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一年从消费者身上薅26亿,国内只有TA拒绝诱惑

注重保护个人权益的消费者 , 很难错过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春晚”——315晚会 。
然而 , 从打开电视那一刻起 , 全国就有约3亿消费者的权益已经遭到了侵害——数十秒的开关机广告 。
这是智能电视行业积弊已久的“顽疾” , 却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势 , 厂商逐一“沦陷” 。 不只是在“315”维权日 , 在过往日子里 , 已有诸多消费者持续控诉 。
“看电视本来是让人放松的 , 结果开机先看广告 , 关也关不掉 , 躲过了手机APP的广告 , 却躲不过这里 。 更可怕的是广告越来越长 , 一开始十几秒 , 后来几十秒一分钟 , 有这时间可能一场短跑比赛都结束了 。 ”
在社交媒体平台 , 经常能看到消费者对智能电视开关机广告的各类吐槽:无论是急着看比赛直播的体育爱好者 , 等着看动漫的小朋友 , 还是对网络不甚熟悉的中老年用户 , 开关机广告无法跳过的这一糟糕体验 , 都是对忍耐力下限的一次又一次刷新 。
消费者|一年从消费者身上薅26亿,国内只有TA拒绝诱惑
文章图片

无怪乎 , 有人怀念起过去的老电视 , 可以清爽一键开关机 。
集合了互联网丰富内容的智能电视 , 不应该如此复杂 , 更不该让人等太久 。
又是一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 这一次的央视3.15晚会主题叫做“公平守正、安心消费” , 即公正合理、平等放心地消费 。 而开关机广告让消费者被动接受自己不愿看到的内容 , 有违公平守正 , 更无所谓安心 。
开关机广告 , 为何成为智能电视“牛皮癣”
在智能电视尚未普及之时 , 我们记忆中的开机方式十分简单粗暴 , 拿起茶几上的遥控器 , 就能一键开机 。
可到了智能电视时代 , 有的电视打开后 , 跳出来的并不是电视节目 , 而是几秒到几十秒不等的广告内容 。 当用户刚刚找到关闭广告的按钮 , 广告也播完了 。
精明的电视机厂商 , 又赚了一把广告点击费用 。 而对于观众而言 , 所谓的智能科技 , 并没有带来其应有的美好体验 。
在某消费者服务平台上 , 输入“电视、开机广告”等关键词 , 找到172条结果 。
有用户称 , 刚开始买回电视之后是一键开关机 , 没有广告的;可过了几个月 , 电视不但突然延长了开关机时间 , 还出现了15秒的开关机广告 。
另外也有消费者抱怨 , 开关机广告似乎有延长的趋势 。 “刚开始10秒也就忍了 , 现在变成15秒~20秒了 , 每次开关机都像是被逼着看广告一样 , 越来越闹心 。 ”
消费者|一年从消费者身上薅26亿,国内只有TA拒绝诱惑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用户在购买智能电视之前 , 一些销售人员为了卖出产品 , 不愿主动告知系统预装“开关机广告”这类信息 。 部分厂商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回应 , 开关机广告是系统预装 , 无法取消 。
《广告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表示:“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 , 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 。 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 , 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 , 确保一键关闭 。 ”
可现实是 , 用户在系统设置里面找了半天 , 却没有发现广告的关闭功能 。
甚至有消费者表示 , 很多广告信息有极大的误导性 。 “很多开关机广告传达的信息看上去都不太靠谱” , 这对于部分防范意识不强的老年观众来说 , 刚脱离传统电视夸张的电视购物轰炸 , 又很容易落入开关机广告的“陷阱”之中 。
开关机广告带来的负面影响可小可大 , 但无论如何 , 都不应该成为消费者抗拒智能电视的理由 , 也不能变成智能电视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的阻碍 。 监管机构多次关注、权威媒体屡次曝光 , 却去不掉这块“牛皮癣” , 背后的原因 , 就在于高额的广告利润 。
厂商一年赚取26亿广告费 , 消费者被“薅羊毛”
凭借丰富的互联网内容生态 , 以及科技企业大举投入 , 智能电视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
目前 , 国内智能电视覆盖用户规模已超3亿 , 并有持续扩大之势 , 智能电视早已成为家中常备 。
互联网入侵传统行业初期 , 往往需要通过更低的价格来俘获大批用户 。 可降价带来的结果就是 , 消费者是在价格上获利了 , 但相对地 , 厂商的利润就由厚变薄了 。
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 利变薄了 , 从哪里补?于是 , “开关机广告”就这样被盯上了 。 更有甚者 , 个别厂商在眼花缭乱的电视UI界面上 , 也嵌入了广告 。
有数据显示 , 去年国内互联网广告规模接近5500亿元 , 其中包括开关机广告在内的系统广告 , 就能为相关厂商带来26亿元的收入 。
2021年10月 , 消费者报道发布的《大屏电视痛点报告》显示 , 开关机广告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头号痛点” 。 关于广告的差评 , 消费者集中反映在体验差、时间长、无法关闭这三个方面 。 而被调查的所有国内外电视厂家中 , 只有三星、松下、索尼、荣耀、LG没有广告 。
而后 , 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发布《2021年智能电视开关机广告调研报告》 , 相关数据同样指出 , 广告已严重影响到消费者体验 。 超过89.9%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家智能电视含有“开关机广告” , 没有开关机广告的仅为一成;
【消费者|一年从消费者身上薅26亿,国内只有TA拒绝诱惑】86.1%的厂商没有设置开关机广告的“一键取消/关闭按钮”;84.9%的被调查者在使用时才发现有开关机广告 , 购买前已知晓的被调查者占比仅为9.6% 。
消费者|一年从消费者身上薅26亿,国内只有TA拒绝诱惑
文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 数据显示被调查者选择智能电视最看重的五项是“画质”“价格”“售后服务”“是否有开关机广告”“音质” , 占比分别为85.3%、72.2%、59.1%、55.6%和49.5% 。 是否有开关机广告 , 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十分看重的因素 。
这种赚钱模式 , 是从消费者身上“薅羊毛” , 既损害了消费者看电视本身的体验 , 也让无孔不入的广告闯进了家庭空间 。
扭曲的盈利模式 , 践踏消费者的权益之余 , 还不忘为消费者泼上“贪便宜”的脏水 。 事实上 , 不讨论索尼等厂家的高价产品 , 没有广告的荣耀智慧屏价格反而更低 , 并多次在科技媒体客观横评中胜出 。
厂商不能“公平守正” , 消费者如何“安心消费”?
根据奥维云网最新发布的数据 , 今年2月 , 彩电线上零售额规模同比下降17.6% 。
智能电视销量下滑的窘境原因很多 , 但糟糕的使用体验都不是无辜的 , 包括开关机广告 。
作为一款使用权已经完全归属于消费者的产品 , 看到什么、体验到什么、能不能有开关机广告 , 得消费者自己说了算 。
科技向善 , 电视从业者的初心不能变
科技的变革 , 生产出更炫酷的产品 , 但服务与体验却未能随之改变 。 当电视厂商只关注科技盈利 , 忽略用户体验 , 科技就失去了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 。
消费者终会用钱投票 , 支持那些更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 , 让良币驱逐劣币 。
反观国内电视行业 , 我们需要像荣耀这样的厂商 , 敢于打破行业乱象 , “逆行奔跑” 。
在去年人民会客厅专访时 , 荣耀CEO赵明说 , “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提出开关机无广告的企业 , 也是目前还在坚持智慧屏开关机无广告的厂家之一 , 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 ”令很多人印象深刻 。
坚持无开关机广告 , 并不容易 。 开关机广告乱象之所以屡禁不止 , 就是因为它确实为很多厂商带来了不少利益 。 反观荣耀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我自岿然不动” , 从2019年开创智慧屏品类到现在 , 一直在践行“开关机无广告”的理念 。
拿去年九月发布的荣耀智慧屏X2系列来说 , 除了延续开关机无广告的特点 , 在音画质、多屏协同、智慧互联等产品力方面 , 同样表现出色 。
10.7亿色广色域全彩屏 , 高色深、92%DCI-P3的广色域 , 2*10W独立大音腔 , 加上专业音效算法调优 , 能带给消费者环绕沉浸的“家庭影院级”享受 。 而且全面屏通过德国莱茵无频闪和低蓝光护眼双重认证 , 全程采用DC调光 , 养眼又护眼 。
而多屏协同作为荣耀一贯的技术长板 , 荣耀自研的Cast+投屏协议 , 令荣耀智慧屏X2可以方便、快捷地与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多设备协同 , 游戏娱乐、办公会话、平面创作等复合场景需求都能满足 。
消费者|一年从消费者身上薅26亿,国内只有TA拒绝诱惑
文章图片

好产品会说话 , 在第七届责任消费论坛上 , 荣耀智慧屏凭借“消费者至上”的价值观、出色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 , 以行业新品的身份斩获“2021年度责任产品奖” 。
所谓责任消费 , 就是消费主体要让消费行为对未来生活产生正向影响 , 在消费过程中秉持"负责任"的态度 , 以此促进生产并提供更符合行业健康、长久发展的产品 。 显然 , 荣耀智慧屏担得起 。
作为引领行业无广告风潮的先行者和为消费者着想的同路人 , 荣耀智慧屏的开关机无广告只是公平守正的第一步 , 让消费者安心消费 , 推动科技向善 , 需要更多电视厂商参与其中 , 前路漫漫 , 任重道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