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王春艳 戴欣 采访人员张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是全球关注度最高的药源性疾病之一 。 采访人员2月13日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获悉 , 该中心肝病医学部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慢性药物性肝损伤延时恢复的预测模型 , 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预后预测及安全用药警戒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手段 。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肝病领域顶级杂志《肝脏学》上 。
据了解 , 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 。 虽然大多数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停用可疑药物后可获得生化学缓解 , 但仍有8%—20%的患者会进展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 , 有些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可能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衰竭 。 因此 , 寻找和确定影响慢性药物性肝损伤延时恢复(BNR)的因素 , 提高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有效率 , 已成为临床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纪冬、邹正升、肖小河团队联合攻关 , 通过对全国9家医院5326例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 发现女性、高龄、高谷草转氨酶、高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低血小板是影响BNR的重要因素 。 基于此 , 研究团队创新性建立了可用于预测BNR时长的列线图模型BNR-6 。
【胆红素|我国首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 延时恢复预测模型】临床应用显示 , BNR-6模型与肝脏组织学高度一致 , 可个体化计算每名患者的BNR时间 。 借助BNR-6模型 , 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可以被准确区分 , 避免为明确肝损伤进展而进行的穿刺活检对患者肝脏可能造成的损害 , 对肝病临床诊疗及安全用药实践有着积极意义 。
推荐阅读
- 科学报|资源量超百万吨 我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发现超大型锂矿
- 科学报|资源量超百万吨!我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发现超大型锂矿
- 移动电话用户数|我国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5G网络已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
- CHINA|资源量超百万吨 我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发现超大型锂矿
- 嫦娥|嫦娥五号样品助我国科学家建立新的月球年代函数模型
- 用户|工信部: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
- 吸附|我国科研团队揭示了为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提速”的关键
- |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达12.4万亿元
- 铁合金|我国科学家发现地球内核物质新形态,只有铁元素特殊,难怪有磁场
- 新浪科技|2022年我国剧本杀市场规模或突破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