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生长周期很短,请问还需要施肥打药吗?

【小白菜生长周期很短,请问还需要施肥打药吗?】小白菜播种后的25~30天就可以陆续的采收 。

种植最简单,是好多第一次在家里种菜的首选 。并且小白菜是性喜冷凉,比较的耐低温和高温 。虽然说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还是以8~11月份合适 。

小白菜生长周期很短,请问还需要施肥打药吗?

文章插图

播种前整地时要施足腐熟的有机肥,这样可以减少出苗以后追肥的次数 。小白菜的生长还是喜欢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喜水怕旱,在天要浇一次水,要采取小水勤浇的方法 。尽量的避免大水漫灌和在晴天的中午进行浇水 。

因为不需要催芽,在播种的时候,浇足了底水撒播或者条播的时候要注意撒均匀和适当的稀播 。最近几天播种,不需要遮阳网了 。出苗以后要及早间苗,如果要移栽,在交了定根水以后,定植后3~5内要每天浇一次水 。浇水要结合追肥进行,定植成活后要追施一次低浓度的稀薄粪水 。

小白菜生长周期很短,请问还需要施肥打药吗?

文章插图

不定植可以采取陆续间拔采收一直到采收完毕 。陆续采收的时候没采收一次追肥1次稀薄的粪水,粪水浓度要逐步加大 。

我认为生长期短,要浇水施肥,基本不用喷施农药,避免造成农药污染 。

小白菜生长周期很短,请问还需要施肥打药吗?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小白菜由于品种的原因,不会像大白菜那样结球,人们通常只取食鲜嫩的白菜苗 。如果放任其生长,只会影响食用品质,而且还会抽薹开花,失去食用价值 。因此,种植小白菜,出苗后一个月就能分批适时收获 。

小白菜生长周期很短,请问还需要施肥打药吗?

文章插图

种植小白菜般都采用起垄挖穴点播,每穴撒上三到四粒种子 。需要在穴窝里浇上人粪尿或者腐熟的农家肥,并且施肥量不宜太多,以防烧种 。出苗后由于苗小,根系还未固定 。当土壤缺水时,需要用喷壶浇水,千万不可以用飘泼水或者大水冲淋,此时更不能施肥,也无施肥必要 。当小白菜快要收获时,需要追施一次提苗肥 。目的就是要让小白菜更加嫩绿,让小白菜吸足养分,提高小白菜的质量和产量 。施肥应在小白菜收获前十五天进行,肥料以少量尿素兑水喷洒,每亩地用5~10㎏尿素 。

小白菜生长周期很短,请问还需要施肥打药吗?

文章插图

至于种植小白菜是否需要打农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病虫害发生后,采用物理方法(大蒜汁、辣椒水、粘虫板等了)不能控制的,就必需要打农药;能用物理方法控制或者无病虫害发生就无需打农药 。喷施农药一定要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且在收获前一个礼拜严禁喷药 。

小白菜生长周期很短,请问还需要施肥打药吗?

文章插图

因此,小白菜虽然生长期较短,但是为了提高其商品性能,仍然需追施一次提苗肥,打农药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

其他网友观点小白菜,就是常说的不结球的白菜,简称白菜,油菜,青菜等,是普通白菜的一个亚种,在我国的栽培很普遍,主要提供嫩叶食用,从播种定植到采收的过程中,对肥水的需求量随植株的生长量几乎同步增长 。由于以叶片为主要产品,且生长期短而又迅速,所以对氮肥的需求量大,钾肥的吸收量也较多,磷肥的需求量较少,微量元素的不足,会引起缺硼症 。生长过程中,会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也得适时用药防治 。来看一下小白菜是如何用肥用药的吧 。

一,肥料的使用

1,

在播种小白菜前的一周,亩施腐熟粪肥3500公斤左右,翻地入土,整地备播或移栽 。

2,追肥

小白菜的根系较浅,吸收能力低,整个生育期要不断的供肥水,多次追施氮肥,是加速生长,保证优质高产的重要条件 。如果氮肥不足,小白菜生长缓慢,叶片少,基部易枯黄脱落 。

小白菜的全生育期可追速效氮肥2–3次 。一般从定植后3–4天开始,每隔7–10天追一次,直到采收前10天左右停止,肥量由小到大 。

第一次用肥,可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第二次15公斤左右,第三次20公斤左右 。掌握的施肥原则是,对于幼苗,天气旱,热,可在早晨或傍晚追施,用肥量要少,天气转凉湿润时,采用行间条施,用肥量增加,深度增大,次数可减少 。潮湿闷热的天气下,追肥不宜多,否则易诱发病害,易腐烂,凉爽天气,小白菜长地快,宜多施 。

小白菜生长期间,适时叶面喷施硼肥,对小白菜的生长有利 。

二,病虫害的防治

小白菜生长期短,病虫害发生不太严重,在春季和夏季主要有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白粉病等病害,及小采蛾,菜青虫,斜纹夜蛾,跳甲,菜蚜等虫害 。

对于这些病虫害的防治,除采用化学药物防治方法外,还应与以下栽培措施相结合:

1,选用抗病一代杂种 。

2,加强水肥管理,培育壮苗,壮株,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

3,提高耕作水平,实行轮作,深耕晒垡,做好清洁田园的工作 。

总之,现如今的栽培条件下,任何作物的生长几乎离不开肥料和化学药物的帮助,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但我们也应该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禁止使用高毒农药,着重选择生物农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用量,响应号召,化肥零增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