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带方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世补斋医书·不谢方》)
药物组成:茵陈12g , 黄柏、黑山栀、赤芍、牡丹皮、牛膝、车前子、猪苓各9g , 泽泻6g 。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止带 。治湿热带下 , 苔黄腻 , 脉弦滑 。
方解:本方治证乃湿热所致带下 。治宜清热利湿止带 。方中茵陈、车前子清热利湿;黄柏、黑山栀清热燥湿;猪苓、茯苓、泽泻利火渗
湿;赤芍、牡丹皮凉血活血 , 伍黑山栀活血止带;牛膝能引诸药下行 , 配黄柏善祛下焦湿热 。诸药合用 , 共奏清热利湿 , 活血止带之功效 。
药理研究:解热 , 消炎 , 利尿 , 镇痛 , 镇静 , 抗细菌 , 增强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其中茵陈利胆 , 解热;泽泻、猪苓、茯苓有较强利尿作用;赤芍、牡丹皮均能抗菌 , 抗炎 , 镇静 , 镇痛;黑山栀解热 , 抗菌 , 镇痛 , 镇静 。临床应用:本方是治湿热带下的主要方剂 。以带下色黄气臭 , 苔黄腻 , 脉弦滑为据 。用于盆腔炎 , 带下属湿热者 。
现代制剂:汤剂 。
用量用法:水煎 , 一日一剂 , 饭前一小时分3次服用 。
【止带方的出处来源】本方歌诀:止带方车猪茵泽 , 赤芍丹皮牛栀柏 , 湿热带下色黄臭 , 舌苔黄腻弦滑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