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样看待无欲望生活,无欲望社会这种生活方式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首先声明,我认为极少存在无欲望的人,但更多年轻人确实低欲望化。在我看来,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低欲望状态与阶级固化有关,也就是无论我怎样努力我能达到的上限已经固定;再一就是价值观的转变,个人意识的崛起让更多人选择以自我为中心为自己活,而非选择为家庭活,每个人更加追求自我满足。于是当努力的性价比比不上相对不努力,更多人选择了低欲望,通过低欲望低投入以增加个人效用。|无欲望社会相比于正常社会缺乏竞争力,进步速度慢,必然会被现有的社会淘汰。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主流永远告诉你要积极,要向上,要实现价值,欲望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个人而言,哪种生活方式更舒服呢。我过不了无欲望的生活,因为我需要这个社会给我的资源。不过我猜没有欲望的生活会更舒服吧。

■抛开其他因素只论生活方式来说是进步的
■当你有一段时间有钱有闲,还有心思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你会发现你的世界充满了欲望,无论是物质的还是肉体的。
■没有欲望的生活和社会恐怕已经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读了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正在思考有没有以无欲望社会为背景的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呢:
美丽新世界里鼓吹信奉的是消费和享乐主义的物欲反乌托邦社会,我认为物欲社会和群众无独立意识是相互依托共生的,放大感官刺激自然丧失了精神上的思考与判断,这里只对书中的虚构社会环境作评价。
而无欲社会的反乌托邦题材文学也许甚至虚构不出来,减少欲望带来的就是人口、社会劳动力短缺,减少消费创造的经济效益不足,没有经济基础谈何构建上层建筑,连做科技研发的经费都不够。
我认为过度极端的无欲和物欲的后果是一样的,都只能使得人类文明发展停滞回到原始社会。

在我看来,无欲无求不一定是一个褒义词,而欲望也不一定是个贬义词。
人生活在世,追根到底,是在活一个精气神、幸福感。而幸福感是怎么来的呢?需要依靠欲望的满足来维持。当然,幸福感可以是一份自制的水果沙拉,可以是伴侣的一个拥抱,也可以是听到了一首符合心境的歌曲......但这些无一不是欲望,做出水果沙拉的幸福感,是满足了get一个小小新技能的欲望;一个拥抱的幸福感,是满足了get到被爱的欲望;听歌的幸福感,是满足了精神找到共鸣的欲望。
归结起来,不管是自己变更好了,被爱了,找到精神的共鸣了,这都是由于欲望被满足了。
因此,无欲望生活,什么都无所谓的生活,幸福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会生活的空虚麻木,只剩皮囊。
(当然,答者并不赞同过度的欲望,凡事都有一个度。)
■过犹不及,欲望太多太大只会成负面结果,所以看你低欲望的定义了,现在把很多过欲都定义为正常的欲望,如果所谓低欲望恰好是正常欲望的话,那么社会反而会慢慢变正常,不然最后还是高速运作而枯竭
■这应该是社会主义社会咋样看待无欲望生活,无欲望社会这种生活方式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咋样看待无欲望生活,无欲望社会这种生活方式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