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李云龙一个团,八路军总部允许他扩建到八个营?

说句得罪观众的话,《亮剑》里李云龙独立团的扩编到8个营属于艺术创作,大家笑一笑就好,深究起来就不好看的 。

没错,抗战的时候蒋介石怕八路军发展壮大,不愿意给八路军更多的番号,更关键的是不愿意给军装、武器、弹药和粮饷 。

因此,想象一下你是李云龙,这么多实际问题你怎么解决?

没有番号

没关系,八路军首长说了,为的是抗日,就叫独立团,新某某团,不理老蒋 。


为何李云龙一个团,八路军总部允许他扩建到八个营?

文章插图

武器弹药

有人可能要说,这题我会,没有枪没有炮,从鬼子伪军那里缴获 。

枪炮没有那么容易缴,机枪能排成一长排,那就是老八路的部队了 。

那时候八路军为了尽可能地缴获敌人武器,可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打伏击战和歼灭战,就为多缴获点武器 。

至于你要是真能缴获意大利炮,那是很少见的 。

枪的问题能解决了,还有子弹 。

当年八路军可是想方设法自己用空弹壳复装子弹,复装的子弹质量不好,只能用于近距离交战,原装子弹打远距离目标才有准头 。

武器不是永远不坏的,要修理,晋西北风沙大,够头疼的,修武器是要有备用零件的,自己想象一下吧 。

军装

八路军有被服厂没错,可没办法供应那么多部队,尤其离八路军总部较远的部队 。你得想法子自己生产军装哦 。

所以,要么你有本事,你自己建个被服厂生产军装军鞋,要么,你组织根据地的居民缝制 。

老电影里根据地的妇女总是在纺线和纳军鞋,就是给八路军新四军生产的 。

而且,你生产军装军鞋得自己想办法找布料,当年八路军可不是整齐划一的灰军装,那真的是有什么颜色布料就穿什么 。


为何李云龙一个团,八路军总部允许他扩建到八个营?

文章插图

经费

没错,其实八路军是发津贴,这需要筹措钱 。

八路军请老百姓缝军鞋军装,要么付钱,要么给实物,比如给小米什么的 。

还要根据地几乎买不到的东西,比如西药、电台、电池、发动机等等,都需要钱 。

粮食

最关键恐怕是粮食 。部队上这么多人,多数是精壮小伙子,不吃饭怎么能行?

因此,如果你是李云龙团长就得思考:

1.怎么在鬼子伪军的威胁下站稳脚跟?

2.占据的这么一片地方能种多少粮食,还能生产多少农副产品?请注意,抗战的时候没有农药、化肥、拖拉机和无人机,就是现在看来很艰苦地条件下种地 。

3.占据的地方有又多少壮劳力,如何在不是很影响第2条的情况下征兵扩军到8个营 。

估计有人要说,团长一个人想不过来 。

对啊,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要建立基层组织,把老百姓组织起来发展生产 。

8个营几千人的衣食住行,都要能供应得上 。


为何李云龙一个团,八路军总部允许他扩建到八个营?

文章插图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当年老战士的回忆录里可是写过,某某地方土地贫瘠,供养不了多少军队,无法把部队扩编到理想中的规模,所以要扩大根据地,期间又要与鬼子打几场硬仗之类的 。

因此,小说里,电视剧里,到某某地方,主角默念一句,我要扩军,几个背景板一样的村民晃一晃,部队就出来了?

不可能的,种多少粮食,织多少布,有多少年轻人,基本决定了你最多能征多少兵,这是客观规律 。

关注 近卫步兵师,关注 军事

其他网友观点

邢副团长说,平时让你们报编制,一个个藏着掖着……营连排层层打埋伏,李云龙呢?他会老老实实向旅长报编制吗?肯定还要打折 。经过层层打折,上报数估计是四个营 。只多了一个营,上级也不会在意 。老李说,啥时候钻出这么多人?所以说,总部肯定不允许老李建八个营,但是实际上连老李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更何况总部!不打平安县,部队不会集结,不集结谁都不知道独立团有多少人!

其他网友观点

国共合作后,红军华北武装被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之后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上还是称呼为八路军 。

八路军编制上有三师六旅十二团,按说路军不是军,而是比军更大一级的单位,应该下辖三个军合九个师,但南京政府不会希望共合法扩张,所以只给了三个师的编制 。

一开始,华北红军数量只比八路军合法编制略多一点点,这个问题不大,但是挺进敌后以后,八路军创建了抗日根据地,统治人口增多,于日占区接触面增加,有了扩军的条件和需要,但是没有更多的番号啊?怎么办?

人不可能被尿憋死,该扩军还得扩军,番号的事另说 。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军队,其番号在同一时期是没有重复的,比如第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这些都是之前存在,后面被取消的番号,南京政府把这些番号给了共,同一时期是不存在两个八路军的 。

但是南京政府不给番号,而八路军自行扩军,番号是不是很容易重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要番号不挂靠全(国民革命)军,而是挂靠在八路军及其下级单位就好,比如成立独立团,教导团,为了不和其他类似部队冲突,一般称之为115师独立团,实际上如果有多个团,还可以命名为独立1团,独立2团,总之挂靠在下级单位,就不存在番号重复了,叫的时候把其上级单位一起叫上就好,小说电视剧《亮剑》就是虚构了一个386旅独立团 。


为何李云龙一个团,八路军总部允许他扩建到八个营?

文章插图

抗战开始后,由于正规作战无法战胜敌人,于是开始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建立大军区(一级)、二级军区、军分区、县民兵的多级动员体系,让出大城市,在小城市和农村攻击敌人,占领敌后,各主力部队地方化,与各级军区合并,比如115师和山东军区合并,称之为「115师兼山东军区」,后来115师取消了,直接称之为山东军区,下面的部落扩张成山东一师至山东八师,山东警卫一旅至十二旅,规模增加到集团军级别以上 。

军区与主力师不同,一般不会长途奔袭跨区域作战,而是守卫在本土,而且地方部队一般不会进行大规模作战 。

游击战就是为了一点点消耗敌人,把敌人战线拉长,为日后组建大规模兵团创造基础 。

以百团大战(1940年)为节点,只是以主力师作战为主,后面以军区部队为主,度过了1941-1943年抗战最艰难的时期,1944年开始局部反击,组建更大规模的部队,结束游击作战,转化为正规战 。

《亮剑》的平安战役就是以这样的背景虚构的事件,但是像团长李云龙不知道自己的部队扩张成一个师,真实历史是不会发生这种事的 。

【为何李云龙一个团,八路军总部允许他扩建到八个营?】虽然化整为零确实使各部队建议出现卡顿,但并不是一直失去联系的,通讯是时通时断的状态,只要一有条件,下级就会汇报部队状况,上级也会主动了解状况,小说是为了戏剧性才创造了这么一个情节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