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琴曲《广陵散》广为人知,殊不知《广陵散》最原始的名称是《聂政刺韩傀曲》,相传是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刺杀韩国相国侠累时演奏的琴曲,演奏过程中,在琴中抽出短剑刺杀了侠累 。魏晋时期的嵇康最擅长《广陵散》,他被处斩时,淡然弹奏此曲,长叹称:

《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曹操曾孙女女婿(沛王曹林的女儿),因为姻亲的原因获封中散大夫 。他崇尚老庄之学,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音乐家 。(嵇康弹奏《广陵散》绘画)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文章插图

嵇康为何三次拒绝出仕做官?

嵇康是曹魏家族的亲戚,他的才和名远播当世 。司马懿、司马昭掌握曹魏的实权后,希望笼络士族中的名人为其所用,嵇康当然也在其中 。

第一次拒绝出仕 。

嵇康喜爱老庄之学,崇尚自然——越明教而任自然,同时因为也是曹魏外戚之一 。各种原因都使得嵇康不愿意接受司马昭的征辟(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征召名士),自己跑到河东郡逃避征辟 。

第二次拒绝出仕 。

根据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嵇康为了生活以打铁为业,名士向子期为其鼓风 。当时的名士钟会(灭蜀国的哪位)率领一帮文人雅士去见嵇康,目的就是征辟嵇康出仕 。嵇康当时只是挥动铁锤打铁,一言不发,钟会无奈只得离去,此时两个人有了一段精彩的玄之又玄的对话:

康(嵇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钟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

钟会碰了一鼻子灰,钟会对嵇康怀恨在心 。

其实钟会年轻时曾经著述《四本论》拜访嵇康,到了嵇康家的大门没敢进去,把书扔进了嵇康的家,希望嵇康看了《四本论》召见他,从此可以名声大噪 。不过此事过后,石沉大海,嵇康有没有看钟会的著作成了疑点,不过嵇康没有见到文艺青年钟会,那时就对嵇康有意见了 。(钟会见嵇康打铁图)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文章插图

第三次拒绝出仕 。

“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曾经出仕吏部尚书郎(负责选官),他离任时向司马昭推荐嵇康担任吏部尚书郎 。嵇康知道后,专门做了一篇文章《与山巨源绝交书》(山巨源就是山涛),里面列出了自己不能出仕的众多理由,并且与山涛绝交 。

此三番拒绝司马昭掌权的曹魏,让司马昭怀恨在心 。(司马昭、司马炎父子剧照)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文章插图

嵇康为何被杀?

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就差一个导火索,嵇康的人生随时走到尽头 。

嵇康与吕安、吕巽兄弟两个较好,吕巽曾经是司马昭的长史 。吕巽垂涎自己的弟弟吕安的媳妇徐氏,于是想方设法迷奸了自己的兄弟媳妇 。吕安气不过,就将自己的哥哥吕巽告到官府,嵇康为了吕氏家族的名誉考虑,劝说吕安撤回了控告 。吕巽感觉不妙,自己的把柄掌握在别人手里,诬告自己的弟弟不孝,出手打过母亲的耳光,吕安反而下狱 。

嵇康为此做了一篇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吕长悌即吕巽),并出面为吕安作证 。这样一个大名人为吕安作证也不行,吕安于262年被杀 。(钟会剧照,他也嫉妒嵇康的才华)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文章插图

既然吕安有罪,嵇康为其作证就是作的伪证,本来嵇康屡次拒绝出仕不给司马昭面子,早就对他心怀不满 。此时,同样丢了面子的钟会趁机进言,给嵇康扣了一个大帽子 。《晋书.嵇康传》记载,当时钟会私下对司马昭说:

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 。

钟会说,嵇康是一个卧龙,这个人的影响力太大了,并且经常言论无法度,对国家典籍说三道四,其实钟会和嵇康根本就没说几句话 。帝王都容不下嵇康这种人,可以借此(吕安案)就把他除掉算了 。于是,司马昭决定处斩嵇康!

嵇康处斩当日,三千太学生集体请愿,要求赦免嵇康,毕竟罪责并不是真有,就是有也不至于处斩 。三千太学生的请愿活动,更坚定司马昭杀嵇康的决心,这小子影响力太大了,不能留 。

嵇康碰到了司马昭、钟会这两个颠倒黑白的主,恐怕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其他网友观点

嵇康字叔夜,出身儒学世家,弹琴咏诗,才学俱佳,又雄伟魁梧,与曹魏宗室通婚 。魏太子曹睿欣赏嵇康的《游山九吟》,交谈后封嵇康为浔阳长,迁中散大夫 。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文章插图

时司马氏集团独揽魏国的军政大权,导演了一幕幕任意废立皇帝,擅杀功臣宿将的丑剧 。司马氏在夺取政权上尔虞我诈,欺上凌下,做出种种违背礼教和儒学的事情 。但在表面上,他们又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提倡礼教,推崇孔子,以争取士大夫的支持 。在严酷的政治斗争现实面前,嵇康逐渐看清了打着儒学旗号之人的虚伪本质,自称“非汤武而薄周孔”,“轻贱唐虞而笑大禹”,走上鄙弃礼教,反叛儒学之路 。

他喜好老、庄,大胆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成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还写文章对“名教之士”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批判,不愿与礼学之士同流合污 。于是,他遁世隐居,山阳(今河南焦作附近)便是其主要隐居之地 。这里还有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等,他们七人常作竹林之游,被称为“竹林七贤” 。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文章插图

高官钟会倾慕嵇康的才华,曾带人携重礼来拜访 。这一天,恰好嵇康和向秀在树荫下锻造农具 。对于钟会的到来,嵇康只顾锻铁,不加理会 。钟会站了好一会,见嵇康不予理睬,只得悻悻离去,并暗下决心要报此辱 。这时,司马氏集团正在搜罗人才 。山涛被收买,任大将军从事郎中,向司马昭推荐嵇康可任吏部侍郎一职 。当山涛将司马昭的意思向嵇康转达后,嵇康断然拒绝,还写了《与山巨源(山涛字)绝交书》,痛斥这位昔日的至交 。很明显,嵇康在表示不愿为司马氏集团做事的心迹,这使司马昭感到不能容忍 。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文章插图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此时发生一件案子,兄长吕巽是个官迷,任相国掾,受司马昭器重 。弟弟吕安仰慕竹林七贤,与嵇康关系密切 。吕巽奸污了弟媳徐氏,徐氏上吊而死 。吕安上告官府,没想到吕巽反控,说吕安诽谤朝廷、不孝母亲 。司隶校尉钟会审理,判吕安流放 。吕安写信向嵇康说明原委 。嵇康知道真相后,极力为之辩解,并请皇上详查 。

这引起司马昭的不快,认为嵇康眼里只有皇上,没有他 。另外,吕安信中又有影射司马昭的地方,这样嵇康便牵连被抓 。名士嵇康被捕的消息不胫而走,数千名太学生赴阙请愿,请求释放嵇康,并要拜他为师 。一时,司马昭被搞得左右为难,压力颇重 。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文章插图

这时,钟会为报宿怨,便劝司马昭杀了嵇康,说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又说嵇康是条卧龙,不能让他飞起来,否则贻害无穷,并以姜太公诛华士、孔子诛少正卯为例,说明“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 。钟会还故意编造谣言,说嵇康企图帮助前些年在淮南造反的毋丘俭 。在钟会一系列诬陷的罪名之下,司马昭最后决定杀了嵇康 。景元三年( 262年),吕安与嵇康被降旨斩首 。年仅四十岁的嵇康,在临刑前还弹了一首《广陵散》,此曲从此绝传 。

其他网友观点

其实不然,嵇康明哲保身却也罢了,偏是以清高自持是曹魏宗室眷亲而时时发难与晋朝,又司马昭之心刚愎自用顿起杀心,是以成全嵇康好名声和自然追求,也验证了世人对司马昭确实是如此小人而已!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文章插图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