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痛经配方

【原方配方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9克 。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曾有统计数字其发病率为33.19%,给广大妇女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痛经是指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的小腹痛,甚至痛及腰骶 。临床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见于未婚或已婚未育者,一般在分娩后疼痛可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则多见于生殖器有器质性病变者 。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精神过度紧张、受凉、环境改变、子宫过度倾屈等,另外宫内膜内前列腺素F2.含量过高,引起宫缩所致的痛经也不少见 。痛经发生在经前、经期,以小腹坠胀、疼痛为主,痛甚时呈绞痛,患者因疼痛而出现恶心,甚至呕吐,四肢发冷,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有的甚至产生虚脱现象,痛经常伴有腰骶部、股内侧、阴道及肛门的坠胀不适,一般于经至前1~2天疼痛较重,以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必要的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可进一步确诊和除外其他病变 。
痛经也有称“月水来腹痛”、“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 。痛经的主要病机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 。中医辨证分型为:寒凝血滞型,气滞血瘀型,气血虚弱型,瘀热壅阻型,肝郁气滞型,肝肾亏损型,风寒外客型,寒湿
内伤型,肾虚寒凝型 。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型的痛经 。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9克,川芎9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牛膝10克,元胡15克,香附10克,乌药15克,郁金15克 。
若腰痛甚者,加杜仲10克,川断15克;若有热者,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若偏寒者,加白芥子10克,炮姜3克;若肝郁气滞者,加丹皮10克,木香10克;若带卜黄赤者,加椿根皮12克,鸡冠花10克;若盆腔有包块者,加三棱10克,橘核10克;若下腹冷痛者,加肉桂3克;若经色黑有块者,加五灵脂10克;若经行腹痛喜按者,加山萸肉10克,阿胶10克(烊化),党参30克;若子宫发育不良者,加菟丝子30克,枸杞15克 。(1)根据《河南中医》,1981,(3):39,门成福报道: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26例,其中,痊愈20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 。处方:桃仁9克,川芎9克,柴胡9克,枳壳9克,肉桂9克,红花12克,赤芍12克,川牛膝12克,当归24克,香附24克,益母草24克,丹参30克,甘草3克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平时服用逍遥散加味 。
(2)根据《浙江中医杂志》,1984,(6):270,田中立等报道: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其中,痊愈34例,好转31例,无效5例 。处方:柴胡、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牛膝、枳壳、甘草 。加减:气滞血瘀者,加川楝子、元胡、失笑散等;寒凝血瘀者,加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等;血热夹瘀者,减少活血药,加丹皮、栀子、黄芩等;气虚夹瘀者,减少活血药,加党参、黄芪、白术等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
(3)根据《广西中医药》,1995,(2):24,冼基岩报道: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痛经38例,其中治愈19例,显效12例,
【血府逐瘀汤痛经配方】好转5例,无效2例 。处方:当归15克,生地15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牛膝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桃仁8克,枳壳8克,红花6克,甘草6克 。加减:气滞血瘀型者,加五灵脂10克,元胡10克,生蒲黄8克;寒湿凝滞型者,加附子8克,苍术8克,小茴香6克;气血虚弱型者,加党参20克,黄芪15克,熟地15克;肝肾亏损型者,加杜仲15克,补骨脂10克,巴戟天10克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于经前5天服药,连服3剂,3个月为1个疗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