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九是啥时候?冬季偏冷还是偏暖?
三伏指的夏天,十天为一伏,三伏天为最热的天气 。三九指的是立冬后,九天为一九,三九严寒为最冷时季 。
其他网友观点在农村确实有着“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这种记录天气节气的方法也只有在我们国家才有,足以提现祖先们的智慧 。那么什么是三伏,什么是三九,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呢?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

文章插图
什么是三伏
三伏天在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地区是全年最热的一段时间,因为温度高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如果在这时候雨水调和,没有其它自然灾害,就是一个丰收年了 。那么三伏天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入伏就是夏至节气以后,天干中的第3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也就是初伏的开始,夏至后的第4个庚日是中伏,初伏和中伏相距的时间较近,为10天,而中伏和末伏相距的时间比较长一点,要根据干支的排列来决定,最长的有20天,末伏为10天;在我们国家的南方地区,虽然过了三伏天气,依然还是很炎热的,因为过了三伏天就已经过了立秋节气,所以人们把这样的炎热天气叫做“秋老虎”,在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进入立秋节气以后,天气开始凉爽,出现“秋老虎”的几率是很少的 。

文章插图
什么是三九
三九天是与三伏天相对应的,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到了冬天多数地方都会下雪,东北地区更是寒冷,特别是大兴安岭地区,进入到秋季就有下雪的地方 。三九天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文章插图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
【农村俗语“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九是啥时候?冬季偏冷还是偏暖?】除了南方地区,立冬以后天气就开始变冷了,北方地区最为明显,到了冬至也就进入了冬季最寒冷的季节,古人为了计算寒冷天气,专门把冬至以后,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轮流记日中第一壬日记作“交九”,也就是九天的第一天开始了,以后每九天算做一个“九”,腊月的初七、初八正好在“三九”,农村老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就是说这两天是最冷的,其实,倒不一定在腊七腊八那两天最冷,不过在“三九”的这九天当中,肯定会有几天是特别冷的,我认为用“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只是为了押韵罢了 。在东北地区,过了“三九”天也是很冷的,一般都是要过了“四九”,寒冷天气才能缓和一些 。
其他网友观点时间已经来到了12月1号 。天气渐渐冷起来了 。还有几天就要到大雪节气了,离冬至节气也不远了,数九寒冬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 。防寒保暖,你准备好了吗?

文章插图
农村俗语“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这三九是啥时候呢?针对题主的问题,我来说下我的见解 。
“热在三伏” 。说得没错,今年的三伏天因为中伏加一伏所以热天就更长 。今年的三伏天也因为中伏加一伏,所以三伏天共有四十天 。初伏是从7月12号开始到7月21号,共十天;中伏是从7月22号到8月10号,共二十天;末伏是从8月11号到8月20号,共十天 。今年的三伏天超长,再加上秋老虎,热天知道十月份才慢慢有好转 。

文章插图
“冷在三九” 。字面的意思是说,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期间是在三九天之内 。其中最冷的要数第三个九天 。我国历法规定从冬至日起逢壬日算起的三个寒天,即冬至日到第一个壬日就算一个,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第三个九天算“三九” 。
具体到接下来的三九天日期,我们也可以来看看 。12月22日是冬至 。也就是从冬至日起开始算:
一九: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
二九: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08日;
三九:2020年1月09日~2020年1月17日 。
也就是说,三九天期间天气是最冷 。而一年之中是大小寒节气天气最冷,而第三九就在小寒节气之内,所以天气是很冷的 。民间不是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你准备好冬练了吗?

文章插图
至于说冬季是偏冷还是偏暖的问题 。如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落现象越来越频繁,据专家说,今年是暖冬,但是这个不好说,到目前来说,暖冬的机率还是蛮大的 。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
推荐阅读
- 年还未到,农民工先到,对于“一些农民工提前返乡”的现象你怎么看?
- “冬至逢壬才数九”,数九有啥讲究,今年春节是“几九”,会冷吗?
- 农村老人说,明年是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十人分饼,什么意思?
- 2020年是“双春年”吗?一年两次立春,有啥说法吗?
- 小寒快到了,老农说“小寒暖,立春雪”有道理吗?小寒不寒吗?
- “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今年冬季大寒是否最冷?
- 健康生活 “大苹果形”身材会减寿10年吗
- 健康小常识 拉肚子“禁食”还是“进食”
- 如何防静电 生活中总是被“触电”怎么办
- 疫情过去后,对农村农业的影响是什么?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