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曹操在夺取汉中后,益州爆发多起骚乱事件,这时如果抓住机会进击刘备,优势是很明显的 。然而,曹操错失良机,着实犯了严重错误 。在接下来的汉中争夺战中,其实曹操已经没有优势可言,最终把汉中拱手让出 。
下面,我来说说汉中之战的经过 。
第一,刘备进击汉中,首战遭遇挫折曹操放弃进攻益州后,把守备汉中交给自己信任的大将夏侯渊 。刘备麾下谋士法正认为,夏侯渊与张郃的才能有限,应该乘此时机进取汉中 。
这一番话,正中刘备下怀 。很快,刘备亲自统领大军出发,张飞、马超、吴兰等将领为先锋,挺进汉中 。曹操的堂弟曹洪率一支军队,阻击西蜀兵团 。当时吴兰屯兵于下辨,张飞、马超屯兵于固山,互为犄角,遥相呼应 。
张飞、马超都是狠角色,相比之下,吴兰要弱得多 。曹洪决定先攻吴兰,挥师进击下辨 。张飞得悉消息后,放出风声,扬言曹洪若攻吴兰,他将袭其后路,断其归途 。然而曹洪没有被张飞吓倒,击破下辨,阵斩吴兰,张飞、马超独木难支,只得悻悻而撤走 。
此时刘备抵达阳平关,与夏侯渊正面对峙 。
刘备的进攻也很不顺利,他派部将陈式袭击马鸣阁道,被徐晃击破;刘备亲自率军攻打广石,又为张郃所阻击,无法得胜 。看来要夺取汉中并非易事,刘备需要更多的兵力,他紧急派人返回成都,要求留守的诸葛亮调拨更多的兵力到前线 。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第二,夏侯渊之死曹操知道刘备乃是劲敌,担心夏侯渊吃亏 。尽管夏侯渊在平凉州之战中有卓越表现,但他是有弱点的,虽然骁勇,却失之于轻敌 。于是曹操决意亲征刘备,带着大部队西进,岂料刚到长安,便传来夏侯渊的死讯 。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夏侯渊与刘备在阳平关一带对峙半年之久,双方势均力敌,互有胜负 。在这段时间里,诸葛亮不断增兵前线,刘备在兵力上已经占有明显优势 。
由于正面攻打阳平关受阻,刘备便从渡过沔水,沿着山路行进,抵达定军山 。夏侯渊闻讯,亲率兵马出击,企图一战把刘备赶回老巢 。
入夜时分,刘备突然大举进攻曹营,四处放火焚烧敌营栅栏 。夏侯渊令张郃守住东面,自己则防御南面 。此时刘备猛攻张郃,张郃抵挡不住,夏侯渊紧急把自己的部队分出一半以救援张郃 。夏侯渊哪料想得到,这正中了刘备的诡计 。
刘备早预留一支奇兵,由讨虏将军黄忠统领,驻扎定军山上 。法正见夏侯渊中计,便喊道:“可击矣 。”黄忠擂起战鼓,居高临下发起冲锋 。兵力薄弱的夏侯渊岂能抵挡,被杀得大败,他自己也脑袋搬家,死了;同时被杀的曹军高级官员还有遥领益州刺史的赵顒 。夏侯渊被杀,曹军上下心胆惧裂,张郃大恐,不敢恋战,带着残兵败将,退回阳平关 。
这是曹军继赤壁之战、江陵之战后的又一次大失败 。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第三,张郃力挽狂澜元帅夏侯渊死了,阳平关一片混乱,士气低落,人心浮动 。当务之急是要安抚人心,推选新的统帅 。督军杜袭与司马郭淮整饬军队,推举张郃为临时统帅 。张郃临危受命,挑起重担,巡视诸军,安排守备,巩固阵地,严阵以待 。
溃败后的曹军稍稍心安,只是危局未解,刘备虎视眈眈,随时会渡过汉水发动进攻 。曹军将领们都认为刘备人多势众,不可与之争锋,必须在汉水沿岸建立坚固的防御阵地,方能勉强抵挡 。司马郭淮不以为然,他力排众议,认为应该诱使刘备渡河,等他半渡时出击,必可大破敌军 。
郭淮的主张得到张郃的支持,这一战术果然令刘备大伤脑筋 。刘备身经百战,深知贸然渡河出击风险极大,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 。就这样,双方在汉水两岸对峙,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第四,子龙一身都是胆与此同时,曹操正马不停蹄从长安驰援汉中 。
有一天,侦察兵发现一支曹军运粮部队,刘备当即令黄忠率部出击 。黄忠领命而去,这一去,去了好久,赵云深恐老将军有所闪失,便亲自带着数十名骑兵出营察看 。岂料离开营地后,赵云竟然遇到曹操的大部队,这次遭遇双方都不曾料到 。赵云只有区区几十人,但他临危不惧,头脑异常冷静 。既然曹操部队尚未察其虚实,何不先下手,杀他个措手不及呢?
果不其然,曹军忽遭突袭,一时也不知敌人有多少人,被打懵了,有些人拔脚就跑 。不过混战一阵后,曹军看清了,所谓的敌人尚不足百人,何惧之有,于是开始反扑 。赵云且战且退,曹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营垒之前 。营中士兵见是将军被追杀,赶忙擂响战鼓助威,并打开大门,赵云等人疾驰而入 。
按理说,赵云死里逃生,进了兵营后,非得关闭营门不可 。不过,赵云真是心细入微,他偏偏不关营门,下令停止击鼓,拔出营中令旗,整个大营敞开着 。
曹操用兵尚诈,见到赵云兵营不设防的样子,满腹狐疑,暗忖营内必定有埋伏 。谨慎小心的曹操不敢贸然出击,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如撤退的好 。其实赵云哪里有时间去设伏,只不过他知道曹操向来谨慎小心,索性洞开营门,赌上一把 。曹操果然中计,非但没敢往里冲,最后还引兵退去 。
曹军一退,赵云抓住机会,率全体将士一拥而上,攻击曹操的殿后部队 。一时间,原本悄然无声的兵营鼓声大作,赵云的士兵们持强弓劲弩,箭如雨下,曹军士兵纷纷倒地身亡 。
曹军阵型大乱,连曹操都无法制止混乱的蔓延,居然出现严重的踩踏事件,很多士兵被人马踩踏而死,还有些人被挤落到汉水中淹死了 。
第二天,得知喜讯的刘备赶到赵云营内,远远望见战场上遗下曹军累累尸骨,他不禁喜上眉梢,喝彩道:“子龙一身都是胆!”
自是,赵云之勇猛善战名扬天下 。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第五,曹操撤出汉中自从夏侯渊战死后,曹军的士气一直低落不振,连亲征的曹操都吃了赵云的亏,所有人脸上都密布阴云,看来汉中是守不住了 。相持一个月后,曹操放弃了 。他下令汉中守军全部撤走,把这块战略要地拱手让给刘备 。
这不是曹操的风格,他不是那种知哪而退的人 。
但人总会有所改变的,因为人会老,岁月会侵蚀人的雄心 。在十个月后,曹操病逝,我们可以猜想,此时的他已经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他削平群雄,一统北方,这是何等伟大的事业,然而一个人的事业再伟大,他也只是凡人绝不是神 。当死神的影子已隐约可见时,一个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
刘备不再是寄人篱下的落水狗,而是过江猛龙,在夺取益州后再下汉中,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
汉中一役,刘备大获全胜 。
这也是刘备入蜀后的重要一役 。夺取汉中的意义非同小可,首先解除了曹操进攻蜀地的风险,其次有了进取关中的一块跳板,在战略上进可攻、退可守,极大保障蜀政权的安全 。在这场战役中,足见刘备之韧性与斗志昂扬,反倒曹操给人江河日下的感觉,既没有显示出过人的智慧,也没有以往的从容与自信 。
其他网友观点先更正问题里一个小错误,汉中之战曹操虽然败了,不过算不上惨败吧,毕竟刘备损失也挺大的 。而曹操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和《三国演义》里不同,历史上的刘备久经沙场,也是一个出色的统帅 。
曹操和袁绍即将开战之际,刘备在徐州击败了曹操派来的刘岱、王忠,逼得曹操不得不亲自带兵先打徐州 。手下众将都担心袁绍来袭,而曹操却认为刘备才是劲敌:
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刘备刚刚夺取徐州,手下部队并不多,就能让曹操忌惮成这个样子,可见刘备不简单 。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刘备被曹操击败以后,投奔了袁绍,多次南下袭扰许昌 。第一次他败给了曹仁,但是第二次刘备斩杀了曹操的部将蔡阳,逼得刚刚在官渡打赢的曹操再次南下亲征刘备,刘备被击败去投奔了刘表 。刘备在刘表手下是也没让曹操安生,博望一战又打败了夏侯惇和于禁两员名将 。
这么算下来,刘备和曹军六次交手,两次败给曹操,一次败给曹仁,另外三次获得胜利,如果考虑此时刘备实力有限,这个战绩已经非常惊人了 。也正因为刘备能打,所以孙权、刘璋等人才会拉拢刘备希望借助他的能力 。
汉中之战时,蜀汉集团力量达到了历史巅峰期,足以和曹魏一战 。
在汉中之战时,刘备的兵力已经远不是当初能比,可以动员数万大军出战,在军事上还有法正帮忙参谋,武将有张飞、黄忠、赵云、马超、魏延等名将,后方还有三国时最顶尖的政治家诸葛亮坐镇,这些谋臣武将对于击败魏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像张飞在巴西击败魏军名将张郃,法正在汉中时多次提出的正确的建议,让蜀军掌握了主动,黄忠斩杀夏侯渊,使得蜀军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而诸葛亮则保证了蜀军后勤无忧 。
以刘备自身的能力,配合这么华丽的阵容,自然有了和曹操正面作战的实力 。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汉中的地理环境也限制了魏军发挥其战斗力 。
魏军最强大的是其骑兵部队,但是汉中多山,这限制了骑兵发挥 。而刘备部下的荆州兵多是步兵,益州兵则擅长山地作战,此消彼长,汉中的地理环境对于刘备是很有利的 。
此外关中久经战事,农业生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魏军的粮草需要从许昌等地调运,路途遥远,路上又交通不便 。而蜀军从四川到汉中明显补给线要短的多,因此魏军的后勤压力要重的多 。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汉中对于益州太重要,刘备不得不投入所有力量来争夺 。
更重要的是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屏障,没有汉中则益州危险,因此蜀军是全力投入 。杨洪就曾经对诸葛亮说:
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所以刘备对汉中是势在必得 。因此虽然在马鸣阁道等战斗中蜀军失利,损失惨重,但是依然苦战不退 。
而曹操则不同,相比汉中,他还需要兼顾荆州和扬州的局势,防止东吴和关羽北上,也不敢让主力部队被长期牵制在汉中 。在意识到难以取胜以后,汉中就给了他鸡肋之感 。毕竟即使失去汉中,在关中他依然可以阻击蜀军,而且此时魏军更可以发挥骑兵优势,后勤压力也没这么大 。
一个势在必得,一个可有可无,曹操又没有绝对优势,最终决定放弃汉中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1.汉中对刘备军事集团建立稳定的根据地有屏障作用,《隆中对》中,诸葛亮阐述了益州:
“将军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对“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为终身理想的刘备来说荆、益尤为重要,如果丢失汉中,如同撞开了刘备的大本营益州的门户,刚到手的人员及物资补给等都在益州,势必动摇了自己的根本,所以刘备非常重视此战;除关羽留守荆州外,其它重要文武将官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此战,甚至诸葛亮坐镇益州后方,亲自担任总后勤部长的角色!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2.汉中离曹操经营的大本营长安较远,其间道路崎岖坎坷,部队调动和行动的成本都很高,尤其是为汉中前线部队运送补给困难重重;又纵使丢了汉中,由于益州到长安中间还隔着八百里的巍巍秦岭作为阻碍,所以显得不是好重要;对曹操来说汉中就是“鸡肋”一块,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他之所以还要打汉中,显然是想灭一下刚刚崛起的刘备军事集团的威风,顺便报一下赤壁之战的仇恨,抑制刘备的迅速发展壮大,曹操根本没有把汉中作为长久的战略要地来经营和发展的打算!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3.二军对垒时曹操精力分散,甚至心不在焉!北方的乌丸及鲜卑窥探中原已久,又有了蠢蠢欲动的迹象,导致有丰富沙场经验,对刘备知根知底的曹操,滞留长安多日,不能全力以赴应对汉中战事;而夏侯渊、张郃尽管能征惯战,有战术能力,但综合二人的战略思想,根本不是刘备的对手 。
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反而赢了?
文章插图
4.曹军中,汉中战场主帅是曹操看中的夏侯渊,这哥曾经立功无数、名噪一时,在曹军中享有崇高的威信,然而却被耄耋之年的刘备属下黄忠一刀斩于马下,动摇了曹操的军心,使部队丧失了斗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