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崇拜乐毅 乐毅有多厉害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我们都知道管仲是春秋时期非常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 , 没有管仲 , 可能齐桓公也不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那乐毅有何成就呢?虽然乐毅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 但他也是战国时期非常出色的将领 , 今天正好打算和各位讲讲有关乐毅的故事 , 或许就能理解诸葛亮为何会崇拜乐毅了 。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别错过 , 赶快来看看吧 。


诸葛亮为什么崇拜乐毅 乐毅有多厉害
文章插图

名将乐毅

乐毅出身将门世家 , 先祖乐羊本是宋国人 , 后来投奔魏国 , 成为国相翟璜的门客 , 得到魏文侯的赏识 , 并成为攻打中山国的统帅 。中山国号称战国第八强 , 并非鱼腩之国 , 而魏国当时刚刚改革 , 还不算多么强大 , 因此乐羊当时面临的局势是敌强我弱、敌众我寡 , 于是就实行缓兵之计 , 二年没有动 。国内获悉之后 , 群臣诬告乐羊通敌 。乐羊还真有可能通敌 , 因为乐羊之子乐舒杀死了相国翟璜之子翟靖 , 然后逃到中山国 , 所以群臣认为乐羊通敌也不能算没有根据的诬告 。

就在这时 , 中山国见乐羊迟迟不退兵 , 就杀死乐舒 , 煮成肉羹送给乐羊 。乐羊为了表忠心 , 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吃了起来 , 将一杯全部吃完 。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08年) , 乐羊大败中山军 , 攻占中山国 , 中山国就此被第一次灭国 。之后 , 魏文侯将乐羊封在灵寿 , 于是乐氏家族就在灵寿安家落户了 。由于乐羊吃儿子的肉 , 让魏文侯认为乐羊连骨肉亲情都没有 , 于是从此不敢重用 。

三十年后 , 中山国王室后代中山桓公 , 拜乐舒之子乐池为将 , 并击败魏国 , 中山国成功复国 。乐池在中山国政坛上活跃了四十年 , 为相36年 , 乐毅是乐池的直系后代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 , 赵国实力大涨 , 找机会灭了中山国 , 于是乐毅成了赵国臣子 。乐毅少年聪颖 , 喜好兵法 , 有人推荐他在赵国做官 , 乐毅有没有在赵国为官不知道 , 但赵武灵王被饿死在沙丘宫之后 , 乐毅就投奔了魏国 。


诸葛亮为什么崇拜乐毅 乐毅有多厉害
文章插图

乐毅成就

【诸葛亮为什么崇拜乐毅 乐毅有多厉害】战国初期 , 魏国非常强大 , 经过魏文侯、李悝、吴起等变法 , 魏国可谓是战国第一强 。但孙膑在马陵之战中一举消灭魏国十万精锐 , 魏国从此沦为二流 , 到了战国晚期 , 魏国已经属于三流国家 , 典型的任人宰割的弱国 。乐毅的选择很有意思 , 不继续在赵国寻找机会 , 也不投奔强大的秦国、楚国、齐国 , 而选择了弱小的魏国 , 成了魏国的官员 。

然而没过多久 , 乐毅担任魏昭王的使者出使燕国 , 当时燕昭王正在搞改革 , 礼贤下士重视人才 , 时刻厉兵秣马准备向齐国复仇 , 遇见乐毅之后 , 就邀请乐毅在燕国工作 。燕昭王之前 , 燕国爆发子之之乱 , 内部混乱得一塌糊涂 , 让本就弱小的国家雪上加霜 , 齐国趁机打败燕国 , 攻入燕国都城 , 中山国又趁火打劫 。总之 , 燕昭王继位之初 , 战国七雄中燕国与韩国一样 , 都属于垫底的角色 。这么一个弱小的国家 , 在战国乱世中一般很难激起什么水花 , 也很难吸引乐毅才对 , 但乐毅偏偏接受了燕昭王的热情邀请 , 成了燕国的亚卿 。

后来 , 乐毅统帅燕军 , 奇迹般地连克齐国七十余城 , 几乎灭掉了齐国 , 创造了战国第一军事奇迹 。秦始皇灭六国之前 , 战国七雄互相争斗的200余年中 , 除了乐毅攻齐之外 , 没有一人能做到几乎灭亡一国的程度 , 连白起都做不到 。更何况 , 马陵之战后 , 齐国与秦国并称两霸 ,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 。

可以说 , 从春秋战国名将的战绩上看 , 乐毅以弱击强、几乎灭亡齐国的战绩堪称第一 , 即便吴起、孙膑、白起、王翦、李牧等都比不了 。所谓战国四大名将 , 其实是战国后期、强秦与六国作战过程中涌现的四大名将 , 并不是涵盖战国所有名将 , 因此战国四大名将中没有乐毅 , 不代表这四人能力、战绩超过了乐毅 。


诸葛亮为什么崇拜乐毅 乐毅有多厉害
文章插图

诸葛亮崇拜乐毅的原因

首先 , 战国七雄当中 , 燕国、韩国、魏国都是姬姓国 , 但燕国是召公后代 , 周初分封的诸侯国 , 正宗的周王室后代 , 比韩国、魏国还要正宗一些 。乐毅辅佐燕昭王 , 最初目的未必是为了恢复周室江山 , 但对诸葛亮而言却可能有另外的解读 , 即将乐毅投奔燕国视为恢复姬姓江山 。我们都知道 , 隆中对中就有诸葛亮对恢复汉室的信心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 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 , 则霸业可成 , 汉室可兴矣” , 北伐时一直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 , 因此诸葛亮内心深处一直希望恢复汉朝皇权 。从这一点来看 , 乐毅辅佐姬姓燕国符合诸葛亮的价值观 。

其次 , 乐毅有一个英明的主公 , 礼贤下士待他以诚 , 野心勃勃雄才大略 , 这是乐毅能够施展一身才华的重要前提 。在诸葛亮眼里 , 他与未来主公的关系 , 犹如乐毅之余燕昭王 。事实证明 , 诸葛亮出山之前 , 刘备多次亲自上门拜访 , 表达恢复汉室的愿望或野心 , 最终打动了诸葛亮 。

第三 , 乐毅的军事奇迹是“以弱胜强”、“反败为功” , 率军弱小的燕国几乎一举灭掉了强大的齐国 , 简直就是奇迹中的奇迹 , 这种不世之功很容易让年轻的诸葛亮神往 。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 , 虽为一介布衣 , 但是学贯古今 , 浑身洋溢着年轻人的豪气与锐气 , 可谓有着凌云之志 。诸葛亮与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游学时 , 评价三人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 , 而“三人问其所至 , 亮但笑而不言” 。其他三人仅可为刺史郡守 , 显然诸葛亮笑而不语的背后 , 就是自认为是社稷之器 。可见 , 当时诸葛亮志向远大 , 也非常自信 , 立下建立惊天伟业的志向 。

出山之前 , 曹操、孙权、刘表、刘璋、公孙瓒等都雄踞一方 , 唯有刘备一无所有 , 乃至只能寄居他人门下 , 投靠曹操、孙权建功立业伟大 , 还是投靠刘备建功立业伟大?毋庸置疑 , 只有投靠刘备这种连地盘都没有的主公 , 才能建立惊天伟业 。由此也可见 , 从诸葛亮自比乐毅来看 , 注定了他不可能投奔曹操、孙权等这种已经成型的势力 。

刘备去世之后 , 诸葛亮执掌蜀国 , 很多地方都模仿管仲与乐毅 , 希望能像这两位一样建功立业 , 但可惜的是 , 诸葛亮用兵虽多 , 立下的功绩却并不大 , 更是远不能与乐毅相比 , 这可能是诸葛亮一生的遗憾吧 。唐朝杜牧在《蜀相》一诗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道尽了诸葛亮的遗憾 。

笔者认为 , 不以成败论英雄 , “诸葛亮自比乐毅”这一点 , 给我们留下两个启示:一是乐毅应该是战国最被低估的名将之一 , 诸葛亮眼光独到发现乐毅不凡 , 二是诸葛亮少年立志 , 一生实践志向 , 虽败犹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