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一课中高山流水比喻
【伯牙绝弦一课中高山流水比喻】"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 也比喻乐曲高妙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
而《高山流水》 , 是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 , 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
推荐阅读
- 三会一课是指什么 三会一课的解释
- 最后一课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摔的是什么乐器
- 开学第一课怎么吸引学生
- 桃花心木一课中词语的解释
- 原神绝弦怎么得
- 202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字 有关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介绍
- 安全教育第一课观后感 安全教育第一课观后感范文
- 永远的一课中席卷而入的意思是
- 写知音难觅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