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若IPO落空,叮咚买菜还能活多久?
文章图片
图1/1
来源:牛刀财经
作者:李登华
叮咚买菜缺钱了 。
2月18日 , 叮咚买菜被传最快年内赴美上市 , 至少募资3亿美元 。 连续亏损下 , 依靠上市获得所需资金成了必然选择 , 毕竟叮咚买菜距离上一次传出融资消息 , 已经过去了9个月 。
对于生鲜这条烧钱的赛道来说 , 此次IPO的背后 , 是叮咚买菜融资续命的体现 。
但上市并非解药 , 甚至作为一家还没有实现盈利的零售类公司 , 是否能得到海外投资者的认同也未可知 , 所以赚足眼球之后 , 叮咚买菜还要寻找自己的“续命良方” 。
01
IPO的叮咚 , 根基仍未稳
叮咚买菜成立于2014年 , 前身是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推出的“叮咚小区APP” , 自从2017年上线叮咚买菜之后 , 开始了大幅扩张之路 。
从过往的融资经历来看 , 相较于每日优鲜、兴盛优选等玩家背后站着腾讯、京东等巨头 , 叮咚买菜属于近年生鲜领域跑出来的“新人” 。
2018年 , 叮咚买菜曾创下一年之内拿下6轮融资的纪录 , 背后集聚了高榕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启明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 。
作为生鲜赛道的参与者 , 叮咚买菜也是极少数没有互联网巨头背景的平台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叮咚买菜之所以在过去一年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 核心在于新城市的不断扩张以及用高营补来持续获客 。
而显然 , 通过烧钱、强开新城换来的增长质量堪忧 , 用“无起送”和高营补换来的所谓用户“薅羊毛”习惯盛行 , 并不能成为其长期发展的基石 。
近期 , 更传出其供应商账期突然延长、无法结款导致合作终止等消息 。 所以叮咚买菜能否跑出这个历史周期律 , 是否会在上海以外的区域水土不服 , 还有待商榷 。
但从2019年之后 , 叮咚买菜鲜有融资消息曝出 , 不难看出 , 叮咚买菜的盈利难问题已经让投资人越发谨慎 。 据锌财经援引相关知情人士透露 , “资本都开始谨慎了 , 尤其是这两年融资环境都不好 , 不像前两年那么激进了 , 再这么烧钱做补贴 , 谁都受不了的 。 ”
在一级市场失去信心之后 , 叮咚买菜自然将目光瞄准了二级市场 , 寻求上市来解决资金链问题 。
生鲜电商赛道从不缺乏竞争者 , 作为2017年入场的叮咚买菜 , 在时机上已经输给了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玩家 。 用户作为互联网企业的核心 , 得用户者得天下 , 由于入场较晚 , 叮咚买菜要想获取用户 , 就必须以更大的力度和补贴去获客 。
可以看到 , 对于如今的叮咚买菜 , 其根基依然未稳 , 这时候选择IPO , 更多的是要找到一个能继续前进的“续命良方” 。
02
靠烧钱“拉新” , 每单连续亏损
叮咚买菜在走向全国的过程中 , 步子迈的大了些 。
去年4月21日 , 叮咚买菜宣布正式进军北京市场 。 彼时 , 叮咚买菜进行了多类促销活动 , 包括各种高额优惠券 , 其获客成本居高不下 。 此前媒体也在报道中提到 , 叮咚仅上海一个城市一年的补贴投入就高达数亿 , 这也是叮咚买菜的一贯打法——通过不停地补贴来获客 。
牛刀财经了解到 , 叮咚买菜目前“拉新”手段除了通过投入了大量地推以及骑手到社区及公园周边推广以外 , 还通过发放“108元新人红包”以及推出各种秒杀活动吸引消费者 , 配送方面则强调低门槛“0起送费、0配送费” 。 总结起来为 “烧钱‘拉新’、烧钱送货” 。
长期来看 , 烧钱买用户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负担 , 一旦停止补贴 , 用户则会大量流失 。 尤其是在自身仍在亏损 , 外部融资长期停滞的情况下 , 补贴式的拉新无异于饮鸩止渴 , 最后可能解不了渴 , 反而让自身在亏损的“毒”中越陷越深 。
汉森供应链董事长、中国电商物流专家黄刚也曾公开分析叮咚买菜 , 他认为叮咚买菜缺乏流量和消费场景 , 没有流量支持和供应链保障的扩张很难盈利 , 并且亏损会越来越严重 。
一个佐证是 , 叮咚买菜在进入北京之后 , 又相继进入南京、广州、河北等城市及省份 , 仅在11月的一个月间 , 便新开城市近10个 。
这种扩张速度 , 来势凶猛 , 伴随着也是疯狂烧钱的速度 。
在此之前 , 呆萝卜曾遭遇资金链断裂风波 , 被曝欠款2.9亿 , 包括拖欠供应商的款1.5亿 , 门店充值5000万 , 合伙人保证金5000万 , 及员工工资及补偿金4000万 , 导致员工医社保断缴 。
谈到原因 , 呆萝卜CEO李阳坦言低估了烧钱的速度 , 核心问题是管理层对公司增长发展的预期过高 , 但在组织管理及业务的固化速度没跟上 , 导致公司的失血不断增加 。
在生鲜电商这条赛道 , 因为获客成本高、损耗大 , 对于供应链的要求极高 , 在这种情况下 , 盈利变得难上加难 , 这非常考验企业的融资能力 。
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 , 叮咚买菜将成为第二个呆萝卜 。
03
叮咚买菜路在何方?
生鲜赛道备受互联网巨头的青睐 。
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生鲜零售市场将超过5万亿元 , 随着生鲜电商渗透率的不断提升 , 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也将持续增长 。
过去一年 , 在疫情的影响下 , 消费场景线上化的转变 , 对于生鲜电商赛道来说是一个利好 , 但这也意味着竞争会更加激烈 。
而如何盈利 , 成为了摆在叮咚买菜面前最大的难题 。 目前来看 , 叮咚买菜已经骑虎难下 , 既要持续不断补贴来拉新 , 开城扩张 , 同时也面临着不断增高的成本 , 烧钱速度加快 。
总而言之 , 生鲜电商赛道的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 既要有健康的商业模式 , 也需要资本加持 , 这样才能走的更远、更稳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若IPO落空,叮咚买菜还能活多久?】这样看来 , 即使叮咚买菜上市成功 , 依旧难以避免盈利难和行业玩家前后夹击的状况 。 能否靠上市抢跑杀出重围 , 似乎也是事在人为 。 如果融资跟不上烧钱的速度 , 最后还是死路一条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