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深海勇士”汪品先:“我剩下的这些年,想再踩出一个脚印”

【德耀中华】
“大洋钻探、深海探索是我这辈子做成的第一件事 , 很过瘾!”85岁的汪品先一头银发 , 平和又愉快 。 “不过我就爱给自己‘惹麻烦’ , 在剩下的这些年 , 我要去做第二件事 。 ”他有些神秘 , 眼中有光 , “我要再写两三本书 , 探讨如何排除创新思维的障碍 , 从科学家的角度探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 探讨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 ”
冬日的阳光透过朴素规整的长方形格窗照进室内 , 书桌对面的老人言笑晏晏 , 貌似自我打趣 , 却让人觉得 , 他说的一定会做到 。
这是一次极特殊的采访 。 11月5日 ,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 采访人员想联系汪老先生采访 , 竟得知:先生虽已高龄 , 依然以办公室为家 , 每天骑着自行车七点半到校 , 晚上九点半回家 , 即使是春节 , 也以工作为先 。 手机不常用 , 打办公室电话“准没问题”;发信息不一定能看到 , 但是“时刻在计算机上”,邮件像短信一样“即发即查收” 。
这该是怎样一位“钻进工作里去”的先生!12月2日一早 , 采访人员走进同济大学 , 在三楼尽头一间简简单单的办公室内 , 见到了他 。
“我这代人成长的经历和现在的孩子不一样 。 我出生后9个月淞沪战役就爆发了 , 我的童年就是战难 。 我深知中国能走到今天 , 是几代人的鲜血换来的 , 没有国哪有家呀?我很骄傲我是中国人 , 特别是这些年 , 看到祖国发展得如此好 , 真希望在这百年不遇的发展时机里 , 也有我自己的一份贡献 。 ”汪品先说 。
1960年 , 汪品先从莫斯科大学学成归国 , 投身于祖国的海洋科学研究事业 。 不枯燥吗?如何坚持?他却愉快地说:“如果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爱好 , 那就是理想状态 。 我的‘劳累’其实都是我自己找的 。 工作就是我的休闲、我的追求 。 ”
他带领团队朝着一个个科学目标进发 , 在国际海洋科学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话语权 。 他为我国海洋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 被誉为真正的“深海勇士” 。
【海洋|“深海勇士”汪品先:“我剩下的这些年,想再踩出一个脚印”】在汪品先等科学家的呼吁下 , 我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 。 让汪品先难忘的是1999年 , 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第184航次在中国南海成功实施 , 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 , 实现了中国海域大洋钻探零的突破 。 那一年 , 他已经62岁 。
2011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了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 , 汪品先任指导专家组组长 。 通过对南海深部进行系统观测 , 获得了一系列新发现 , 在南海深部重大科学问题上 , 提出了挑战地球科学传统认识的新观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