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广东农业数字化营销成效凸显 专家建议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农业|广东农业数字化营销成效凸显 专家建议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文章图片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数字农业课题组研究员在现场发布并解读《广东数字农业发展观察报告》 。
“疫情期间帮过湖北的朋友都相聚到了一起 。 ”12月21日下午 , 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 , 从武汉前来与会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姚江波很是欣喜 。
当天 , 2020南都智库产品发布周隆重开启 , 作为今年智库周的系列落地活动之一 , 由南方都市报、湖北绿乡萌智库联合主办的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研讨会在2020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期间举行 。 来自广东、湖北、陕西等地的数字农业实践主体和专家学者聚焦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力”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数字农业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发布了《广东数字农业发展观察报告》 。 今年4月 , 南都发起的“粤过千里 吃援鄂货”系列活动正是广东数字农业发展的一大生动实践 。
报告聚焦
打通多元农产品数字平台的最后一公里
广东是农产品电商发展强省 , 消费与销售额在全国“双领先” , 今年疫情之下表现更为突出 。 课题组发现 , 这不仅得益于广东本身强大的消费市场和购买能力 , 更在于搭建了不同形式、面向不同受众的多元农产品数字营销平台 , 既有分别面向B端与C端的 , 也有B端与C端创新融合的 。 充分展示地方农产品特色之余 , 快速、高效地促成供需侧精准对接 , 实现产销闭环 , 创造客流量与销售量“双丰收” 。
To B端平台的如今年1月27日搭建的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 , 五个月累计进驻了全国各地、各领域的农业企业2482家 , 农产品销售额超30亿元 。 既有利于疫情期间的市场需求和生产供给信息发布 , 促进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 , 推动市场供需及物流对接 , 也推动了一批传统农企触及数字经济 。 To B+C端的如揭阳市惠来县于今年6月举办的“首届中国惠来鲍鱼国际网络节暨惠来名特优新农产品云展会” , 既有直播流量直达C端 , 又有采购商等一批B端项目签约 。
值得注意的是 , 物流成本较高、冷链设施条件较弱仍是广东农村所普遍面临的难题 , 导致优质产品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 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 。 对此课题组建议 , 要大力扶持地方政府和物流企业增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发展冷链设施 , 并建立区域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电商发展中心 。
培养更多“标签型”村播营销达人
从2019年起 , 广东便在全国率先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推介农产品 。 去年5月20日 , 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以一段“520”荔枝短视频向广大网友推介广东荔枝 , 成为了广东积极推广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农产品短视频带货模式的重要标志 。
今年 ,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 广东大胆创新“短视频+网红”营销模式 , 不仅积极搭建面向省内、辐射省外的短视频平台和矩阵 , 包括在湖北的大湾区短视频网红小镇湖北基地 , 还建立短视频发展生态 , 通过举办培训班、短视频比赛等形式以凝聚人才、技术等资源 , 实现全国最多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直播培训 。
【农业|广东农业数字化营销成效凸显 专家建议注入更多文化内涵】课题组观察发现 , 农村淘宝的区域普及率有待提升 , 大部分地区缺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签型”村播达人 。 对此课题组建议 , 要通过大力培养不同地区的农村电商人才 , 通过人才带动普及农业直播销售模式 。 同时要做好顶层设计 , 通过出台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落实全流程监管措施 , 打击直播流量倾斜、销售转嫁等现象 。
“条块”推进农业大数据建设
基于强大的5G基站建设基础 , 广东提出要着力打造5G智慧农业试验区 , 建设覆盖全产业链条的5G农业产业集群和5G智慧农业产业园区 。 5G技术不仅能快速传送海量的农业数据 , 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 还能助力远程农业直播 , 支撑各大网络平台带货 。
同时 , 5G技术解决了大连接的容量问题 , 进一步推动广东农业物联网的广泛应用 , 实现万物互联 。 面向生产端 , 广东大力促进种植生产精细化、畜禽养殖水产智能化、现代精深加工数字化 。 比如云浮温氏建立了一个农牧行业平台 , 超过5万户家庭农场实现手机上养猪、养鸡 , 养猪效率提升5-7倍 。 面向流通端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也是一个重要应用 。
然而 , 如何利用好背后海量的农业数据指导现代农业发展?课题组建议 , 广东要尽快实现生产端、销售端、物流端各类信息平台系统的整合链接 , 且要避免重复建设 。 由于广东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 , 要突出重点主导农产品产业发展 , 既要以重点农产品全产业链为主线建设“条数据” , 如推动一批“一村一品”农产品建云上云 , 又要以县域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单元 , 促进园区信息化 , 建设“块数据” , 条块结合推进农业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循环体系 。
圆桌论道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 ,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丰富实践 。 研讨会上 , 粤鄂两地的数字农业实践主体和专家学者在线上线下各抒己见、共谋发展 。
广东传经
重数字化营销
建四大平台、五大联盟助推产业集聚
“农业主管部门过去重抓生产 , 少抓市场 。 ”研讨会上 , 广东省农业展览馆馆长丘志勇指出 , 让市场作用于农业生产是当前广东数字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 。
2019年 , 广东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 , 提出广东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未来五年要实现“三个创建”“八个培育” , 数字农业发展开始走上快车道 。 从产业链上看 , 广东农业的数字营销平台表现突出 。
丘志勇表示 , 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仅用一天一夜时间快速搭建 , 背后正是广东数字农业的深厚积淀 。 通过这一数字平台 , 广东得以在疫情期间快速地将优质的潜江龙虾带入广阔的大湾区市场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文宏就点出 , 数字平台能更加精准地找到消费者 , 带动消费风潮 , 也带来更多的消费交互体验 。 “中间商赚不到太多差价 , 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够获利 。 ”
加之广东多地成功试水的“网络节+云展会”营销模式 , “数字化营销不仅提升了农产品价格 , 更让农业基层干部培养了互联网思维 , ”丘志勇说 。
借助数字技术 , 以农业发展为代表的乡村产业振兴正朝着纵深方向加速推进 , “粤字号”产品市场也越走越远 。 据丘志勇介绍 , 广东将在多领域布局数字化 , 通过打造四大平台(世界数字农业大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食品配料品博览会、东盟博览会)和五大联盟(采购商联盟、进出口联盟、仓储冷链联盟、食品联盟、数字产业联盟) , 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
专家建言
注入文化内涵
用好数字技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 , 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 是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 当天 , 潜江市副市长王绪军在分享潜江数字农业建设情况时称 , 潜江市潜网集团小龙虾交易大数据应用案例荣获2020年湖北省大数据十大优秀应用案例 , 也是唯一的农业产业化应用案例 。 今年以来 , 潜江龙虾产品销售量达到18万吨 , 销售额达68亿元 。
数字技术在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同时 , 也在提升产品的品牌附加值 。 姚江波认为 , 数字技术可以强化对生产环节的精准指导 , 从而进一步赋能产品品牌的差异化发展 。 她举例称 , 虾稻田要实现智能化养殖 , 通过物联网数据精准反映出田里虾的数量、重量以及品质 , 从而有效指导虾农进行捕捞 。 “数据监测出的最极品的虾 , 通过做好预售宣传 , 这批虾就可能是虾田里的‘爱马仕’ 。 ”她表示 ,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 , 让更多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变成经典的消费品 。
在文宏看来 , 凸显各地农产品的特色与优势 , 体现产品与产业之间更多的附加值 , 这就是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融合空间 。
“数字需要与人文紧密结合 , 最终都是为人服务 。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肖波强调 , 这才是数字农业发展最应该追求的目标 。 姚江波则建议 , 未来要将更多的文化内涵注入到数字农业发展领域 , 让数字农业成果更好地传递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 。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统筹:南都采访人员 裘萍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莫郅骅
摄影:南都采访人员 陈冲
发自海南博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