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祝融号火星车状态如何?火星探测将有哪些新发现?( 三 )


“火星取样返回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技术挑战 , 目前还没有国家做得到 。 ”张荣桥说 。
人类已经实现了登月 , 嫦娥五号在去年完成了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 , 从火星取样返回为什么这么难?张荣桥直言 , 从火星取样返回与月球有天壤之别 。
难点之一是“逃逸速度”——火星的“个头”比月球大得多 , 从火星上起飞返回需要更大的逃逸速度 , 这就要求火箭有更强的动力 。
难点之二是“大气”——与月球的真空环境不同 , 火星表面存在大气 , 从火星表面起飞就像在地球上发射火箭一样 , 需要一整套适应火星大气环境的飞行产品及其控制系统 。 再加上往返火星路途遥远 , 火星环境恶劣 , 都增加了取样返回的难度 。
“诸多难点最终都集中在一个课题 , 就是火星表面的起飞 。 这涉及到燃料低温储存技术、动力技术、控制技术等 。 我们准备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 , 把这些关键技术解决掉 。 ”张荣桥说 。
木星系探测也是中国行星探测的目标之一 。 张荣桥说 , 到目前为止 , 人类对木星系的认知尚浅、探测有限 , 木星系孕育着大量科学新发现的机会 。
“木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环境极其恶劣 。 到达木星附近 , 它的太阳光照强度只有地球附近的3% 。 如何获取能源、抵御和适应极端的空间环境 , 这都是要努力解决的难题 。 ”张荣桥说 , 从月球到火星 , 再往外走向木星 , 这是中国行星探测走向深空的必然趋势 , 也将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 。
一步实现“绕着巡”展现担当精神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的那一刻 , 张荣桥激动落泪的场景令很多人动容 。 回想起当时的感受 , 张荣桥说 , 又甜又咸的眼泪中 , 有喜极而泣 , 也有如释重负 。
“为了这项任务 , 我们坚持奋斗了10年 , 兑现了对国家的承诺 。 一次实现‘绕着巡’ , 成功来之不易 。 ”张荣桥说 。
【中国|祝融号火星车状态如何?火星探测将有哪些新发现?】“去火星 , 中国人是第一次 。 当我们瞄准这个任务的时候 , 也在犹豫和思考 , 到底该怎么去?”张荣桥说 , 最初设计火星探测方案时 , 也想采取与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类似的步骤 。
“但我们还是不甘心 。 ”张荣桥直言 , 一方面 , 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 , 为火星探测奠定了技术和能力基础;另一方面 , 中国火星探测起步较晚 , 中国科学家对火星研究需求迫切 , 如果还是四平八稳 , 就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
“我们要有担当精神 , 有承担风险的勇气 。 ”张荣桥说 , “通过努力 , 一次任务实现对火星‘绕着巡’ , 风险可控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