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手机辐射会至癌吗

低头族席卷全国 , 用手机来填补空虚 , 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 。那么 , 手机辐射和癌症会有怎样的联系呢?日前 , 网上热传:手机上网会产生比平时多5-6万倍的电磁波 , 危害可比塑化剂 。手机辐射到底怎么回事?手机辐射的危害大吗?手机辐射究竟会不会致癌?下面 , 就请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长期手机辐射会至癌吗

文章插图
到目前为止 , 没人能说清是谁最早提出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引起脑部肿瘤的说法 。眼下的情况是 , 很多人一厢情愿地相信长时间煲电话粥可能会引起癌症 , 特别是脑部肿瘤 。人们担心手机可能致癌 , 其实担忧的是手机的辐射问题 。
在细说这个问题前 , 有必要对电磁辐射进行一下区分 。电磁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 手机所产生的辐射恰恰属于后者 。我们知道 , 电离辐射对身体有害 , 比如过多暴露于X射线可能引起癌症 。对于手机等装置所发射的非电离辐射 , 现有的科学研究尚未发现它与癌症具有某种关联 。
按照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规定 , 一般公众的射频暴露限制值为0.08瓦特/千克 , 峰值为2瓦特/千克 , 低于这一数值时 , 人们完全可以放心使用手机 。手机是一种低功率射频发射器 , 最大发射射频功率为0.2~0.6瓦特 。而随着手机制造与通讯技术的提高 , 这一数值还会降低 。
手机的辐射主要来自天线 。而今 , 大部分手机的天线是内置式的 。拨打电话时 , 内置式天线越靠近脑袋 , 接受的辐射量也就越大 。而手机与使用者身体相距越远 , 这种辐射也就越低 。其次 , 手机辐射量的大小也取决于手机信号的强弱 。当你从手机拨出号码时 , 手机天线将会发出信号 , 与最近的基站进行连接 。基站是信号转换的中心 , 因此手机与基站的远近也决定了手机辐射量的大小 。
一名手机用户所接受的辐射量取决于多个因素 , 如手机使用频率与通话时间长短、手机与基站的距离、手机大小、是否使用免提设备等 。在我看来 , 最直接且重要的因素 , 还是取决于个人的手机使用风格 。有的人因职业所迫 , 每天必须长时间使用手机进行业务沟通 , 有的人则喜欢用手机煲电话粥 。
【长期手机辐射会至癌吗】 如果说人体能受到手机辐射的话 , 什么部位最易受到影响呢?答案自然是脑袋谁让耳朵就长在脑壳上呢 。人们担心 , 手机辐射的能量会围绕或包裹神经细胞 , 进而损伤基因 , 使细胞发生突变 , 进而引发癌症 。
这种猜想并无依据 。要知道 , 手机的非电离辐射量非常小 , 不足以引起组织加热或体温升高 。手机辐射所产生的热效应非常微弱 , 至多在皮肤表层 , 能量也只占太阳光照的十分之一 。因此 , 网络上红极一时的俄罗斯人用手机加热鸡蛋的视频其实是假的 , 压根站不住脚 。
目前 , 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对手机与肿瘤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综合起来看 , 没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手机使用与脑部肿瘤的发生具有关联 , 物理学家也难以找到手机辐射引起癌症的科学依据 , 手机微弱的辐射能量不足以损伤基因 , 也没有引发癌症的直接机制 。
2010年5月 , 全球最大的一项有关手机与脑肿瘤关系的研究完成 。这一叫做interphone的研究由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位于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所执行 。研究者们调查了两种最主要脑肿瘤(胶质瘤与脑膜瘤)的患者情况 , 询问他们的手机使用情况 。与此同时 , 还调查了未患这两种肿瘤但其他一般情况均类似的普通人 , 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 。
这项研究最重要的结论是 , 手机使用者脑部两大常见肿瘤并无高发趋势 。换言之 , 与一般人相比 , 这两种肿瘤患者的手机使用情况与一般人并无多大差别 。此外 , 现在并未发现肿瘤在手机使用次数增加、通话时间延长的情况下有高发趋势 。
不过 , 研究者也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结果 。对其中一小部分高频率使用手机的人而言 , 他们的胶质瘤发生风险较高 。不过 , 研究者也不忘提醒 , 这一小部分人胶质瘤发生风险增高的原因是否确为手机使用还远非定论 。
2011年2月 ,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发了美国国家卫生院的一项研究结果 , 他们的研究发现 , 当手机紧贴耳朵打电话50分钟时 , 听电话一侧的大脑能量消耗增加7% 。从医学上来说 , 大脑能量的消耗主要体现为葡萄糖代谢 , 这是脑细胞活动的征兆 。不过 , 研究者不忘提醒 , 这个研究不能证明手机辐射与脑肿瘤有关 , 大脑能量消耗增加到底有什么临床意义也不是很清楚 。
按说 , 一般人看到上述结论应该可以放心地使用手机而无后顾之忧了 , 但它的最后一部分又让很多人担心起来 。仔细阅读这篇研究报告可以发现 , 那些胶质瘤发生风险增高的人 , 每天通话都在半小时以上 , 而且至少持续了十年 。
当然 , 先前也有一些小型研究发现 , 使用手机与某些脑部肿瘤的发生风险增高具有关系 。不过 , 将所有的研究数据集中到一起后 , 结论仍然是手机使用与脑部肿瘤发生没有关联 。
因此 ,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网站上的一份报告中谈到 , NCI将监测脑部肿瘤新发数据 , 如果说使用手机可以引起脑部肿瘤 , 那么他们就会发现这个数据呈现升高趋势 。有统计显示 , 美国人在过去十年每月花在手机通话的时间逐渐延长 。可是 , 他们并未发现脑部肿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
对于interphone研究里的“一小部分高频率使用手机者胶质瘤发生风险增高”的结论又如何解释呢?NCI的专家认为 , 这项研究对手机使用行为的分析数据来自问卷调查 , 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 则来源于填报者的记忆准确度 , 很可能是那些患有脑部肿瘤者关于手机使用的相关信息出现了记忆偏差 , 从而引起结果不一致 。
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 , 长时间手机使用者更可能是那些职业压力较大、生活节奏快的人 , 他们更可能因承受心理压力而出现许多症状 , 甚至引起神经内分泌失调等 。
2011年5月底 ,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署突然发表了一则关于“手机可能致癌”的声明 , 再度引爆“手机是否致癌”这一话题 。简言之 , 手机与铅、咖啡、汽车尾气、泡菜一样 , 是可能导致癌症的因素 。
其实 , 该机构的31名专家作出的这一声明 , 并未基于最新的研究数据 , 而是回顾了过去十几年有关手机与癌症关联性的文献 。当然 , 这些专家也表示 , 现在关于手机与脑癌的研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 , 必须有更深入广泛的进一步研究 。
总之 , 从现有研究来看 , 使用手机依然是安全的 , 你无需过多考虑是否会导致癌症 。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看 , 如果你以手机可能致癌这条理由拒绝使用它 , 那你也完全应该拒饮咖啡 , 拒食泡菜 。
提示:安全使用手机小贴士
1、情况允许的话 , 尽量使用发短信或视频呼叫 。
2、不要在汽车、巴士、火车上使用手机通话 。
3、通话时 , 使用手机免提或空气导管耳机(该耳机不同于蓝牙) 。
4、不使用手机时 , 将手机关机或设置成飞行模式 。
5、不要把手机放在裤子或衬衣口袋 , 尽量将它放在包中或皮夹中携带 。
6、不使用手机时 , 尽量让手机远离身体 。
7、要求年龄较大的儿童仅用手机发短信 , 紧急情况下才用手机打电话 。
8、尽量减少通话时间 。
9、让幼龄儿童远离手机 。
10、不要戴金属框眼镜 , 它会将辐射波反射进眼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