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鸦片战争中被刻意隐藏的六个历史真相( 三 )


由于清国官府与军官的参与,走私鸦片的数量甚至比禁烟前的进口更甚 。英商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印度的鸦片,他们运至珠江口的伶仃岛批发给中国有官府背景的走私商,1790年代每年进口约4000箱鸦片,禁烟令以后1810年代达4494箱; 1821-1828年扩展到9708箱;1828-1835年增加到18835箱;1835-1839年竟高达30000箱以上 。又例如英资怡和洋行的郭士立医生(Dr. Karl Gutzlaff)每年贿赂钦州官员2万美金,鸦片就得以长年累月平安登陆钦州港 。走私导致鸦片输入大增,乃至东印度公司急忙扩大印度的罂粟种植,增加鸦片产量,否则就供不应求 。据统计,在鸦片战争前四十年里,中国输入鸦片达三亿元以上 。
3.英国对鸦片的争论
英国的鸦片贸易也并非只针对中国,在当时的世界,鸦片贸易是合法而且正常的,但因中国市场需求导致贸易额巨大,1830年代,鸦片占英国对华贸易总额的一半!唯利是图的英国政府可以获得大额收入 。鸦片贸易在英国本土也属于正常贸易,只是没有吸食鸦片的市场 。
直至1868年英国才制定《毒品药店法案》,这个法案只不过对英国本土的鸦片贸易给予一般性限制而已,真正的禁止鸦片一直到1914年 。英国甚至制造相当多鸦片产品,例如一种常见的儿童鸦片糖“巴拉高利”(Balagoli),直到20世纪20年代还是使婴儿安静的家常药物 。而1885年美国才立法禁止美国本土的鸦片贸易,但禁令并不严密 。一个典型的事例是,著名的可口可乐饮料直至1903年尚含有微量可卡因 。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异议 。英国许多有识之士早在1780年代就十分强烈地谴责并呼吁政府取缔鸦片贸易,而且这个呼声一直不断 。如沙夫茨伯里伯爵(Shaftesbury)宣布:“我充分相信这个国家怂恿这种罪恶的交易是极坏的,也许比怂恿奴隶贸易更歹毒 。”托.阿诺德(T.Arnold)博士称英国允许鸦片贸易“如此邪恶以致它是最大的民族罪孽”;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格拉德斯通(Gladstone)说:“就我所知和我所读过的,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一场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
处理中英关系的官员乔治.斯当东勋爵(George Staunton)也在国会声明:“我们不否认这个事实,要不是鸦片走私的话,就不会有战争 。”就连东印度公司鸦片代理处经理赛蒙(Sam)也写道:“鸦片产品摧垮了人民的健康,使其道德沦丧 。哪里种植鸦片,那里的人就吸鸦片,种得越多,吸得越多 。” 但多数人不赞成禁止鸦片贸易,一些人属于对鸦片没有正确的认识;另一些人则完全因为鸦片带来的巨大利益 。那时英国报纸对反对和拥护鸦片贸易的意见统计大约在1:5,于是英国议会长期通不过禁烟法案 。
4.林则徐、义律其人其事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义律(Charles Elliont)本人就是一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 。他原任英属圭亚那医疗舰《奴隶护神》号舰长,前任英中联络官罗宾逊爵士也是鸦片贸易的反对者,他报告英国政府:“无论什么时候,英国政府要我们制止英国船只参与鸦片非法贸易,我们都能够完成 。但更确实的办法是禁止英属印度的罂粟种植和鸦片生产 。”这个建议导致印度当局的强烈反对,他终于被免职,临时委任义律担当此职 。义律一上任就要求英国政府改变在中国的历史航向,敦促政府采取措施制止鸦片走私 。他个人认为这种贸易是一种罪行,是大英帝国的耻辱 。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号的国民丢脸 。”
林则徐则是中国方面严禁鸦片的代表人物 。当道光皇帝发现库银已从7000万两下降到不足1000万两时,启用了林则徐任禁烟钦差大臣 。林下令收缴鸦片时,义律未经请示伦敦也没有任何讨价还价就命令英国商人交出所有存货20283箱鸦片,并代表英皇承诺赔偿英商的损失 。此举令林则徐都感觉惊讶和满意,却令英国朝野愤怒 。只是中国历来的宣传都不提义律个人在收缴鸦片中的决定性作用;而英国则忽略了他在割让香港问题上所起的作用,至今连《英国名人大词典》仍未提及正是义律首先提出割让香港的要求,并且实施占领的 。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后,义律在提交《穿鼻条约》时,又未经伦敦批准 。这个条约的主要要求是:a,将香港让与英国;b,赔款六百万元(这是琦善主张的数目);c,英中官员平等相待;d,限于(1841年)春节后十日内恢复广州贸易 。该条约琦善仅以割让香港须皇帝批准,其他照准 。
而英国政府并不满意,他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打开中国的贸易封锁,获得在中国全境自由贸易的权利 。1841年8 月,义律被免职,璞鼎查(Henry Pottinger)接任 。维多利亚女王称义律为:“一位完全不遵守指令而努力争取最短任期的人” 。义律被调往北美得克萨斯任英国代办,就算是与林则徐被充军新疆扯平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