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贷款中介冒充银行电销,为什么银行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贷款中介“冒充”银行电销,却没有银行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

1、中介与银行贷款部门签约,成为银行贷款渠道,客户贷款成功后获得银行渠道费用 。

现在很多银行的贷款部门贷款压力大,自身营销团对建设成本高,业绩有限 。因此,银行通常都会找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小贷公司,签署渠道协议 。由中介推广银行贷款业务,客户有贷款需求,符合贷款条件,在面签的时候是到银行办理贷款手续,有点类似业务外包 。

2、中介增加客户信任的话术 。

中介代理银行的贷款产品进行营销,在开场话术中表明自己是银行的贷款产品,一方面有银行背书,客户天然比较信任;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客户前期就是否需要收取中介费用产生疑虑与扯皮,可以更快成交 。

3、客户也了解现在有很多中介代理银行产品,贷款手续都是按正规渠道走,只要客户不投诉,并不损坏银行利益 。

银行的诉求是增加业绩,完成贷款目标 。对于中介渠道,只要不损坏银行利益,银行并不会进行维权,最多是要求中介方在推销时规范话术 。如果维权,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渠道受损,同时银行声誉也受影响 。

综上,除了咋骗外,“冒充”银行开展贷款业务的基本都是确实在代理银行的贷款业务,与银行有切身利益关系,在不影响银行利益的情况下,银行并不会对其作业方式进行监管 。

其他网友观点

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银行默许下的行为 。这些贷款中介从银行之间是有着一定的合作协议或者是分成安排的 。对于银行来说,自己不用干活做营销,有人帮忙将客户拉到柜台前,难道不香吗?

这确实是目前一个贷款的灰色地带,尤其是个人贷款 。其实对于监管部门来讲,他只能管理到有牌照的金融机构,也就是银行的贷款过程合规合法 。对于那些贷款中介顾问咨询公司来说,是没有任何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的 。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乐享其成,贷款中介还会提前给潜在客户介绍好业务,到银行来办理贷款时又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 。银行有了不花钱的营销,这多好啊?

但是天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无利不起早,贷款中介去冒充银行进行电话销售,那么他的所获是啥呢?如果仅仅是贷款成功之后,银行会给他分一部分利润,那在一定程度上,银行只要遵守央行的管理规定,做好外部合作单位的备案审批和监控,也是可以的 。如果贷款之时,客户还要单独向贷款中介支付一笔费用,那么这就涉嫌违规了,因为增加了客户的借款成本 。

其实在这个事情中,最大的涉嫌违规之处就在于客户的信息是如何得到的?这是一个绕不过的侵犯隐私的违规违法事情,如果是银行自己的客户,银行早使用自己的电销团队进行直接营销 。所以贷款中介找寻的潜在客户绝不可能是银行的客户,那么他们的客户信息名单从哪里来?这就是一个确切的侵犯客户隐私权的事情,那么他们拿到客户名单的那个行为,就有可能涉嫌违规买卖客户个人信息,这可是涉嫌刑事犯罪的 。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所有贷款中介的电销都是使用着虚拟号码来呼叫,而且伪装成银行的工作人员 。这就让那些想追究责任的客户,无从找寻他们 。如果客户有意向贷款,那么他们才会实施下一步的行为,例如引导客户到银行网点,或者引导客户下载银行APP,进行后续的贷款申请 。同时开展他们收取中介费的各项行为 。

但是按照监管对于银行的要求,如果银行同外部团队开展业务合作时,必须要对外部业务团队进行审核,如果发现有违规行为是不允许继续开展业务合作的 。但是很多银行都不同这些外部团队签订合同,所以监管部门也是看不到的 。如果一旦事发,那么银行也可以成功推责 。

这就是个人贷款的江湖,也是未来金融监管部门需要整治的重要方面 。


很多贷款中介冒充银行电销,为什么银行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很多贷款中介冒充银行电销,为什么银行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你除了通过中介,还能贷到款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