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眠的心理影响及疗法

【关于失眠的心理影响及疗法】随着都市人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已经成为困扰许多人的一大难题 。导致失眠的因素很多 , 其中由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及饮食因素所致的病例数远远少于由心理因素所致的病例数 。归纳总结,目前有6类导致失眠的心理原因是为心理学界所公认的:
失眠的心理影响
害怕失眠心理
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 。
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 。白天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工作一天后,到了晚上就需要休整 , 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 。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 , 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 。“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 , 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不易睡着 。
怕梦有害心理
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 , 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 , 对人体有害 , 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 。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 。
其实,科学已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 , 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演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信息清理掉 。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 。
内疚自责心理
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 。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 。
期待兴奋心理
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现早醒 。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网站管理员 , 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点上班),常于晚7时睡觉,因害怕迟到,睡得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小时,就被惊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 。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 , 难以入睡 。
再现创伤心理再现
有的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而感到害怕,出现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 , 但成年后,由于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 。
手足无措心理
有的人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 手足无措 , 不知如何是好,以至于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棋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 。
长时间的失眠对人们的生活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 因此,人们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防止失眠的持续发生 。
失眠的防治方法
失眠的防治方法随着失眠持续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
目前,心理学家把失眠分为三类:
暂时性失眠:一般只维持几天 。可能由于情绪兴奋、暂时性精神紧张或时差所引起,如重大节日、会议、聚会、考试、跨时区旅行等等,大多数人可自发地调整过来,也可以把它看作一次新鲜有趣的体验 。总之,在此时刻,不必惊慌,几天后失眠症状会不治而愈 。
短期性失眠:持续数天到三周的时间 , 在人患有严重疾病或个人遭受巨大压力时常会发生 。通常运用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或求助心理专家,会得到缓解和改善 。
长期性失眠:可维持数年之久,有些人面对压力(甚至仅仅为正常压力)时,就会失眠,就像有的人容易得慢性胃炎或偏头痛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应对压力的习惯性模式 。通常需要医生和心理专家共同来解决 。
慎用安眠药
对于失眠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吃药了 , 这是医生对失眠患者所能做的最直接的帮助 。而作为患者,尤其是长期失眠症的患者最好留个心眼儿——那就是要节制 。因为不节制地服用药物,是会产生心理依赖的 。另外,长期服用安眠药会导致患者的抗药性 。当一个人适应了某些定量的药剂之后,他会需求更大的剂量,才会有同样的效果 , 于是形成一种可怕的循环:失眠导致服药再导致抗药性 , 继续失眠导致再加大药物剂量 。这时,安眠药成为导致失眠的元凶 。这种情况出现时,最好请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提供帮助 。
心理疗法
失眠大多由心理因素导致,所以失眠者要及时寻找和发现导致失眠的心理因素,要把克服失眠的主导因素放在自身主动调节的基础上,减少对药物的需求 。必要时要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