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里长了“大肥肉”和 “小蛆”,听起来就yuě了


醋里长了“大肥肉”和 “小蛆”,听起来就yuě了


文章图片


醋里长了“大肥肉”和 “小蛆”,听起来就yuě了


文章图片


醋里长了“大肥肉”和 “小蛆”,听起来就yuě了


文章图片


醋里长了“大肥肉”和 “小蛆”,听起来就yuě了


文章图片


醋里长了“大肥肉”和 “小蛆”,听起来就yuě了


醋作为一种常见的调料 , 经常被用在炒菜、凉菜、蘸料等菜肴的调味 , 几乎是挨家挨户的必备品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家里的醋 , 有没有出现过“大肥肉”或“小蝌蚪”?

醋瓶里凭空出现一块“大肥肉”

酿醋的醋缸或者放置很久的醋瓶里 , 偶尔会看到里面有一层白白的像肥肉一样的块状物体 , 摸上去是粘稠且有弹性的胶状物质 。 图片来自小红书@小食光光当然 , 它并不是肥肉 , 它们被人们称为醋蛾或醋宝 。
醋瓶里的醋蛾 图源:维基百科
什么是醋蛾?
醋蛾实际上是醋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堆积而成的菌膜 ,把醋置于4-7℃的环境中 , 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堆积出越来越厚的醋蛾 。 看到这大家肯定会想:如果不在醋中使用醋酸菌 , 不就可以避免醋里有醋蛾了吗?
实际上 , 有醋蛾的醋能确保百分之百是酿制醋!因为只有酿制的醋才会用到醋酸菌 。 根据醋的生产工艺流程 , 分为酿制醋和勾兑醋两类 , 酿制醋是将高粱等原料经醋酸菌(Acetobacter)发酵为醋酸的过程;而勾兑醋是用可食用的冰醋酸稀释而成 , 完全不会有醋酸菌的存在 。 在欧美国家 , 许多醋的瓶子上还特意标有“mother of vinegar”来证明这个醋是酿制醋 , 因此它们也被外国人称为醋母(可不是醋里有我妈的意思啊) 。

产自美国的苹果醋 图源:维基百科
醋蛾有毒吗
在醋的酿造过程中 , 可以说醋蛾是一把“双刃剑” , 一方面醋酸菌充分分解醋缸里的葡萄糖、果糖等营养物质聚集成菌膜 , 醋蛾可有效的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 , 而且还能产生了葡萄糖酸等副产物 , 改善了食醋的风味;另一方面醋蛾与糖类不能兼存 , 产生的醋蛾越多所消耗的糖类越多 , 这会让醋酸的产量降低 。 因此 ,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食醋过程中为了确保食品安全 , 生产商经常在醋出厂前进行巴氏消毒 , 消灭所有的细菌 , 包括醋酸菌 。 我们现在能看到醋蛾的成品醋一般是由民间作坊酿制的醋 , 或者是自家酿的醋 。
不过 ,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 , 醋酸菌产生的菌膜是没有害处的 , 它已经被纳入食谱中被广泛应用了 。 比如大家喝奶茶里的椰果 , 就是椰汁经木制醋酸菌(醋酸菌的一种)发酵形成的细菌纤维素膜 。

椰果
醋瓶里除了长肉 , 还能生“小蝌蚪”?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米醋里的“小蝌蚪”?如果你看到家里米醋液面在规律的波浪运动 , 没错你看到就时我说的这种白色“小蝌蚪” , 它的名字叫做醋鳗(Turbatrix aceti) 。对于我们人类 , 醋仅仅是一味调料 , 但是对它们而言 , 醋就是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 它们完全不仅不怕酸还特别耐酸 。
什么是醋鳗?
醋鳗是一类无脊椎动物 , 归属于线虫动物门 , 它们的身体呈线形 , 头部和身体一般粗 , 尾部细窄 , 体长约为1mm , 由于从侧面看它的外观和鳗鱼相似 , 因此起名为醋鳗 , 也叫做醋线虫 。 它们以醋中的醋酸杆菌(Acetobacter)为食 , 雌雄同体(即同时兼具雌雄生殖器官) , 繁殖速度非常快 。 刚出生的醋鳗体型极小 , 肉眼很难直接观察到 , 当用肉眼能看到小波浪时 , 说明醋瓶里已经有很多很多的醋鳗了 。 而且 , 有学者发现醋鳗们聚集在一起后可以有节律的协同运动 。


上:显微镜下的醋鳗(图源:维基百科) , 下:醋鳗们协同运动 , 图片来源:见水印
醋鳗能吃吗?长了醋鳗的醋还能要吗?
线虫动物分布极其广泛 , 有的寄生在人、动、植物中 , 有的生活在土壤或水中 , 目前发现有35种寄生于人体内的线虫会致病 , 如蛔虫、钩虫、鞭虫等 。 醋鳗寄生在醋里 , 它的适应能力很强 , 在PH值1.6-11 , 以及高温、低温环境下都能存活 。 英国的Henry Power曾将醋鳗冷冻在冬季寒冷的室外 , 解冻后醋鳗仍然活着 , 若要杀死它们 , 需要 44℃以上的高温 。 外国学者(G.Lohde)研究发现醋鳗体内还寄生着另一种“虫” , 即醋线虫钩孢(harposporium anguillulae) 。 目前并没有研究发现醋鳗会致病 , 不过对于醋鳗是否致病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