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后期强化田管促高产!

小麦中后期强化管理非常重要,可以大大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小麦中后期强化田管促高产的方法 。
小麦中后期强化田管促高产:
【小麦中后期强化田管促高产!】
倒伏、病虫害、早衰和高温逼熟等是小麦产量形成中后期最大的风险,小麦中后期田管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因苗施好小麦拔节孕穗肥 抽穗扬花期是小麦第2个吸肥高峰期,是需肥临界期,也是巩固穗数、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粒数、扩大库容量的关键时期 。因此,要努力确保小麦扬花期充足的肥水供应,重施拔节孕穗肥 。目前淮南晚播田块和淮北地区大面积小麦正处于拔节初期,要根据苗情适时施用拔节肥 。一般田块拔节肥和孕穗肥可合并施用,每亩施45%高浓度复合肥15~20公斤、尿素7~10公斤,并做到肥水结合,提高肥效 。高产潜力大的田块和拔节肥用量不足的田块,可在旗叶露尖至破口期再次施用孕穗肥,每亩施尿素5~8公斤 。
适时控高防倒伏 对早播旺长、提早拔节的小麦田,如拔节前化控效果不理想,可在破口期至扬花期每亩用“劲丰”抗倒剂100毫升加水20公斤喷施,通过缩短穗下节间长度、降低株高和重心来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 。注意现配现用,喷后2小时内遇大雨需重喷,不可与吡虫啉等碱性农药、肥料混配、混喷 。
及时开展“一喷三防” 近几年来白粉病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要引起重视,气温回升后做到见病就打药,单独用药,坚决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于赤霉病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药肥混喷”的防治策略,确保两次防治不动摇 。小麦扬花初期用药1次,5~7天后再用药1次 。在农药使用上,要坚持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的同时,提高小麦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 。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地区,在第1次防治时,选用多菌灵混配剂,停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单剂;第2次防治时选用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单剂或混配剂,确保防治效果 。对白粉病可用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加水喷雾防治 。结合穗期、灌浆期病虫害防治进行药肥混喷,可一喷多防、保绿防衰、保粒增重 。每亩用“强力增产素”10~15克,或“丰产灵”10毫升,或“植物活力素”60克,或“小麦专用维他灵”25克,或尿素0.5~1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00克等,加水均匀喷施,可预防高温逼熟或干热风危害 。
适期收获 适时收获是小麦高产、优质、丰收的重要环节 。我省小麦成熟期常伴有阴雨天气,梅雨季节有时也来得早,极易造成“烂麦场”,而且小麦收获腾茬迟还影响后茬水稻适期栽插,不利于稻麦周年高产 。因此,小麦收获要立足于抢,提前做好晒场、仓库、收获机械清理整修工作,在蜡熟末期及时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
小麦中后期强化田管促高产的方法就和答案及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