激毛细血管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出血与渗出,可见肺脏出血,并引起呼吸衰竭 。
猴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用药后首先表现为SGPT升高,继之出现肌无力 。值得注意的是SGPT升高的最小剂量比猴静脉给药的显效剂量小6倍 。川楝素在肝组织中的含量也高于其它组织,肝脏的病理改变也较其它脏器明显 。另有学者报告以川楝素2mg/kg家兔灌胃给药2次,可引起家兔肝细胞轻度至中度变性,若同样方法将剂量增加至40mg/kg,则家兔肝细胞呈中度肿胀,细胞核缩小,染色质融合成片,肝窦狭窄 。其毒性可随单次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毒性作用缓慢而持久,有蓄积作用 。
【使用注意】
用量不宜过大 。
【防治】
救治(1)及时停药:用药期间如发现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或小便黄,应及时停药,进行检查,防止继续用药引起肝功能严重损害 。(2)般处理:适当休息,避免疲劳 。进低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加强营养,补充能量 。(3)对症治疗:保护护肝可静脉滴注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6、乙酰辅酶A、肝太乐、肌苷等药物;呼吸困难者应给氧、人工呼吸或用通气机械辅助呼吸,并注意保持呼吸道畅,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4)中药治疗:以绿豆30g、蒲公英30g、大青叶3g、金银花30g、生甘草15g煎汤内服;或用生甘草、绿豆各30g煎水内服以解毒 。
预防(1)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一般认为剂量不超过5mgkg是比较安全的,若川子煎汤内服,浓度为50%,剂量不宜超过12mL而且,川楝子应短期内使用,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为宜增大用药剂量或延长给药时间都必然增加导致肝脏损害的危险性 。(2)掌握适应症,注意禁忌症:应用川楝子驱虫,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能不用时应尽量避免使用 。而对体质虚弱者、原有肝脏病史者、肾功能不良者以及脾胃虚弱者,应禁用 。小儿应慎用 。(3)注意联合用药避免与其它有肝脏毒性的中西药物合用 。因为多种有肝脏毒性的药物联合应用后,可能使药物原有的肝脏毒性成倍增强,严重损害肝脏,甚至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