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凌|三亚这场惊喜到谷爱凌的无人机表演,原来是这样出炉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采访人员:姚皓、陈卫东、符彩云
“这太棒了!是谁做的?”
2月11日晚
谷爱凌在社交平台上
晒出一个无人机表演视频
表达惊喜之余寻找表演秀的创作者
这个无人机表演视频是在2月8日晚 , 由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合作伙伴一飞(海南)科技有限公司策划设计 , 用无人机表演的方式为北京冬奥会和中国女足喝彩 。
文章图片
设计师张海蛟正在创作 。 图片均由一飞公司提供
8日晚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夜空里 , 520架无人机化身为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同时闪烁 , 以多层方阵布局缓缓上升 。 随后 , 无人机方阵不断变化形状 , 幻化出一幅幅美丽画面 。 表演过程中 , 无人机逐渐形成苏翊鸣、谷爱凌、中国短道速滑队、女足夺冠等画面 , 其中谷爱凌甜美大方的笑容惟妙惟肖跃然于夜空 。
文章图片
无人机组成苏翊鸣滑雪图像 。
文章图片
无人机组成短道速滑团体接力图像 。
谷爱凌点赞该视频并寻找创作者的同时 , 网友们也都好奇如此震撼的表演背后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 13日 ,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采访人员联系到了制作团队——一飞(海南)科技有限公司 。 对于此次创作过程 , 一飞(海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晶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 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 我们就完成了从无到有的一次震撼表演 。 ”
首次以少于600架次无人机
实现人物面部刻画
在科技感表演里 , “科技”二字不可或缺 。 据介绍 , 这次利用了该公司最新研发的舞步设计软件“魔术师” , 行业最高端的“敏捷蜂II型”无人机 , 这也是目前参数指标最高的一款无人机 。 同时使用了“人脸解析”画面策划技巧 , 还有精确的地面站飞行操控平台等技术 。
飞行画面中 , 谷爱凌的头像无疑是一大吸睛亮点 , 那么是如何通过520架无人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的?郭晶介绍道 , 一般情况下 , 面部展现要求的无人机架次数至少在700~800架 , 这是公司第一次以少于600架次的无人机实现面部刻画 。 在有限的时间里 , 这提出了一定难度 。 团队对无人机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排布布局 , 使得人物面部更加逼真 。 可以看到 , 无人机呈现出的谷爱凌的面部表情十分传神 。
“首先我们应用到了人脸识别技术 。 而且无人机也在不断升级 , 现在已经是第三代 , 每一代无人机都会升级灯光的颜色 , 包括不断提升飞行速度和空中间距 , 因为空中间距越小 , 像素就越高 , 看起来会更加逼真 。 通过灯光的调整 , 无人机能展示各种颜色 , 灯光的效果是256的三次方 。 并且 , 无人机真正实现了过渡色 , 整个画面的颜色有深有浅 , 有明有暗 , 所以看起来非常逼真 , 就像真实的照片或者油画一样 , 而不只是简单的写意画或者素描画 。 ”郭晶说 。
“我们还有智能化快速生成图像的系统 , 能够一键生成 , 把一张平面的图片 , 通过舞步设计软件‘魔术师’ , 最后呈现出我们看到的效果 。 无论是构型还是颜色 , 都能快速生成 , 这也是保证我们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表演的一个根本原因 。 ”
要在有限的无人机架次数下生动呈现谷爱凌的肖像 , 团队做出了取舍:无人机分布的侧重点在于面部五官 , 更精准地还原了面部表情 , 相比之下滑雪镜和头盔刻画得稍微稀松 。 对此 , 还应用到了该公司独有的上色技术 , 上色更加细腻 , 不仅有颜色的区分 , 还强调了明暗度变化 , 亮度和过渡色 , 使之看起来更加立体 , 面部像素更高 。
此外 , 团队也融入了一些他们的 “小心思” 。 为了能淋漓尽致地体现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精彩瞬间 , 飞行画面采用了动态设计 。 “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 , 苏翊鸣摘得银牌 , 我们选用了他在比赛中较为标志性地往前滑的动作 , 以及我们选取了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决赛中两个人接力那一刻的动作 , 如果观察到细节可以发现 , 是一男一女往前推 。 这些画面都是动态呈现的 。 ”
8日中午临时加入谷爱凌画片
当天晚上就制作完成
时间短是这次无人机表演的最大挑战 。 在有限的时间里 , 前期策划工作很重要 , 地面站飞行操控也不容忽视 , 在没有彩排和测试的情况下要取得一次性成功 , 该团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 。
这次成功的表演是这个由策划、建模、现场执行人员、后期拍摄剪辑等十几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的共同心血成果 。 他们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重任 。 郭晶说:“自从6日看到中国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时 , 我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 之后我们用了一个通宵做策划准备工作 。 ”
将思绪拉回到几天之前 , 团队在头脑风暴会上各抒己见 , 经过沟通交流、搜集素材最后确定了飞行画面 。 首先由3名策划师负责设计这十几个画面 , 郭晶向采访人员透露道 , 8日中午临时决定加入谷爱凌比心微笑的画面 , “看到她比心时露出的笑容 , 我们觉得很有感染力 , 充满了正能量 。 ”
而表演中这个画面也引起了谷爱凌的关注 , 这个头像设计出自团队里的资深设计师——张海蛟之手,他把一张平面照片变成了精致的模型 。 张海蛟原先是由电影动漫制作出身 , 曾参与国漫电影《哪吒》的制作过程 , 还制作了东京奥运会李发彬的人物肖像等作品 。
“在做完构图后 , 通过创新的手绘稿人脸识别技术相结合 , 我先把比较有辨识度的结构挑出来 , 再去用技术生成 , 最后调整、上色、输出 。 ”张海蛟说起了他当时的创作流程 。 “在短短几个小时里 , 挑战规定架次数下的表现手法 。 当时是中午 , 大家都在吃饭 , 我就说我先画完图再吃 。 谷爱凌的头像设计花了两到三个小时 , 我也是挑战自己的极限 , 压力催生动力 , 逼自己一把 , 不断地尝试和创新 , 最后选择最优解决方案 。 ”
“如果只用技术呈现不太可能 , 而且只是用技术生成就会同质化严重 , 谈不上艺术创作 。 技术和艺术互相推进 , 艺术挑战技术 , 技术成就艺术 。 在进行美术加工后 , 能够让面部表情灵动性 , 更加个性化 , 所以我将创新的手绘方式技术进行了新的融合 。 ”张海蛟说 。
高科技是该团队的强大“武器” , 但同时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创意 , 张海蛟在创作过程中也坚持追求美感 , 才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冬奥会健儿的精气神 。 “知道我们的创作成果得到了这么多认可 , 我很开心 。 我们的创作初衷就是想用自己的方式为运动员喝彩 , 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 , 我始终追求的依然是创作过程 。 ”张海蛟说 。
郭晶说 , 团队的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 ,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 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 他们在用科技为体育健儿加油喝彩时 , 也深受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所影响 , 变压力为动力 , 敢于挑战极限 。
郭晶表示 , “这次仅用520架次无人机就实现了谷爱凌的面部刻画 , 我们的技术也更加成熟 。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和素材画面 , 我们也希望能用无人机表演为更多运动健儿喝彩 。 同时也欢迎所有运动健儿到海南来 , 有机会让他们见证一场灯光秀 。 ”
北京冬奥会进行时
2月13日晚
海口滨海大道楼宇群点亮灯光秀
来自海南的冬奥祝福
也在静谧的夜空中精彩呈现
“谷爱凌 , 海口欢迎您!”“祝贺冬奥健儿取得佳绩!”在楼宇的光影交织变化下 , 一句句冬奥祝福与冰墩墩、雪容融等图案在象征冬天的蓝色背景下缓缓出现 , 吸引不少周边市民围观“打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近期 , 中国选手谷爱凌被海南“团宠” , 此前她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海南的喜爱后 , 海南官方向她喊话发起邀请 , 网络上海南人民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 此外 ,由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合作伙伴一飞(海南)科技有限公司策划设计的、带有谷爱凌头像图案的无人机表演更是获得了她本人的互动点赞 。 一时间 , 这场谷爱凌与海南的相互“告白”持续火热升温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爱凌|红米K50“银翼”配色曝光:外形科幻
- 每日经济新闻|搭上“天才少女”谷爱凌,瑞幸将获得“重生”?2年自救:交了12亿罚款
- 视点·观察|谷爱凌、苏翊鸣原来是在这里的“草”上练“大招”
- 电子商务|断货、限购……“谷爱凌同款”热来袭 野性消费背后有商家涉嫌侵权
- 人物|谷爱凌夺金3天抖音粉丝突破1000万:视频播放量超40亿
- 人物|谷爱凌出镜解释1620动作有多难:就像常人左手拿筷子、之前从没做过
- |冰墩墩和谷爱凌之外,冬奥的带货生意
- 澎湃新闻|“谷爱凌”商标被注册引网友热议,律师:商标申请人或受处罚
- 新浪科技综合|谷爱凌自曝每天睡10小时、不叠被子:这2个习惯是好还是坏?
- 新浪科技|瑞幸走出“生死局”,借谷爱凌重塑形象? | 冬奥·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