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人格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过去曾有人认为人格障碍时精神病的轻症表现,与神经症是同一反应过程,但近年研究不支持以上见解,认为“人格障碍”是“行为的根深蒂固的适应不良类型”,在少年阶段或更早阶段即可发现,并贯穿整个生命过程 。那么,人格障碍的病因是什么呢?
1、生物学因素
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双亲中脑电图异常率较高 。多项研究均得出类似的结论 。有人统计1929~1977年间12篇双生子犯罪问题的研究,在共339例同卵双生子中,共犯罪率为55%;426例双卵双生子共犯罪率为17% 。提示生物遗传因素在罪犯(其中一部分系人格障碍患者)违法行为的作用 。内倾或外倾性格可能与遗传有关,同卵双生儿的一致率较高 。
有关寄养子的研究报道人格障碍患者的子女从小寄养出去,成年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较高的人格障碍发生率,也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 。有人研究发现罪犯中染色体畸形呈XYY核型者的比例超过普通人群,这种染色体畸形与异常攻击行为及反社会性人格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关系 。脑电图检查发现半数受检者常有慢波出现,与儿童脑电图近似 。故有学者认为人格障碍是大脑发育成熟延迟的表现 。大脑皮层成熟延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冲动控制和社会意识成熟延迟 。感染、中毒、孕期及婴幼儿的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充分蛋白质、脂类和维生素的供应,出生时或婴幼儿时的脑损伤和传染病,病毒感染等可能是大脑发育不成熟的原因 。人格障碍者到中年以后情况有所改善,可能是大脑皮层成熟程度增加的结果,这与临床观察相一致 。人类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改变有关,但关于人格障碍的生化研究缺乏一致的结论 。
2、心理发育影响
童年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重大精神刺激或生活挫折对幼儿人格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如父母离异、父爱或母爱的剥夺,从小没有父亲或缺乏父爱的孩子成年后往往表现出性格上的胆小、畏缩,母爱剥夺可能是反社会性人格的重要成因 。有资料表明在孤儿院成长的儿童成年后性格内向者较多 。教养方式不当也是人格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 。父母教育态度的不一致,使小孩生活在矛盾的牵制之中,无所适从,或者儿童在父母之间踩翘翘板,形成不诚实的习惯;父母酗酒、吸毒、偷窃、淫乱或本身有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或犯罪记录对儿童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不恰当的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育有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家庭和教师对儿童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对学习的逆反心理;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儿童始终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有些学生由于成绩较差,长期受老师压制或排斥,遭到同学们鄙视等,这些因素对人格发育均有不利影响 。
【人格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3、环境因素
不良的生活环境、结交具有品行障碍的“朋友”及经常混迹于大多数成员具有恶习的社交圈子,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往往起到重要作用 。受大量淫秽、凶杀等内容的小说及影视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往往法律观念淡薄,加之认识批判能力低,行为自制能力差,情绪波动性大,容易通过观察、模仿或受教唆等而习得不良行为,甚至出现越轨行为 。此外,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拜金主义等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扭曲的价值观念对人格障碍形成的消极作用不可忽视 。
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人格障碍的病因是什么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稍后,我们来介绍导致家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欢迎关注这部分家庭暴力小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