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常用别名】坎气(《从新》),坎惡(《福建》),坎脐(《江苏》) 。
【来源】本品为初生婴儿的干燥脐带 。
【历史沿革】明代有新瓦(上)炙焦存性,另研细法(《醒斋》) 。清代有制炭法(《握灵》),煅法(《逢源》)等 。现行有蛤粉制(《江苏》),煨制、砂炒制(《中药炮制学》1996年版),煮制(《新编》)等 。
【炮制方法】净制洗净(《江苏》) 。
切制
1.切段(《江苏》) 。
2.用文火烘软,切片或段(《中药炮制学》1996年版) 。
炮制
1.蛤粉制将原药洗净,切段,用砂或蛤粉炒至泡松,取出,筛去砂或蛤粉(《江苏》) 。
2.砂炒制将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脐带片或段拌炒,至发泡、质酥时取出,筛去砂,放凉,碾为细粉(《中药炮制学》1996年版) 。
3.煨制取干净脐带,洗净,用湿纸包裹,置塘火中,煨软,或用文火烘软,切片或段,干燥(《中药炮制学》1996年版) 。
4.煮制将脐带漂洗干净之后,用金银花、甘草煎汁,加入黄酒与脐带同煮沸后取出,烘干 。每20条脐带,用金银花、甘草各3g,清水500ml,黄酒30g(或白酒15g)(《新编》) 。
【成品性状】脐带:为片或段状 。淡黄色或浅棕色 。质坚韧 。气微腥 。脐带粉:为淡黄色或浅棕色细粉 。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 。归心、肺、肝、肾经 。
【功能与主治】益肾纳气 。用于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 。
【用法与用量】6~10g,或入丸剂 。
【处方应付】处方写脐带、坎惡、坎脐均付制脐带 。
【脐带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炮制作用】脐带质地坚韧,有腥气 。砂炒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便于制剂,并能矫臭,以利于服用 。
【化学成分】主含性激素,卵巢激素,黄体激素,胆碱,维生素类,多种氨基酸 。
【贮藏与保管】与花椒同贮,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