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乌头、乌喙(《本经》),草乌头(侯宁极《药谱》),北乌头(《中药志》) 。
【来源】本品为毛莨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Reichb.的干燥块根 。
【产地与产地加工】均系野生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
【历史沿革】晋代有苦酒渍法(《肘后》) 。唐代有姜汁煮(《银海》),醋煮七次,山矾灰汁浸法(《理伤》) 。宋代有烧灰(《圣惠方》),去皮脐(《苏沈》),炒焦紫色(《总病论》),炒黑存性、用麸和巴豆同炒黑、盐水浸、童便浸、盐水浸麸炒(《总录》),盐炒(《普本》),薄荷、生姜汁浸(《总微》),黑豆煮(《三因》),酒浸炮(《传信》),卤汁浸炒、盐油炒至赤色(《朱氏》),豆腐煮(《急救》),麻油浸炒法(《疮疡》) 。元代有童便浸炒、煨法(《丹溪》) 。明代有用粟米炒令黄色、青盐炒、醋炒(《普济方》),姜汁炒(《入门》),米泔水浸,炒焦(《保元》),无灰酒煮法(《醒斋》) 。清代有烧存性、醋淬(《法律》),葱白汁拌(《大成》),绿豆煮(《全生集》),蜜煎(《长沙》),面炒(《串雅外》),隔纸炒(《拾遗》),面裹煨法(《增广》)等 。现行有煮制(《中国药典》1995年版),甘草黑豆制(《中国药典》1963年版),蒸制(《规范》),甘草制、甘草醋制、甘草生姜豆腐制(《河南》),甘草银花制(《北京》),甘草生姜制(《贵州》),甘草黑豆白矾制(《内蒙古》),甘草生姜皂角制(《江苏》),甘草白矾制(《河北》),甘草皂角制(《樟树》),生姜甘草明矾制、生姜甘草黑豆制、生姜豆腐制、生姜石灰制、豆腐制、黑豆制法(《集成》)等 。
【炮制方法】净制生草乌:除去杂质,洗净,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制草乌,切薄片,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制草乌:
1.煮制取净草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至取大个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后切薄片,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
2.甘草黑豆制取净草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泡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取出,用甘草、黑豆煎汤共煮透,至内无白心为度 。取出,除去甘草、黑豆,晒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晒干即得 。每草乌100kg,用甘草5kg,黑豆10kg(《中国药典》1963年版) 。
3.蒸制
取净草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至内无干心,取出,蒸6~8小时或煮4~6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 。晾至6成干再闷润后切薄片,干燥(《规范》) 。
4.甘草制
取甘草打碎,去粗皮,与生草乌同置适宜的容器内,加水浸泡,夏天泡10天左右,冬天泡15天左右,每日换水2~3次,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时,捞出,拣去甘草,再置锅内,加水适量,煮透,捞出,晾至半干,切顺刀片0.8~1mm厚,晒干 。每净草乌100kg,用甘草6kg(《河南》) 。
5.甘草白矾制将净甘草置锅内加清水熬煮两次,取两次甘草煮液混合倒人锅内加白矾,加热至沸,取泡好的草乌置锅内与甘草白矾水同煮,随时翻动,煮2~3小时至透,切开内无白心,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捞出晾至6成干,剁去芦头,堆润至内外软硬适宜,切片晒干或烘干 。每草乌100kg,用甘草6.5kg,白矾3.5kg(《河北》) 。
6.甘草生姜制取草乌,用冷水浸泡三至四天,每天换水(夏季水中应加少量白矾),漂至稍有麻味,取出,切成薄片,加入5%生姜和5%甘草及适量水,共煮至无白心(约3~4小时),取出,用清水漂洗,晒于(《贵州》) 。
7.甘草银花制取串碎甘草、银花置锅内加适量清水煎煮,第一次煎2小时,第二次煎1小时,去渣取汤与泡好的草乌同置锅内,汤量要超过草乌3.3~6.6cm 。用武火煮3~4小时,随时翻动,至内无白心为度,捞出,晒至4~5成干,再闷24~36小时,至内外湿度一致,切片,晒干或烘干,入库即得 。每草乌100kg,用甘草5kg,银花2kg(《北京》) 。
8.甘草皂角制取净草乌,大小分档,放缸内,用清水与皂角、甘草浸漂 。夏、秋浸一周,每天换水2~3次;冬、春浸二周,每天换水一次 。漂至切开内无干心,取出,晾干表皮 。再将原药与辅料同放锅内,加水煮沸3~4小时,水量应超过药物平面20cm,以熟透(即内无白心)为度,取出,滤干水 。再置沸水内煮2小时,口尝微有麻舌感时捞出,拣去甘草、皂角,晒至七成干,置缸内闷润3~4天后,切成约2mm厚圆片,晒干 。如切薄片,需晒至八成干,放缸内闷润一周左右后,切片即可 。每草乌100kg,用甘草5kg,皂角7kg(《樟树》) 。
9.甘草醋制取甘草打碎,去粗皮,与生草乌同置适宜的容器内,加水浸泡,夏天泡10天左右,冬天泡15天左右,每日换水2~3次,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时,捞出,除去甘草,置锅内,加人醋、水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顺刀片0.8~1mm厚,晒干 。每草乌100kg,用甘草6kg,醋18kg(《河南》) 。
10.生姜醋制取泡过草乌,加生姜汁、黑醋浸透,煮熟切片,晒干 。每草乌100kg,用生姜25kg,黑醋25kg(《集成》) 。
11.甘草黑豆白矾制
去除杂质,大小分开,用清水浸漂,每天换水1次,夏季2次,换水时翻动,至口尝微有麻辣感为度,取出,晾至6成干 。再与熬好的甘草、黑豆、白矾水共煮,至内无白心时,取出,微晾,切片(片厚1.5mm),晾干 。每净草乌100kg,用甘草5kg,黑豆10kg,白矾2kg(《内蒙古》) 。
取净草乌,按大小个分开,用清水浸泡(以水淹没为度)约10天,每天换水、倒缸或搅动2~3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时,再用白矾8kg化水浸泡(以水淹没为度)4~5天,每日搅缸2~3次,不换水(以上操作均避免日晒) 。另用捣碎的黑豆、甘草煮水,至黑豆烂
时,将黑豆、甘草捞出,再投入白矾末4.5kg,煮沸,倒人泡过的草乌(以水淹没为度),煮至内无白心,口尝无麻辣味时捞出,晒7~8成干,置于缸内闷润退矾,侯表面出现白霜时取出,清水洗净,除去残茎,切厚片,压平,晾干 。每草乌100kg,用白矾12.5kg,黑豆10kg,甘草5kg(《甘肃》) 。
12.生姜皂角甘草制
取净草乌,用清水泡透心(每天换水1次),取出,切成厚片,另取生姜、皂角、甘草捣绒煎汁,过滤,滤液泡草乌片2~3天,使药汁渗人草乌内,再置容器中蒸4~8小时,至内无白心,微有麻味为度,取出,干燥 。每草乌100kg,用生姜、皂角、甘草各6.25kg(《四川》) 。
取净草乌大小分档,分别浸漂,夏秋5~7天,冬春7~10天,每天换水1~2次,至微有麻辣感,捞出,再用生姜、皂角、甘草(捣绒)共浸泡,加水量以淹没药面为宜,浸24小时,然后连同辅料及药液共煮至浸液被吸干,内无白心,取出,拣去生姜、皂角、甘草残渣,晒至半干,切薄片,干燥 。每草乌100kg,用甘草、生姜、皂角各6.25kg(《江苏》) 。13.生姜甘草豆腐制取生草乌置适宜的容器内,加水浸泡,夏天泡10天左右,冬天泡15天左右,每日换水2~3次,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时,移置锅内,加生姜、甘草、豆腐、水适量,煮透,取出,去生姜、甘草、豆腐,晾至半干,切顺刀片0.8~1mm厚,晒干 。每草乌100kg,用生姜、甘草、豆腐各6kg(《河南》) 。
14.生姜甘草明矾制取草乌用童便浸3~4天,加清水漂浸2~3天;再铺一层草乌,一层生姜、明矾,加水浸10~14天,洗净,与甘草混合,蒸至熟透,取出晾2天,切片晒干 。每草乌100kg,用甘草3kg,生姜10kg,明矾10kg(《集成》) 。
15.生姜甘草黑豆制取泡过草乌略晒至半干,用甘草、生姜、黑豆同煎得的浓汁浸泡搅拌均匀,蒸4小时使透,至内无白心取出,略晒至半干,另将锅中蒸出液和剩余的生姜、甘草、黑豆汁合并浓缩,拌入草乌中,润透,切片晒干 。每草乌100kg,用甘草10kg,生姜20kg,黑豆10kg(《集成》) 。
16.生姜豆腐制取泡过草乌与生姜、豆腐放锅内加水同煮3小时,至无白心为度,取出再闷12小时,拣去豆腐及生姜,晒2小时,阴7~8成干,在清水中淘1次,润48小时,切1.5mm厚的片晒干 。每草乌100kg,用生姜12.5kg,豆腐约37.5kg(《集成》) 。
17.生姜白矾醋制取净草乌分开大小,用清水浸10~14天,每天换水3次,然后改用白矾水(每100kg草乌,加白矾2kg)浸4~5天,每天换白矾水1次,至浸液不呈黄色,切开无干心,捞起置锅内,加生姜片、醋和清水高出药面3cm,文火煮沸4~6小时,至口尝微麻舌或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姜渣,晾至半干,切薄片,晒干 。每草乌100kg,用白矾10kg(分4~5次用)、生姜25kg、醋25kg(《实用中药炮制》) 。
18.生姜石灰制
取石灰加水溶解,过滤,将泡过的草乌倒入滤液中,加水淹没草乌,浸泡2天,使草乌变成淡黄色时为度,倾出石灰水再换清水漂浸2天,至无石灰气味为止,捞出去芦,切3mm厚的片,晒至8~9成干(不能晒至全干,因本品富含淀粉,晒至全干则易碎烂) 。另取生姜加水捣汁,加人草乌片泡1天,用微火烘干 。每草乌100kg,用石灰10kg,生姜20kg,水100kg(《集成》) 。
19.黑豆制
先将黑豆煮至膨胀,再将泡透的草乌倒人锅内同煮至熟透为度 。每草乌100kg,用黑豆10kg(《集成》) 。
20.豆腐制
取泡过草乌,先煮半小时,倒去液汁,加豆腐与清水共煮2~3小时,捞出,拣去豆腐,晒1小时,使表面干燥 。每草乌100kg,用豆腐25kg(《集成》) 。
先将豆腐放在铜锅内,加大量水烧至水沸,加人草乌煮1小时,至内无白心为度;晾半干,再阴干,切片时再用开水略浸闷透,切1.5mm厚的片,晒干 。每草乌100kg,用豆腐25kg(《集成》) 。
21.白矾制
取草乌与白矾加水共煮至切片无白心为度 。每草乌100kg,用白矾10kg(《集成》) 。
【成品性状】生草乌:为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 。表面灰褐色或暗棕色,皱缩,有纵皱纹,偶有突起的支根“钉角” 。质硬,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粉性,有裂隙,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 。无臭,味辛辣、麻舌 。制草乌:为不规则类圆形或近三角形薄片 。表面黑褐色,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及点状维管束,并有空隙 。周边皱缩或弯曲 。质脆 。无臭,味微辛辣,稍有麻舌感 。
【性味与归经】辛、苦,热;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
【用法与用量】1.5~3g;一般炮制后用,宜先煎、久煎 。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或煎水洗 。
【处方应付】处方写草乌、制草乌均付制草乌;写生草乌付生品,一般外用 。
【炮制作用】生草乌有大毒,多作外用 。经炮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 。《纲目》有“草乌头或生用,或炮用,或以乌大豆同煮熟,去其毒用”的阐述 。
【化学成分】含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有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及乌头碱 。还含塔拉弟胺(川乌碱甲)、川乌碱乙 。北乌头中还含异乌头碱、素馨乌头碱和一种新的北草乌头碱 。尚含单酸甘油酯、乌头多糖 。
【现代研究】
1.化学研究
采用TLCS法测定乌头炮制品煎煮前后乌头生物碱含量变化及其在复方煎煮液中的含量 。结果:制川乌和制草乌在常规水煎煮2.5小时后,生物碱量降低2~5倍和1.5~4倍;在复方水煎液中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为0.0053%~0.0397%测定了乌头及药典法煮乌头,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蒸、煮乌头中粗多糖的含糖量 。结果:炮制过程中乌头各部分提取液的含糖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药典法煮乌头80%乙醇提取液中含糖量比生品降低50%,而水提部分总糖含量与生品相比下降很少,其粗多糖含糖量比生品还要高 。以上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基本接近 。
2.工艺研究
以草乌炮制前后总生物碱和酯型碱含量变化为指标,研究草乌的炮制工艺, 认为草乌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水浸润透, 切厚片, 加压(127℃, 0.15MPa) 蒸3小时 。另有实验结果为:将乌头整个经清水湿润后,于120℃加压蒸制90分钟或采用115℃,0.5kg/cm?蒸2小时和蒸4小时另有草乌的新炮制法为:取草乌洗净,置容器内,上盖湿布,每日洒水4次,润36小时后取出,切成2mm厚的饮片,置容器内蒸1小时,然后再润36小时,取出后连续蒸6小时或煮4小时(煮液吸干) 。经蒸法或煮法炮制的草乌,其总生物碱含量比按药典法炮制者分别高2.56倍和2.88倍,其主要毒性成分双酯型生
物碱含量则大幅度下降对蒙药炮制草乌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作了比较 。结果为:诃子制草乌、甘草制草乌、童便制草乌、酸奶制草乌、盐水制及清水制草乌等七种不同炮制方法均可降低草乌的毒性 。由于炮制方法以及炮制条件的不同,不同炮制品中剧毒性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相差很大 。其中以高压蒸制草乌含总生物碱量较高,毒性生物碱含量很低(7.8] 。对用人工尿代替童尿炮制草烏进行了研究 。结果为:用童尿及人工尿炮制草乌其总生物碱和酯型生物碱均有较大程度降低,而两者炮制后的生物碱含量近似9 。对不同区域销售的草乌进行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合格率仅为33.3%,制草乌中总生物碱含量普遍偏低,而双酯型生物碱大多高出《中国药典》规定限量,毒性偏高;制草乌饮片的外观优劣及麻辣感程度,不与其毒性成分呈平行关系(10、11) 。有文献对药典收载的草乌炮制方法进行了讨论 。认为药典法中取消了煮沸时间不妥,因为口尝法虽然较敏感,但口尝者的味觉敏感度、样品取样量及咀嚼时间都有差异;草乌的解毒机理主要为双酯类生物碱经二步水解成单酯类及胺醇类生物碱,水解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加热煮沸,故应控制加热时间;应取大个实心者切开为妥 。
3.药理研究
比较研究了草乌润后加压蒸新法炮制品和药典法炮制品、生品的急性毒性及对心律和呼吸的影响 。结果:新法炮制品(润48小时, 68.65kPa、115℃蒸2小时) 具有毒性低,对心律影响小,抑制呼吸作用弱等优点 。对诃子炮制草乌的降毒性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经诃子炮制的草乌与未经诃子炮制的草乌的剧毒性生物碱含量相近 。诃子制草乌与水制草乌经碱化水提后,将提取液分别给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其毒性相似 。如用水配制样品后直接动物口服给药测定其LD50,则诃子制草乌的毒性明显降低!14) 。用人工尿炮制的草乌经动物实验测定其LDso与童尿制草乌的LDso值相近, 两者毒性比较无明显差别。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生草乌应专库贮藏 。
【草乌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备注】生品内服宜慎 。孕妇慎用 。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瓜蒌、天花粉、犀角同用 。生草乌配方应按毒剧药品管理规定执行 。
推荐阅读
- 决明子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茜草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红豆蔻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胡黄连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肉豆蔻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亚麻子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泽泻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地肤子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红大戟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京大戟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