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业内展望2022年无人机产业:千元机涌现,农业和行业应用这样变
文章图片
在过去的2021年 , 无人机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 技术不断成熟 , 应用不断落地 。 现在2022年已经开始了 , 虎年也即将来了 , 在新的一年中行业会有怎样的变化?环球网无人机频道采访了多个领域的业内人士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将出现千元机
多个细分领域都有业内人士提到 , 全球“缺芯”的问题也影响到了无人机行业 。 一方面 , 硬件价格的坚挺限制了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 , 采购量少的小厂商更难拿到货 。 这样的问题在去年已经存在 , 其中一位认为 , 今年情况不会更恶化 , 但也会维持现状 。
文章图片
这两点对于消费级无人机而言影响更大 , 一名要求匿名的初创企业的研发人员表示 , 如今大疆的产品线已经很完善 , 从过万元的专业航拍机 , 到两、三千的入门级产品都有 。 大疆的专业航拍机是被广泛认可的生产力工具 , 一些领域视其拍摄能力为刚需 , 其它厂商无论价格高低都难撬动;而入门级的产品要追求性价比 , 但受“缺芯”等问题影响 , 后发企业的性价比上不去 , 用户要想兼顾飞行乐趣与拍摄效果 , 最便宜的选择还是大疆的Mini系列 , “大多消费者是很理性的 , 不会为情怀买单” 。
不过 , 他表示 , 对于普通的其它厂商而言 , 还有一个机会:千元机 。 他说 , 明年会有多家企业推出千元级的入门级无人机 , 并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卖给消费者 。 受制于成本 , 这些机型不能配备云台而只能使用电子防抖 , 所拍视频的画质会比较差 , 但是飞行性能尚可 。 他认为 , 现在有几类人需要这样的产品:①只是喜欢飞行的人 , 现在很多“飞友”并不为拍东西 , 只是喜欢飞;②送礼 , 送无人机这种高科技产品很有面子 , 但是普通人还是会嫌贵;③初学者 , 一些初学者会想先买便宜机型练手 。
虽然拍摄水平被舍弃很多 , 但这些机型并不是玩具 , 也要拼企业的技术实力 。 他表示 , 这些千元级无人机也都有GPS , 有自主返航等能力 , “要飞得好、飞得稳定 , 也很拼技术积累” 。
农业无人机怎么卷?更多花样
在前几年有海量的中小厂家在生产植保无人机 , 但这两年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已经放弃这一市场 。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应用技术部主任张瑞瑞认为 , 中小企业跟大疆、极飞产品的功能对标硬拼不是明智之举 , 其它企业的重中之重是差异化竞争 。
文章图片
【农业|业内展望2022年无人机产业:千元机涌现,农业和行业应用这样变】他说 , 大疆、极飞40kg级载荷产品的发布给其他多旋翼无人机厂商以很大压力 。 40公斤级是个难迈的门槛 , 这对电机、机体、飞控等提出更高技术要求 , 并显著提高了制造成本 , 其它品牌研发同样载荷机型面临更大成本压力 , 而且继续增大载荷又已经不能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了 。
拓攻机器人是一家仍在研发植保无人机的企业 , 其产品经理王飞认为 , 今年不需要再拼载荷 。 因为现在30到40公斤的载荷已经能够满足大田作业的需要 。 而且载荷再提高后更耗电、更不便携 , 更强的风场也容易使农作物产生倒伏 。
张瑞瑞主任认为 , 在功能和性能都已经完善到一定水平的当下 , 植保无人机的技术发展将不会拘泥于无人机技术 , 而可以通过继续完善配套产品来进一步提升效率、完善产品线 , 比如病虫害精细化诊断相关支撑产品 , 地面自动化加药、充电设备的优化等等 。 而除了植保外 , 农业无人机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 40公斤的载荷已给施肥、撒播、生产辅助运输、喷粉等一些其他潜在应用提供了可行性与实用性 。
王飞同样提到了农业无人机会拓展运输等新应用场景 , 并预测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 , 无人机的果树飞防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
而在技术上 , 他认为 , 今年农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将会继续向更安全、操作更简单的方向发展 , 逐渐适应农村高年龄段人群的使用 。 另外 , 中国领先的农业无人机技术将会更大步地走向海外 , 东南亚、东欧等地区的国家将会更多地以此提升农业的效率和效果 , 国内的生产企业们也会更多地为海外实际需求定制开发合适的机型 。
行业应用将爆发增长 , 5G、集群技术加入?
近年来作为“生产力工具”的行业无人机在测绘、电力、安防、消防救援……等诸多领域的使用渐成常态 , 也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在这一市场分到了一杯羹 。 2022年 , 有从业者感慨市场竞争激烈 , 并认为测绘、电力等一些细分领域的需求已经饱和;但总的来说 , 业内相当看好这一领域 , 包括几大电信运营商在内的一些域外企业也都跨界入局并准备大干一场 。
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无人机任务载荷厂商 , 其总经理廖科文认为 , 如今行业无人机已真正成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力工具而不再是噱头 , 具有极高的费效比 , 目前在测绘与电力行业已经普及 , 未来部队、公安、消防救援等都将全面列装适用性好的行业无人机 。
文章图片
他预计 , 安防无人机市场将在2024-2025年 爆发 , 年复合增长率将在50%以上 , 而现在则是在前期启动阶段 。 他说 , 一些曾连续亏损的明星企业 , 这两年在沉寂中苦练内功 , 已经开始扭亏为盈 。 而他所在企业则会持续在扩音和照明技术上深入创新 , 并会进入军警用的光电吊舱市场 , 在应急消防和电力行业也会有相应产品 。
如今 , 行业无人机本身的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环球网无人机频道采访的多位用户都对现有机型的性能、易用性满意 。 但是 , 业内人士们也提到几项新技术将会落地:集群、无人机机场、5G 。
其中 , 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行业无人机的集群化将成为趋势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师赵雪冬已研究无人机集群技术多年 , 他说 , 这项技术除了军事用途外也可以民用 , 比如灭火、救灾、送快递等 。 虽然现在单架的无人机已经可以执行很多任务 , 但是森林消防等领域还是确实需要集群来完成 。 而在具体的技术上 , 他认为在集群的群体和单体智能化方面 , 还需要长久的持续研究 。
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运营商也都看好行业无人机的社会价值 , 并投入与此 , 它们的切入点是5G 。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5G+无人机”应用基地的产品总监王伦认为 , 在无人机机场、自动化的数据处理技术的加持下 , 行业应用无人机将自动化作业 。 而这样的作业场景更加需要可突破距离限制、不怕遮挡的5G技术 。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苏郁同样认为行业无人机需要5G , 而在应用场景上 , 他们在今年看好铁塔码头等的巡检、城市管理、公安警务、应急通信(灾害救援)这四项 。 他说 , “今年中国移动已建成七十万5G基站 , 占全球50% , 年底前全国乡镇以上全覆盖 , 加上其云、网、端产品体系的成熟 , 今年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时候了 。 ”
而关于5G终端的价格 , 他们都表示对于行业应用而言已经并不贵 。 苏郁表示 , 他们自研的终端“哈勃一号”大概是五、六千块钱 , “中移凌云”平台可云端和本地化部署 , 价格具体不同 , 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订制功能和收费标准 。
王伦则说 ,受芯片等硬件成本的影响 , 5G终端的价格很难下降 , 但是他们通过自己承担软件、云系统的成本等方式 , 将集成了飞控和5G通讯模块的终端价格控制在了2-3万元 , 5G无人机专用流量的价格也只有2元/G 。
近年来 , 无人机行业每年都会发生不小的变化 , 有些是预料之中 , 有些则让业内专家也觉得意外 。 2022年又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
来源:环球网无人机/赵汗青
推荐阅读
- 农业|新青年,新农技
- 社交|Facebook盘后交易股价重挫23% 因用户增长停滞且营收展望逊于预期
- 奉化|土壤农业化学家朱兆良院士逝世
- 农业|沉痛悼念!朱兆良院士逝世
- 软件和应用|汇聚零散资源:Dashworks推出企业内部知识搜索引擎服务
- 内蒙古|新阶段 新征程 内蒙古检察机关2021年工作展望
- 农业|青年科学家“抢走”95%“揭榜挂帅”科研项目
- 媒体滚动|奶茶降价,小料却单独收费?业内:一杯高端奶茶成本在10元之内
- 作业|减碳量相当1.6亿棵树固碳,《2021农业无人机环境责任报告》发布
- 爱集微|美光解散上海DRAM设计团队,业内人士称可能是为防止技术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