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制衡 曹操成为坏典型是国情和历史的必然( 二 )


其四是 , 才艺太多 。生于乱世 , 多数时间身居要职 , 周旋朝廷 , 率军征战 , 有大堆的军政事务需要他料理 , 曹操竟然不是一介武夫、老吏 , 而始终保有书生本色 , 横槊赋诗 。曹操的多才多艺 , 前可比肩孔子 , 后堪并论苏轼 , 匪夷所思 。请看下列几处文献记载:
曹丕说曹操:“雅好诗书文籍 , 虽在军旅 , 手不释卷 。”(《典论·论文》)
曹植说曹操:“既总庶政 , 兼览儒林 , 躬著雅颂 , 被之琴瑟” 。(《曹集诠评》卷十)
张华称曹操善于草书 , 跟当时的草书名家崔瑗、崔寔父子和张芝、张昶兄弟不相上下;桓谭、蔡邕擅长音乐 , 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人擅长围棋 , 曹操跟他们技艺相当;此外 , 曹操还懂得养生之道 , 对于草药配方也有一定的研究(《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博物志》) 。
如果说其中有的人可能因为跟曹操关系特殊 , 难免有阿谀之嫌 , 那么 , 曹操的诗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 谁也抹杀不了 。一个人多才多艺固然可以赢得心地纯朴者的赞美之声 , 但是 , 一定也会招致不少心理阴暗之人的嫉妒和愤恨 。古今中外 , 惟庸才不遭人忌 。
【儒家制衡 曹操成为坏典型是国情和历史的必然】至于许多人切齿痛恨的所谓的“奸诈”、“残暴” , 其实根本不成问题 。古语有“兵不厌诈”(出自《韩非子》) , 足见我们中国人从来就不曾真正排斥过“奸诈” 。人们喜爱、崇拜诸葛亮 , 大多也是因为他有“多智近妖”的“智慧” 。诸葛亮的智慧中 , 有不少实际上是坑蒙拐骗之类的诡计 。汉末乱世 , 群雄争霸 , 最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试问:哪一个人物是普渡众生的活菩萨 , 哪一位英雄不是杀人如麻的刽子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