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有粱山108將嗎?他們的归宿是什么?谁征的方腊?
北宋宣和年间 , 确实有宋江在梁山起义 。但是 , 宋江手下有多少人 , 却是难以考证的 。宋江起义失败后 , 究竟干什么去了 , 他们的结局如何 , 历史上也没有留下多少可供查询的资料 。
按照题主的提问 , 本回答从《水浒传》、历史资料这两个层面来讨论一番历史到底有没有108将 , 他们的归宿是什么 , 梁山好汉到底打没打过方腊 。
或许 , 有人会质疑了 , 《水浒传》难道可以与历史资料一并作为梁山起义的证据 , 来回答题主“历史上”的真实吗?我觉得可以 , 施耐庵的《水浒传》就是一部以梁山好汉故事为线索 , 书写北宋兴亡历史 , 以及大明永乐年前后秘史的大书 , 其中的历史观点 , 值得高度重视 。
那么 , 《水浒传》中所说的梁山好汉在历史真实中真的全部存在吗?他们有没有打过方腊呢?而且 , 这伙人的归宿又怎样呢?

文章插图
《水浒传》中 , 梁山到底有多少人
《水浒传》中说 , 梁山最强盛时 , 大约有四五万人马 。这个数字 , 可以从荡平曾头市的故事中 , 粗略的统计出来 。
却说宋江绝对攻打曾头市 , 为晁天王报仇 , 当时 , 就在忠义堂点起了兵马:
秦明、花荣为主将 , 马麟、邓飞为副将 , 攻打正南大寨 。
鲁智深、武松为主将 , 孔明、孔亮为副将 , 攻打正东大寨 。
杨志、史进为主将 , 杨春、陈达为副将 , 攻打正北大寨 。
朱仝、雷横为主将 , 邹渊、邹润为副将 , 攻打正西大寨 。
这五路人马启请了二十员头领 , 各带三千兵马 , 总共一万五千人 。
都头领宋江 , 与吴用、公孙胜带领吕方 , 郭盛 , 解珍 , 解宝 , 戴宗 , 时迁 , 引五千兵马攻打曾头市总寨 。以李逵、樊瑞为主将 , 项充、李衮为副将 , 也是带领五千兵马为合后步兵 , 为总接应部队 。
卢俊义、燕青则带着五百喽啰去平川小路埋伏 , 专等捉拿史文恭 。
如此算下来 , 仅攻打曾头市的部队就二万五千五百人 。

文章插图
除了正面部队外 , 宋江还调用了关胜、徐宁、单廷圭、魏定国四员头领 , 迎战青州、凌州的援兵 。这两路打援人马书中没有交代有多少人 , 估计也不会下于五千 。
这样 , 梁山投入曾头市的兵力 , 就达到了三万人 。
此时 , 梁山已经有一百零二个头领 , 参与曾头市作战的 , 才三十九个头领 , 大部分留守山寨 。这些留守的头领 , 手底下也有些人马 , 以防备官兵背后偷袭 。以最保守的估计 , 留守梁山的人马不会少于一万人 。
后来 , 梁山打下了东平府、东昌府 , 董平、张清、丁得孙、龚旺、皇甫端入伙 , 两个州府的兵马也基本上入伙了梁山 。所以 , 梁山鼎盛时期的兵马总数大概接近五万人 。
这是施耐庵《水浒传》中写到的梁山起义兵马情况 , 显然 , 这是小说家的夸张 , 其实 , 梁山并无如此强盛的兵马实力 。别说五万兵马 , 就是一百单八将也有大部分是虚构的 , 宋江手底下的兄弟远远凑不满这个数 。
那么 , 历史真实中的梁山起义到底有多少人呢?

文章插图
历史真实中 , 梁山起义有多少人
施耐庵的梁山头领 , 是按照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来塑造的 , 必定是一百单八将 。宋江带着这伙“妖魔”四处劫掠州府 , 抵抗官军佂剿 , 必定得有强壮的兵马做保障 。所以 , 梁山啸聚数万人马 , 才能把这个故事写得轰轰烈烈 。
然而 , 施耐庵也不是完全虚构 , 《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是有蓝本原型的 。野史《大宋宣和遗事》 , 以及南宋遗民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 , 都说梁山有三十六人聚义 。施耐庵据此塑造了三十六天罡 。既然有三十六天罡 , 就必然有七十二地煞 , 这是北斗七星群的一百单八个星煞 , 他们联手 , 才能降妖除魔 。
所以 , 按照野史的说法 , 梁山应当有三十六个头领 。那么 , 正史记载中 , 梁山有三十六人吗?
《宋史·徽宗本纪》、《张叔夜传》 , 以及《三朝北盟会编》、《纪事本末》等等史料中 , 都提到了宋江起义 。这就说明 , 北宋宣和年间确实有梁山好汉聚义这件事 , 施耐庵写的是历史故事 。
不过 , 所有史料中都没有提到梁山有多少头领 , 有多少兵马 。这就给施耐庵以发挥的空间 , 按照小说家的套路 , 把梁山写得十分的强盛 。

文章插图
若以《大宋宣和遗事》来说事 , 梁山仿佛就只有三十五个(晁盖已死)光杆司令 , 手底下并无喽啰 。在这部野史笔记中 , 说到了宋江被张叔夜收降的事情 。大致是这样的:
宋江统率三十六将 , 往朝东岳 , 赛取金炉心愿 。朝廷无其奈何 , 只得出榜招谕宋江等 。有那元帅姓张名叔夜的 , 是世代将门之子 , 前来招诱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 , 各受武功大夫诰惠 , 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 。
这段记载 , 在正史中更加详细 。《宋史·张叔夜传》中说 , 宋江等一路袭扰州县 , 到达海州时 , 张叔夜招募死士一千人 , 埋伏在海边 , 烧毁宋江船只 , 活捉了宋江的“副贼” , 迫使宋江率领全伙投降 。
从这段记载看 , 宋江他们是乘船到达海州的 , 假如梁山有数万人马 , 得有多少只船啊 。其实 , 宋江当时只有钜舟十余 , 即便按每只“舟”载百余人算账 , 梁山人马恐怕也不会超过三千人 。
《大宋宣和遗事》也曾提到:宋江三十六人 , 哄州劫县;方腊一十三寇 , 放火杀人 。方腊绝对不是十三寇光杆司令 , 那么 , 宋江也肯定不止三十六人 , 手底下还是有些喽啰的 。
以此分析 , 梁山没有一百单八将 , 大概有三十六个头领 , 带领着将近三千兵马起义造反 。《续资治通鉴》中 , 提到了宋江有三十六人 。所以 , 绿野老道的推算 , 大致上还是有依据的 。

文章插图
梁山好汉打过方腊吗
金圣叹说 , 梁山的副寨主被张叔夜擒获后 , 宋江便率领一百单八将投降了 。张叔夜为正法典 , 便将梁山好汉全部斩杀 。
金先生既尊重了历史 , 也篡改了历史 , 历史真实中的梁山好汉并没有被张叔夜斩杀 , 而是被招安了 。这一点 , 《宋史》中说得十分明白 。
宋徽宗起先是派大将去镇压宋江 , 但却没有能够阻止宋江他们横行 。当宋江等人宣称要进犯海州(今连云港)时 , 宋徽宗便诏令海州知府张叔夜招降宋江 。
《大宋宣和遗事》也是这样说的 , 朝廷无奈 , 只得出榜招谕宋江 。但是 , 宋江绝不接受招安 , 还“声言将至” , 提前向张叔夜预报行踪 。张叔夜无奈 , 只得招募死士 , 以战斗的方式迫使宋江全体投降 。
张叔夜擒获了宋江等人 , 肯定不会斩杀他们 。因为 , 宋徽宗有圣旨在先 , 张叔夜不会抗旨不尊 。宋徽宗招谕宋江的原因 , 就是采纳了大臣侯蒙的建议 , 以宋江去打方腊 。
《大宋宣和遗事》中说 , 宋江投降招安后 , “分检诸路巡检使去也” 。后来 , 宋江因为征讨方腊有功 , 被封为节度使 。这段记载是比较可靠的 , 宋江确实因为打方腊立了战功 , 得到了朝廷封赏 。

文章插图
那么 , 宋江在打方腊过程中 , 立下了怎样的功劳呢?
《皇宋十朝纲要》中说:“六月辛丑 , 辛兴宗与宋江破贼上宛洞” 。六月辛丑 , 指的是宣和三年的阴历六月 。《皇宋十朝纲要》是一部记载北宋九帝以及南宋高宗十朝的编年体历史 , 十分的详细 , 应当比较可信 。
以此为基点 , 综合其他史料 , 大致可以探知宋江攻打方腊时的作为 。宋江作为辛兴宗的副将 , 在攻打上苑洞时献计 , 帮助主将打破了上苑洞 。然后 , 擒获了方腊 。
可见 , 宋江投降招安后 , 肯定是去征讨方腊了的 。不过 , 在论功行赏时 , 辛兴宗却认为 , 宋江原本是盗寇出身 , 立功不过是赎罪 , 不应当得到封赏 。
于是 , 便有人推测 , 宋江因此心灰意冷 , 从此隐居了 。其实 , 宋江并未就此退隐 , 也没有如折可存墓志记载的那样 , 在征讨完方腊后再度被擒杀 , 而是继续着英雄的传奇 。
所以 , 宋江等梁山好汉的确打过方腊 。而且 , 他们还会继续战斗下去 。那么 , 梁山好汉后来还有哪些英雄事迹 , 他们的归宿又如何呢?

文章插图
梁山好汉真的二次造反了吗
折可存墓志有作伪之嫌 , 这一点并不奇怪 。喜爱书法的朋友都知道 , 所临写的墓志中 , 都有拔高先人的溢美之词 , 甚至虚构“先进事迹”的通病 。除了美化先人外 , 史料也不支持折可存墓志的说法 。
北宋名臣李若水在《捕盗偶成》中说:
去年宋江起山东 , 白昼横戈犯城郭 。
杀人纷纷翦草如 , 九重闻之惨不乐 。
大书黄纸飞敕来 , 三十六人同拜爵 。
狞卒肥骖意气骄 , 士女骈观犹骇愕 。…………
这首诗大致作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 , 因为 , 此时的李若水 , 正在大名府附近的元城任县尉 。这首诗反映的 , 则是宋江及梁山好汉北上攻打幽州 , 途经大名府时的情况 。去年 , 指的是宋江被招安的宣和三年 。宣和四年 , 北宋应金国之约 , 履行“宋金海上之盟” , 去攻打辽国幽州 。
攻打幽州的主帅是童贯 , 此人也是剿灭方腊的元凶主将 , 宋江打方腊时的顶头上司辛兴宗也是童贯的部将 , 并且也一同北上攻辽 。宋江在这支部队中 , 从大名府经过 , 引起了一阵轰动 , “士女”围观 , 为宋江队伍的“狞卒肥骖意气骄”而“骇愕” 。
由此 , 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佐证 , 宋江起义绝对不可能只有三十六个光杆司令 , 梁山队伍还是很有些人马的 , 而且 , 还比较雄壮 。

文章插图
打完幽州 , 宋江及梁山好汉又继续投入了抗金之战 。
最能证明宋江及梁山好汉攻打幽州、参与抗金“保境安民”的史料 , 就是《三朝北盟会编》 。这部史料是汇集了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的原始文献编纂而成的 , 不带史家观点 , 应当比《宋史》、《东都事略》更加可信 。
《三朝北盟会编》中有“招安巨寇杨志”先后在种师道、种师中手下任“选锋首” , 参与了攻辽、抗金 。同时 , 李纲的《梁溪集》也有这方面的记载 。
《大宋宣和遗事》中 , 杨志比较早的加盟了晁盖所领导的梁山 , 史料中的“招安巨寇杨志” , 应当就是梁山好汉之一 。这一点 , 后来出土的杨志墓志讳莫如深 , 隐去了杨志做盗寇的历史 , 杨志的履历出现了一段空白 。所以 , 折可存墓志有关擒杀宋江的记载 , 也是大可质疑的 。

文章插图
杨志抗金有功 , 同样被朝廷将官反诬 , 把种师中战死的罪责全部归咎到杨志的头上 。尽管李纲、刘韐等为之辩解 , 宋钦宗也予以了奖赏 , 但仍然没能逃过被冤杀的命运 。
有观点认为 , 杨志是因为受到不公正待遇 , 在宋江死后 , 第二次举兵造反 , 因而遭到镇压而被杀的 。其实 , 这种说法是基于《水浒传》续书《征四寇》得出的结论 , 出发点错了 , 结论自然也就不对了 。
梁山确实有第二次造反 , 但领导人绝对不是杨志 。
梁山的二次造反 , 决定了宋江等人的最终命运 。那么 , 梁山好汉的归宿到底是什么呢?

文章插图
宋江是被毒死的吗
史料关于梁山起义 , 以及梁山人物的记载 , 到杨志这里就不再有下文了 。是不是在攻辽 , 或者是抗金作战中全体阵亡了呢?或者都像杨志那样 , 被冤杀了呢?确实是无从探寻了 。
但是 ,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却有宋江及梁山好汉归宿的伏线 。透过这些伏线 , 还是能够知道一些宋江他们的最终归宿的 。
以《水浒传》说事 , 首先得证明《水浒传》中到底有没有历史隐写 , 这些隐写到底符不符合历史真实 。关于这一点 , 绿野老道有很多文章都解读过了 , 此处不再多讲 , 仅就上文提到的杨志 , 略作说明 。
杨志是先在种师道帐前效力 , 后又拨到了种师中队伍中 , 继续担任选锋首(先锋敢死队队长) 。这一点 , 在《水浒传》中就是鲁达的经历 。施耐庵因此专门写了鲁达、杨志联手打下二龙山 , 占据宝珠寺的故事 , 把这两个艺术形象置诸历史的真实中 , 反映梁山好汉抗金的真故事 。

文章插图
小种经略相公在鲁达打死郑屠 , 亡命江湖后 , 对渭州府尹说了这样一番话:
鲁达这人 , 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 , 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 , 拨他来做个提辖 。既然犯了人命罪过 , 你可拿他依法度取问 。如若供招明白 , 拟罪已定 , 也须教我父亲知道 , 方可断决 。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 , 却不好看 。
对照历史真实 , 施耐庵简直就是在实写历史 。而且 , 伏线老种经略相公日后还将召回鲁智深 , 到边上杀敌立功 。只不过 , 施耐庵把两个种氏经略相公写成了父子 。这也是小说家言 , 尽量避免对号入座 。
杨志在卖刀之前 , 曾经叹息自己时运不济 , 没有机会去边上一刀一枪搏个光宗耀祖的功名 。而宋江却劝说武松凭一身本事 , 去边上立功 , 博个封妻荫子的功名来 。

文章插图
因而 , 施耐庵以鲁智深、杨志、武松的故事 , 反复为后来梁山好汉攻幽州、抗金兵伏线 , 是有历史依据的 。这个依据 , 就是种氏经略相公、杨志这三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
因而 , 以《水浒传》来讨论宋江及梁山好汉的结局归宿 , 并非完全是小说家的脑补 。
简而言之 , 《水浒传》通过“二龙相戏”、“二龙戏水”、“二龙山”、江州题反诗 , 林冲酒店题诗、攻打曾头市……等等故事 , 为梁山好汉的结局伏线 。其中 , 包括了历史真实中的梁山好汉抗金(金国王子)、参加东京保卫战等 。同时 , 也伏藏了宋江率兵再度反抗宋徽宗镇江复辟 。
《宋史》等史料中 , 记载了宋徽宗在靖康元年时 , 与童贯、蔡攸兄弟镇江复辟的历史 , 这就是《水浒传》中的“二龙相戏” 。宋江被两个青衣女使推下石桥 , 意味着梁山好汉也将参与其中 。而宋江江州题写反诗 , 则是要造宋徽宗的反 , 最终“血染浔阳江口” 。

文章插图
“二龙相戏”造成的结果 , 是“二龙戏水” , 也就是宋徽宗、宋钦宗这两条“龙”将坐井观天 。
所以 , 《水浒传》以历史真实为背景 , 将写到二次东京保卫战之后 , 梁山好汉与北宋王朝一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林冲题诗中有“京国显英雄” , 预言的就是梁山好汉与东京保卫战的故事 。
续书《征四寇》说宋江是在宣和六年时 , 被蔡京、高俅等人毒死了 。这样写 , 《水浒传》就不答应 。
宋江及梁山好汉的归宿 , 绝对不是在征方腊之后就完结了 , 他们将按照历史的顺序 , 先打方腊 , 然后攻打幽州 , 参与抗金 , 反对镇江复辟 , 投入东京保卫战 , 以英雄般的故事 , 结束英雄般的传奇 。

文章插图
当然 , 《水浒传》比较只是一部小说 , 在没有足够史料支撑的前提下 , 施耐庵以史诗般的故事 , 给梁山好汉以英雄的结局 , 只能是一种理想 , 以供看官们欣赏 。
其他网友观点历史上宋江只有合计36个主要头目 。

文章插图
约宣和二年(1120年) , 宋江纠集匪徒起事于河北南部 , 年底流窜至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地区的海州楚州一带 。知州张叔夜平叛 , 宋江所部只有约几百近千人 , 被迫投降 。随后宋江企图再次暴乱 , 但内部发生争议 。宋江与骨干一起被张叔夜二次歼灭 。

文章插图
同时 , 梁山泊一带历来有匪盗聚集 , 但与宋江毫无关系 。
几乎与此同时的1120年10月 , 方腊于浙江发起宗教暴动 , 迅速膨胀至10万大军 , 歼灭围剿官军5000 , 后再占领杭州 , 据六州52县 。因浙江为国家的税赋主要来源地 , 宋徽宗调童贯领西军番军等15万围剿方腊 , 第二年4月歼灭方腊主力十万 , 俘方腊及主要头目 , 第三年3月彻底镇压其残部 。

文章插图
所以历史上宋江没有参与镇压方腊 。只是中途有所牵扯——《宋史-侯蒙传》记载 , 前执政官员侯蒙上书皇帝说:宋江只有36个人就这么厉害 , 不如朝廷招安派去镇压方腊 。
其他网友观点【历史上真实有粱山108將嗎?他們的归宿是什么?谁征的方腊?】历史上北宋中期真正的梁山并没有108位好汉 , 只有以宋江为首的36位起义 , 而且存在时间也很短暂 , 就以投降朝廷结束 。历史上另一失败的义军首领方腊 , 也不是被宋江剿灭 , 是被宋朝军队击败 , 而兵败被俘遭凌迟处死 。
推荐阅读
- 如何辨别面膜真假 选购面膜怎么判断面膜真假
- 生日感言简短些真实点 致自己生日霸气的句子
- 有人说北宋朝前期的经济是古代最好的,人均都能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真的吗?
- 地下10000米真的有地狱吗 地球是什么构成的呢
- 练习瑜伽真的能减肥么
- 工作认真朋友圈正能量句子
-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法的温度是
- 历史上真的有明教吗?朱元璋是不是出身明教?
- 祛斑霜真的能祛斑吗
- 美容药浴真的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