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关煎治细菌性痢疾配方
【原方配方组成】熟地9~15克或30克,山药6克(炒),白扁豆6克(炒),炙甘草3~6克,焦干姜3~9克,吴茱萸1.5~2.1克(制)1.5~2.1克,白术3~9克(炒) 。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取药汁150毫升,复煎2次,共得药汁30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1剂 。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一般病程1~2周,若治疗不及时,或同时有营养不良、合并慢性胃肠道疾患等,可使病情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为慢性痢疾 。本病多在夏秋季节发病,多为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的病变 。慢性期则以结肠的溃疡、增生等病变为主;急性期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为主要表现 。慢性期多见长期腹泻,便中常有粘液或脓血,也有的患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多伴有腹胀,腹部有压痛,若久不愈,可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 。
细菌性痢疾证属中医的“痢疾”、“湿热痢”、“疫毒痢”、“休息痢”等范畴 。其发病多因暑湿疫毒之气侵袭肠胃,加之饮食生冷,使邪恋不去致肠络受损而发病 。临床分型为湿热蕴结型、疫毒内陷型、脾阳不振型等 。
【胃关煎治细菌性痢疾配方】根据《湖南中医杂志》,2000,16(3):36~37:赵玲瑜,李灿琼报道:用加味胃关煎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82例,其中,治愈17例,好转5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24% 。处方:熟地10克,山药15克,扁豆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吴茱萸10克,补骨脂10克,白术10克,白芍15克,鸡内金10克 。加减:里急后重剧烈者,加广木香5克,厚朴10克;滑脱不禁,伴形寒肢冷者,加附子10克(先煎),诃子10克;腹泻如注者,加肉豆蔻10克,乌梅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
推荐阅读
- 胃关煎治腹泻配方
- 胃关煎治贲门弛缓配方
- 脱花煎治药物流产配方
- 脱花煎治肿瘤配方
- 脱花煎治人工流产术后出血配方
- 脱花煎治下死胎配方
- 暖肝煎治阴囊湿疹配方
- 暖肝煎治痛经配方
- 暖肝煎治疝气病配方
- 暖肝煎治精索神经痛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