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存入千万存款,5年后取现时剩下33元,两次起诉均被判败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言
虽然存款的利息比不上理财产品 , 但是从安全性、回报率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的话 , 银行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但是今天小编想要跟大家探讨的是:把资金存放在银行就绝对安全了吗?比如就有这么一个男子 , 存入千万存款 , 5年后取现时剩下33元 , 两次起诉均被判败诉 。
要问到把钱存放在哪里最安全 , 想必很多人的答案都是银行 。 所以 , 每一年才会有那么多人把手中的闲钱存在银行 。 不仅是资金的安全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 , 还能得到额外的利息收入 。
其实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 国人对于存钱这件事情还是比较热衷的 , 也是因此我国才能成为存钱额度最高的国家 。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 , 截止到去年12月份的时候 , 我国的存款数额就达到了251万亿元左右 , 同比增长9% 。 从这些优异的数据中可以发现:我国存款的数额每一天都在递增 , 当然这样的信号也从侧面反映出民众对于银行的信任度很高 。
即使银行和储蓄户之间的信任网络很强 , 但是之前也发生了一起2千万元巨款存入银行 , 5年后变30多元的事情 。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和小编一起看看事件的经过吧!一位姓胡的先生用自己妻子的姓名开办了一个银行账户 , 之后定期往该账户存款 , 一段时间之后 , 胡先生在该账户的存款已经累计达到了1928.8万元 。
由于胡先生非常信赖银行 , 所以就把自己账户的密码告知了长期给胡先生办理存款业务的经理叶某 。 同时 , 双方口头达成约定 , 由银行经理叶某帮助胡先生打理账户 , 由叶某帮助胡先生的账户进行投资理财 。
看到这里 , 大部分人都会感叹人与人之间信任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同时也会诧异胡先生的“胆大” 。 毕竟银行账户密码属于私人性质的东西 , 一般来说是不会告知没有关联之人的 。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 , 胡先生在五年的时间里面都没有想到要管理自己这个巨额的账户 。
果然在有钱人心里 , 亿万级别的钱财才有存在的意义 。 直到胡某计划做生意 , 需要该账户的钱进行投资 , 但是在叫叶某取钱的时候 , 叶某一直找各种借口推迟 。 这个时候 , 胡某才意识到事情不对 , 最后决定自己去取钱 。 所以说有时候人的第六感是很准的 。
胡某在查询了自己的账户余额之后 , 被吓了一大跳 。 自己近2000万元的账户 , 现有的余额里面居然只有33.6元 。 也就是说在胡某把账号交给叶某打理的五年时间里面 , 近2000万元直接被操作的只剩下33.6元 。 在胡某报案之后 , 警察很快介入进来 。 在调查核实的进程中 , 发现叶某利用这笔钱进行各种理财型产品的投资 。
比如:股票、期货以及黄金等 。 关键在于投资的这些产品都没有盈利 , 全部都是亏损 。 不仅如此 , 叶某还利用部分资金作为个人的消费所用 。 所以 , 这1900多万的巨款才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面变成了33.6元 。
虽然叶某也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 被判刑15年 , 但是叶某的财产却远远不足以赔偿胡某的损失 。 虽然这笔巨款的消失不见跟叶某的联系很大 , 但是法律也没有办法处罚一个没有还款能力的人 。 所以 , 胡先生最后得到的赔偿是远远小于当初的存款 。
因此 , 胡某的妻子感到不服气 , 于是把存款所在的银行—农业银行浙江青田支行 , 作为被告告上了法庭 。 在普通人看来 , 叶某作为银行的员工 , 银行也有监督的职责 , 现在账户里面的巨额存款不在了 , 银行也应该负一定的责任 。 所以胡某的妻子直接一纸诉状把该银行告上了法院 , 但是经过两次的审判 , 银行都没有责任 。
可能很多人对于这样的结果感觉到疑惑 , 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的话 , 银行确实是没有责任的 。 首先账户的密码就具有私密的属性 , 作为存款的个人我们有义务保存好自己的密码 。 但是在这个事件中 , 胡某对于自己的密码没有保管好 。
推荐阅读
- 甘肃一男子遇电信诈骗到银行冻结账户,却被办了理财致损失10万元
- 2008年,14岁女孩被家人侵犯报案,母亲出狱后企图翻供,结局如何
- 老人病重住院,家人取钱却被要求必须本人来,抬进银行后老人猝死
- 辛巴卖酒“翻车”,自称采购价150元,徒弟提醒:市场价仅为130元
- 央行发声,个人存款超5万元登记被取消,国家又在释放什么信号?
- 辽宁男子到银行修改卡密,被要求提供房产证,银行解释:目的是为风险管控
- 现金交易也难逃监管法眼了?资金流、信息流控税的时代来了!
- 四川一女子蹲猴子身前投喂,反遭猴子抱头啃咬,周围人被吓得惊呼
- 2015年男子发现亡母600万存款,核验时被银行没收:假的不予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