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为便捷与效率代言: 自动化工作流正在占领世界!

From: VentureBeat; 编译: Shelly
未来的世界是自动化工作流的时代 。 自动化工作流不仅是科技公司的新宠 , 更将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 为人们带来便利、提升效率 。
在过去的一年里 , 已经有超过22亿美元流入科技公司 , 用于建立工作流自动化解决方案 。
一些热门的科技公司都有自己内置的工作流设计器 , 包括市值145亿美元的Slack、市值6000万美元的Calendly、市值360亿美元的Docusign、被微软以75亿美元收购的GitHub和市值1.85亿美元的Airtable 。
就在几天前 , 美国的 Adobe公司以15亿美元收购了Workfront , 一个营销工作流自动化平台 。 而在此之前 , 苹果公司收购了一家名为Workflow的初创企业 , 并将其开发成了Apple Shortcuts应用 。 可以说 , 工作流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

用户|为便捷与效率代言: 自动化工作流正在占领世界!
文章图片

【用户|为便捷与效率代言: 自动化工作流正在占领世界!】科技公司巨头纷纷转向工作流 , 引领了一场新的革命 , 这就像马克?安德烈森 (Marc Andreesen) 的那篇《软件为什么正在占领世界》一样让人振奋激动 。 唯一可惜的是那篇文章是发表于10年前 , 时过境迁了 。
我们现在看到的 , 是一场新的技术演变 。 实际上 , 这次演变几年前就开始了 。 工作流自动化革命真正开始的时刻 , 应该是2009年首次出现的比特币以及紧随其后的区块链大发展 。 如果以文字形式呈现比特币工作流 , 应该类似于这样:

  • Coinbase用户请求出售比特币;
  • 区块链验证所有权;
  • 记录交易;
  • 用户得到现金 。
这就是工作流自动化的形式 。
自动化曾经是机器人和制造业的代名词;后来出现了一些算法 , 其代码和上面举的区块链例子差不多;再后来 , 自动化则指通用人工智能或是人工智能软件 。
那么现在呢?现在轮到工作流进入自动化了 。
什么是“自动化工作流”?
让自动化减轻人工负担
现代意义上的“工作流”是指一系列可重复的步骤 , 以图形化的或是基于代码的界面布局呈现 , 形成一个特定序列 , 并达到最终的目标结果 。
你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列火车 。 工作流就是这个火车整体 , 序列中的每一个步骤就相当于火车车厢 。 每个单独的车厢既可能是一个整体 , 也可能是一个步骤 。 车的前端就是开始 , 最后一个车厢就是目标结果 。
工作流的作用就是简要列出达到目标要完成的一系列步骤 。 而自动化的工作流 , 就是将人工任务自动化 , 就减少了管理工作 , 也使员工们更轻松、更高效 。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 (IDC) 的统计 , 各公司每年会因为效率低下而损失20%到30%的利润 。 那么 , 在最常见的商业交易中 , 为什么不想想办法实现自动化 , 从而提升效率呢?让我们从最受人们欢迎的“收件箱清空”、每日日程和交往行为说起 。

用户|为便捷与效率代言: 自动化工作流正在占领世界!
文章图片

硅谷的宠儿Superhuman公司 , 就为电子邮件工作流增添了社交气息 。 Superhuman公司将领英、脸书和推特融合起来 , 使用户能够看到人们的工作状态、处于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工作 。 Superhuman还会自动给出一系列建议 , 包括破冰方法、拉近关系的话题以及重新联系的理由 , 从而让用户在人际关系当中更加敏锐、高效 。
2020年 , 人们每天发送和接收的电子邮件约为3064亿封 , 而预计到2024年 , 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616亿 , 是时候好好想想该怎么处理电子邮件了 。
毕竟 , 数字世界只会需要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力 , 以及复杂的日程管理 。
一个新近的例子就是Calendly新推出的工作流功能 , 用户仅需拖放即可发送事件提醒 。 这就是工作流的缩影——它帮助用户有序列出需要完成的事情 , 让这个过程变得无比简单 。
上述工作流的文字形式 , 应该类似于这样:
  • 准备会议结束后给播客嘉宾发一封介绍邮件;
  • 节目录制前一天发送时段提醒;
  • 节目播出后给嘉宾发一封感谢信 , 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博客信息 。
要完成以上工作流 , Calendly可能需要把用户的谷歌日程与谷歌邮箱账户结合起来 , 以确定发送不同邮件的时间 。

用户|为便捷与效率代言: 自动化工作流正在占领世界!
文章图片

自动化工作流的本质:
一劳永逸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 , 工作流自动化为他们提供了简单的业务流程 , 但对于技术开发人员来说呢?
开发人员报酬高且数量稀缺——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重复的事情 , 比如管理众多微服务、部署生产、修复漏洞等等 。 如果没有适当的工作流自动化 , 所有这些都会造成巨大的生产力损失 。 Stripe公司在201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估计 , 在没有加入工作流自动化的情况下 , 开发团队的生产效率会因此下降31.6% 。
这也是DevOps (英文Developers和Operations的缩写 , 即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 促进自动化智能及优化发展的原因 。
CTO.ai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 它将开发人员工作流、Slack应用以及命令行接口结合起来 。
CTO.ai的界面是一个基于代码的平台 , 开发人员可以借助它完成开发或者实现工作流自动化 , 然后在Slack应用中和团队一同运行 。 比方说 , 他们可以启动Docker容器实例或Kubernetes集群 。
下面我们具体讲讲融资平台Axial , 这个平台就是使用CTO.ai来进行他们的集群操作 。
当Axial团队编写好代码、需要进一步的严谨测试时 , Cluster Op就可以控制Kubernetes的无服务器命名空间 , 并且将其部署至集群中 。
这样一来 , Axial就能够实现:
  • 打开或关闭集群;
  • 将各种代码和服务部署到集群;
  • 刷新数据库以测试适当的数据 。
通过这种方式 , Axial就将Slack改造成了一个控制平台 , 实现从自动化到协作、CICD到托管等一系列云计算工作流 。

用户|为便捷与效率代言: 自动化工作流正在占领世界!
文章图片

这一改变为Axial节省了6000个小时的开发时间 。 如果把这些时间换算成美元 , 那确实是一大笔钱 , 毕竟 , 软件工程师的工资可是六位数 。
这就是工作流背后的思维方式:一劳永逸 。 只要完成了首次创造并进行后续的自动化 , 在之后的日子里 , 用户不但生活得更轻松 , 还能省出无数个小时的时间 , 而这无数个小时本来可能用于繁冗的人工处理 。
工作流的世界正在迅猛发展 , 甚至还有针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工作流 , 比如有的工作流会记录人们一天中咖啡因的摄入量~
工作流正在变得越来越常见、好用 。 要开始使用工作流 , 仅仅需要写下完成一项目标的所有过程即可 。 如果你知道怎么完成目标 , 剩下的工作就只剩优化和自动化了 。
顾名思义 , “工作流”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流动”起来 , 并源源不断地持续推进 。
re:
https://venturebeat.com/2020/11/21/workflows-are-eating-the-worl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