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柳蒡汤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药物组成:竹叶6g,西河柳15g,牛蒡子5g,葛根6g,麦门冬9g,玄参6g,蝉蜕、荆芥穗、生甘草、知母各3g,薄荷叶5g 。
功效主治:清泄肺胃,透疹解毒 。治外感疫毒,肺胃郁热所致痧疹透发不出,咳嗽喘息,烦闷躁乱,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数 。
方解:本方治证为外感疫毒,肺胃郁热而致痧疹不透之证 。治宜透疹解毒,清泄肺胃 。方中主药西河柳发表透疹,牛蒡子散风热解
毒,竹叶清泄上焦烦热,三药清解表里;辅以薄荷、荆芥、葛根、蝉蜕宣散肺经风热,以增强疏解透疹;佐以知母、玄参、麦门冬清热生津以治里热;使以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诸药相伍,具有清里不碍解表,发散不助里热的特点 。若里热炽盛,加石膏以清热解肌,加粳米以防石膏、知母、麦门冬寒凉伤胃之弊 。
药理研究:促汗腺分泌以发汗解热,抗炎,抑菌,抗凝血 。其中西河柳、薄荷、荆芥、牛蒡、知母、葛根、蝉蜕,发汗解热,均有抗菌作用;薄荷、荆芥扩张皮肤血管,促汗腺分泌,以发汗解热;玄参扩张血管,促局部血液循环,以消除炎症;甘草抑制病菌,解毒,抗炎;麦门冬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增加外周白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葛根亦能扩张血管 。
临床应用:本方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其指征为:疹点不得外透,咳嗽喷嚏,胸闷烦喘,鼻塞流涕,眼泪汪汪,发热重,面红目赤,咽喉肿痛,唇干口渴,苔薄而干,脉浮数 。用于麻疹、风疹、荨麻疹,皮炎,皮肤瘙痒,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属风热表证者 。
现代制剂:汤剂 。
用量用法:水煎,一日一剂,于饭后一小时分3次服 。
使用注意:若麻疹热不甚,阴津未伤者,不可使用此方 。因方中知母、麦门冬、玄参等甘寒滋腻之品,过早应用,恐有邪毒未遏之弊 。
【竹叶柳蒡汤的出处来源】本方歌诀:竹叶柳蒡葛根蝉,芥薄知母玄麦甘,热甚石膏与麦冬,痧疹不透服之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