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全球数治|2021年全球数字竞争力变化趋势

迁延已久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再度凸显了数字技术的不可或缺和广泛影响 。 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正在颠覆传统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 , 塑造新的发展机遇 。 一个国家如何应对技术革命催生的各种变化 , 并围绕数字技术建立相应竞争力 , 不仅将决定今后的经济增长 , 还会影响其地缘政治地位 。 在此背景下 , 世界各国纷纷将经济、治理和生活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纳入政府重要议程 , 加大资源投入与政策支持 , 以提高自身数字竞争力 。
不久前 , 欧洲高等商学院(ESCP)欧洲数字竞争力中心发布了 《2021年全球数字竞争力提升情况报告》( Digital Riser Report 2021) 。 该研究报告综合采用来自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银行和国际电信联盟的相关数据 , 对全球137个国家当前的数字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排名 , 并提取数字竞争力上升较快国家的最佳实践 , 为其他国家提供决策和行动指南 。 相关研究结论对世界各国从宏观上认识自身数字化转型的优势与短板 , 校准提升数字竞争力的战略方向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研究报告将国家的“数字竞争力”简化定义为“数字生态系统”和“数字思维模式”这两大类别的10个同等权重要素 , 并将所有国家划分为G7、G20和由世界经济论坛定义的亚太、欧亚大陆、欧洲与北美、拉美与加勒比、中东和北非、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共9个组别 。 在此基础上 , 结合2019—2021三年间的数据进行评分和排名 。 其中 , 属于“数字生态系统”的要素包括获得风险投资难易程度、创业成本、创业所需时间、雇用国际人才的便利性、大学毕业生数字技能;“数字思维模式”则包含在职人口数字技能、对创业风险的态度、劳动力多样性、移动宽带用户规模、企业对颠覆性业务发展思路的接纳程度 。 评分结果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各国在分项和整体上的数字竞争力变化 , 而将排名仅限于9个组别内部则是为了确保比较基线相对公平 , 以及结果具有可比性 。 通过梳理相关评估结果 , 报告提出了三个主要发现:
当今全球数字竞争力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
研究报告显示 , 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竞争力快速提升之时 , 大众认知中的一些数字化领先国家却在逐渐失去优势 。 以中、美这两个数字超级大国为例 , 在2019年至2021年间 , 中国的数字竞争力明显有所提高(+211) , 而美国则呈现下降(-72) 。 并且 , 无论是在G7还是G20组别中 , 美国的数字竞争力上升幅度排名都处于相对落后位置 。 分析认为 , 美国数字竞争力下降主要源于数字生态系统维度的驱动 , 包括移民和签证壁垒不断加码致使吸引国际数字和信息专业人才变得更加困难等一系列不利影响 。 中国竞争力的提升则主要体现在数字思维模式维度上的强大优势 , 包括一系列国家总体战略规划的提出与部署 , 将科技创新与创业视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