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山药15克(炒),阿胶9克(白面炒),当归9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山萸肉9克(蒸熟),巴戟3克(盐水浸),甘草3克 。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
【方歌】
经后腹痛调肝汤,山药阿胶草萸当,
白芍巴戟共七味,疏肝止痛效非常 。
 
【功用】益肾柔肝 。
【主治】痛经,症见经后少腹隐痛,月经量少色淡,伴有腰骶酸痛,头晕耳鸣,或失眠健忘,颧红潮热,舌红少苔,脉弦细 。
【加减】小腹胀痛者,加乌药、柴胡理气止痛;腹冷畏寒者,加肉桂、吴茱萸散寒温经;纳差便溏者,加砂仁、鸡内金、炒白术健脾助化;腰困膝软者,加杜仲、枸杞子壮腰益肾;如经后腰困带下甚者,此方加白术、柴胡、防风健脾舒肝则愈;经后头晕,加枸杞子、天麻、菊花健脑升阳则安;经后阴中疼痛,加藁本、白芷理气止痛 。
【方论】此方中用山药、山萸、巴戟以补肾中之精,阿胶以生肾水,当归以活血止痛,白芍以舒肝止痛,甘草以缓急止痛,此方补肾水即泄肝中之火,水足则肝气得安,肝气得安,则脾气和,故肝肾得滋,精血充沛,冲任得养,经行适度,经痛自安 。本方不特治经后腹痛,经后诸症,以此方调理最佳 。此方功在调理肝肾,经后肝肾不足,变生诸证,以此随证加减甚宜 。总之,经后精血亏损,肝气易逆,此方加减调理,疗效可靠 。
【医论】调肝汤,顾名思义,以调肝止痛为主要目的,故《傅青主女科》通过治法解释说:“必须以舒肝气为主,而益之以补肝肾之味,则水足而肝气益安,肝气安而逆气自顺,又何疼痛之有哉?”调肝汤之所以调肝,实际上是通过补养肝肾的阴血,增强肝体的作用,肝体阴用阳,体阴充足,用阳自然正常,是无肝气横逆之患 。《傅青主女科》在这里分析说:“盖肾水一虚,则水不能生木,而肝木必克脾土,木土相争,则气必逆,故尔作疼”,可参考之 。明代张景岳所制逍遥散,全从心肝阴血论治,盖无一味疏肝气之药,亦属肝体论治的典范 。此则加入巴戟一味,尤有深意,一则阴中助阳,更有利于阴血恢复和提高,二则补阳则阳动,而阳动则气亦动,利于肝气之流动,达到肝气顺逆合度,疏泄正常,自无疼痛之患 。但如助阳,尚须加入菟丝子、鹿角之类药物 。
傅氏这里专指经后腹痛 。经后腹痛者多属虚证 。由于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冲任失调,血海空虚而经血循行不畅,或素体虚弱,肝肾不足,因多产房劳,以致精血暗耗,精亏血少,冲任失濡,血海空虚而致痛经 。
【验案】阮x,女,34岁,已婚 。
初诊:生育4胎,经血偏早,经后小腹拘痛较甚,伴见腰困带下,头晕纳呆,身疲卧床不起 。病已近年,治疗无效,今届经后来诊 。其人面色萎黄,形疲面忧,小腹拘急作痛,喜按喜暖,痛时心烦易怒,察其舌质红剥,苔薄白,脉象弦细,证属精血亏损,气郁伤肝 。治宜养血柔肝,疏肝理气,方用调肝汤加味调理 。炒山药20克,山萸肉20克,当归15克(酒洗),酒白芍30克,阿胶10克(烊化),盐巴戟6克,桂枝8克,鸡内金6克,甘草3克,水煎服3剂 。
二诊:药后腹痛大有好转,精神随之振作,纳食也香 。现腰困带白较甚,头晕畏寒,脉细苔红,仍宜继续滋肾舒肝,辅以健脾止带 。拟方:炒山药30克,续断12克,炒白芍15克,炒芡实20克,柴胡3克,桂枝4克,盐巴戟6克,山萸肉20克,白术12克,盐黄柏3克,甘草3克,水煎服,3剂 。
【调肝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三诊:自服药以后,不仅腹中和缓未痛,头晕腰困带下也好转,精神振作,患者心情也舒畅许多 。为其月经提前,遂拟下方调理:熟地30克,炒白芍15克,当归12克,山萸12克,麦冬9克,白术10克,丹皮4克,香附6克,生山药15克,柴胡3克,甘草3克 。水煎服,3剂 。经水按月来潮,经后未再腹疼,3诊而获痊愈,后以养血归脾丸,逍遥丸善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