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常用别名】乌蛇(《药性论》),剑脊乌梢(《衍义》),黑花蛇(《纲目》),乌峰蛇(陈义《动物学》),青蛇(《现代实用中药》) 。

【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dhumnades(Cantor) 的干燥体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浙江、江苏、贵州、湖北等省 。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
【历史沿革】唐代有炙去头尾法(《外台》) 。宋代增加了酒炙、醋制(《圣惠方》),酒焙制(《药证》),烧制(《证类》),酒煨制、酥制(《总录》),酒煮制法(《扁鹊》) 。现行有酒制(《中国药典》1995年版),酒砂炒、酒滑石粉炒(《常用》),酒酥制法(《集成》)等 。
【炮制方法】净制去头及鳞片(《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切寸段(《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
1.乌梢蛇肉
酒润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 。每乌梢蛇100kg,用黄酒20kg(《中国药典》1995年版) 。
酒蒸取乌梢蛇洗净晒干,用黄酒浸泡均匀,蒸1小时至黄酒被吸尽,取出趁湿去净骨刺,切成寸段晒于 。每净乌梢蛇100kg,用黄酒25kg(《集成》) 。
酒焙取原药用水洗净后晒干,放人盆内用倍量的酒浸泡,每天翻动至骨肉能剥开,截头,去骨取皮肉,用微火焙干或再研粉即可(《云南》) 。
【乌梢蛇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2.酒乌梢蛇
酒炒①取净乌梢蛇段,加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每净乌梢蛇100kg,用黄酒20kg(《中国药典》1995年版) 。②先将锅加热,放人乌梢蛇,炒至黄色,洒人少许米酒拌匀,再用微火炒干水分 。每净乌梢蛇100kg,用米酒适量(《集成》) 。酒、砂、滑石粉炒取油砂或滑石粉人锅炒热,再加人乌梢蛇,炒至发泡为止 。取出,然后每净乌梢蛇100kg,用白酒24kg,将筛去油砂或滑石粉的本品倒人酒中拌匀,待酒吸收后,取出,研制成粉入药(《常用》) 。
酒酥制取乌梢蛇砍成1寸长段,置火上烘热,倒入白酒内淬制后,再酥烤 。烤干酒后,倒白酒再淬1次,再烤,反复3~4次,至酒全部吸尽至深黄色,放冷研细 。每净乌梢蛇100kg,用白酒80kg(《集成》) 。
酒煮取乌梢蛇加黄酒及适量水,用微火煮至水酒完全渗入蛇内,取出晾透,切块晒干 。每净乌梢蛇100kg,用黄酒10kg(《集成》) 。
酒焙取乌梢蛇,刷尽灰垢去头,折成短节,用酒洗净,以焙法焙干 。整用或碾粉随方用(《汇典》) 。
【成品性状】乌梢蛇:为段状,长约1寸 。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脊部高耸成屋脊状 。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 。质坚韧 。气腥,味淡 。乌梢蛇肉:为段片状 。无皮骨,肉厚柔软 。黄
白色或灰黑色 。气喔,略有酒气 。酒乌梢蛇:形如乌梢蛇 。色泽加深,略有酒气 。
【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肝经 。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痉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喝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症,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
【用法与用量】9~12g,酒浸或焙干研末入丸、散 。外用:烧灰调敷 。
【处方应付】处方写乌梢蛇付乌梢蛇段;写乌梢蛇肉付乌梢蛇肉;写酒乌蛇、制乌蛇均付酒制乌梢蛇 。
【炮制作用】乌梢蛇生品以祛风止痒、解痉为主 。经酒制后能增加祛风通络作用,并能矫臭,防腐,利于服用和贮存,临床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等症 。
【化学成分】主含蛋白质及脂肪 。
【现代研究】工艺研究:酒浸后烤法:先用大玻璃瓶或罐子装上适量酒,将干蛇去头和尾,用毛笔或棕刷刷去蛇上的灰尘、菱形鳞片及蛇腹腔内残物,用清水洗净擦干 。放人瓶(罐)内,浸一夜 。第二天捻起放入米筛内,备用 。用火盆升起木炭火,将蛇夹起在火上烘烤至微黄时浸人已泡过蛇的酒中,如此反复多次,直至蛇变脆微黄不糊时,趁热用手撕下蛇肉打粉装人罐内,再放一些鲜花椒、大蒜,密闭盖好,放干燥处蒸后炒再蒸法:先将乌梢蛇放蒸笼内蒸热后,再置150℃热油砂中拌炒至深黄色,筛去砂,趁热喷酒,然后再蒸制酒闷烘法:酒拌匀闷透,置于蒸气烘干箱中110℃烘30分钟至微黄色;酒拌匀后于烘箱中30℃烘焖30分钟,取出,凉透,于60℃低温干燥15分钟,在通风干燥处放凉 。
【贮藏与保管】用瓷缸装,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在霉雨季节可人石灰缸中保存,或与花椒共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