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癌症机构通常将有足够证据证明其致癌性的物质划分为一类致癌物,如甲醛、二恶英等;将有有限证据支持其存在人体致癌可能性 , 但有一定证据证明实验动物致癌性的物质划分为二类致癌物 。目前能够证明4-甲基咪唑致癌的实验结果仅局限于动物实验,从这个角度讲它并不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 。

文章插图
可乐“致癌物”在人体的致癌性尚不明确
可乐“致癌物”在人体的致癌性尚不明确
日前美国消费者倡导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发布的报告称,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4种可乐产品中均发现了一种在产品配料中的焦糖色素中使用的名为4-甲基咪唑的化学物质 。而加州法院也已裁定含29微克以上4-甲基咪唑的着色剂饮料必须附带癌症警告标志 。4-甲基咪唑究竟是什么?是否会致癌?
4-甲基咪唑致癌的实验结果仅限于动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教授研究者表示,判断一种物质是否致癌主要应该看两个条件 。一方面要看这种物质在国际癌症机构的评级结果 , 另一方面则要看该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 。
国际癌症机构通常将有足够证据证明其致癌性的物质划分为一类致癌物,如甲醛、二恶英等;将有有限证据支持其存在人体致癌可能性,但有一定证据证明实验动物致癌性的物质划分为二类致癌物 。目前能够证明4-甲基咪唑致癌的实验结果仅局限于动物实验,从这个角度讲它并不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 。另一方面判断一种物质的致癌性还要看人体摄入的剂量,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剂量标准也不会对人体构成太大危害 。
伴生物含量和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
【可乐“致癌物”在人体的致癌性尚不明确】 研究者表示,4-甲基咪唑是以亚硫酸铵为原料生产焦糖色素时的伴生物,伴生物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工艺 。虽然焦糖色素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比如酱油、醋的生产中可能也会用到 。但这些焦糖色素中不一定含有4-甲基咪唑,一方面和生产焦糖色素所采用的原料有关,另一方面还要看其生产工艺是否能达到一定标准 。
推荐阅读
- 晚餐不能吃什么?从今天起对9种晚餐说“不”
- “夜食症”或许是基因问题-夜食症的危害
- 营养素的六大“天敌”你都知道吗?
- 饭后吃薄荷糖会导致“烧心”
- 为什么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 猪心当归汤可“赶走”焦虑 让你恢复好心情!
- 可乐杀精吗?喝可乐的坏处
- 饭后吃水果容易把胃“撑”大
- 可乐加味精的作用-可乐加盐的作用
- 鱼和海鲜隔夜吃会“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