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白芍30g,当归6g,川芎、泽泻各15g,白术、茯苓各8gc功效主治:补血调肝,健脾除湿 。治肝虚血滞,脾虚湿滞,肝牌不和所致妊娠腹中疗痛(绵绵作痛,有拘急感),妇人腹中诸疾痛,妊娠或产后下利,小便不利,腹痛,腰脚麻痹无力,舌淡,苔白腻,脉濡细缓;月经不调,白带,水肿,中风后遗症;肝脏肿大,肝区痛 。
方解:本方所治之腹痛,其病机属于肝虚血滞,脾虚湿滞,肝脾不和 。治当养血调肝与健脾除湿并举 。方中主药重用白芍,以敛肝止痛;辅以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与泽泻淡渗利湿;佐以当归、川芎,调肝养血 。诸药合用,共奏肝脾两调,补虚渗湿之功效 。其配伍特点是,活血不峻猛,补血不滞血;健脾不碍湿,利水不伤脾 。
药理研究: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炎 。
临床应用:本方用途广泛,男女老幼属肝脾同病机理者,均可应用 。以腹中绵绵作痛,有拘急感,舌淡,苔白腻,脉濡细缓为据 。用于妇女功能性水肿,慢性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妊娠阑尾炎,慢性肾炎,肝脏肿大,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属肝虚血滞,脾虚湿滞者 。肝脏肿大,不外气滞、血瘀、湿阻之因,针对加小量行气的香附、木香、枳实、
郁金,即能全面照顾,以取良效 。偏寒者,加桂枝、吴茱萸;偏热者,加牡丹皮、栀子、茵陈;血滞甚者,加桃仁、红花、山楂、大黄 。连服数十剂 。腹部包块,亦可应用 。
现代制剂:散剂;汤剂 。
用量用法:散剂,每服3-6g,每日2次,开水送服;汤剂,酌情定量,水煎,一日一剂,于饭前分3次服 。
【当归芍药散的出处来源】本方歌诀:当归芍药与川芎,泽泻白术茯苓同,肝脾不和腹诸疼,肝大或痛功效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