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科普知识宣传,全国爱牙日科普文章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 , 今年的全国爱牙日以“口腔健康 , 全身健康”为主题 , 聚焦儿童口腔健康 , 倡导“护牙健齿少年强 , 健康中国民族兴” 。
对于新手爸妈来说 , 总有一个问题令人烦恼 , 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护理口腔呢?“答案是——从出生开始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秦嘉若表示 , 从孩子呱呱坠地 , 新手爸妈就应该开始学习如何护理宝宝的口腔卫生 。
擦口腔、戒奶睡
这时 , 宝宝虽然还没有长牙 , 但父母也应该每天坚持2-3次为宝宝做好口腔清洁 。可在洗漱时或哺乳拍嗝之后 , 使用无菌纱布蘸取温水 , 轻轻擦拭宝宝口腔内的舌部、上下唇、颊部及牙龈 , 能有效预防口腔疾病(如鹅口疮) 。
秦嘉若建议 , 要在宝宝清醒的状态下为其清洁口腔 , 然后哄睡 。不建议宝宝含着妈妈的乳头“奶睡” , 或者睡前叼奶瓶 。因为宝宝睡眠期间 , 口水分泌减少 , 口腔自洁作用下降 , 不良“夜奶”习惯 , 让龋菌容易趁机利用蔗糖或乳糖代谢产生酸和毒素 , 腐蚀宝宝的牙齿 , 将来会助长龋齿发生 。
学会“圆弧刷牙法”
多数宝宝4到6个月时开始乳牙萌出 , 一般最早长出的是下前乳牙 , 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全部长齐 。1岁左右 , 随着宝宝乳磨牙萌出 , 仅用纱布已经无法满足牙齿清洁需求 , 这时爸爸妈妈可以使用指套牙刷或者宝宝牙刷 , 将宝宝后牙刷干净 。
好动的2到3岁宝宝 , 就可以开始尝试学习自己刷牙了 。由于这时宝宝做精细动作还不太协调 , 秦嘉若建议家长带领宝宝学习“圆弧刷牙法” , 也就是按照从后到前、从左到右的顺序 , 在牙面上画圆圈刷牙 。“可鼓励小朋友先刷 , 刷完之后 , 记得再帮助宝宝仔细刷一遍 , 以达到彻底清洁的目的 , 直到小朋友自己掌握‘圆弧刷牙法’的要领 。”
牙线清理、控糖摄入
宝宝添加辅食之后 , 牙齿之间容易有食物残渣 , 难以完全清洁 , 这也是龋齿发生的主要原因 。秦嘉若建议 , 家长们除了帮助、监督宝宝完成刷牙 , 还可以尽早开始使用儿童牙线 , 清洁宝宝牙齿邻面 , 预防蛀牙 。
随着宝宝成长 , 吃的食物越来越丰富 , 家长往往会常备一些小零食和饮品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糖果会导致龋齿 , 含有蔗糖、淀粉类的甜食 , 都是引起宝宝蛀牙的罪魁祸首 , 所以一方面要养成及时清洁牙齿口腔的好习惯 , 一方面也要控制此类食物的摄入量及摄入频率 。
“替牙期”刷牙坚持“三三三”
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进入“替牙期” , 恒牙逐渐替换乳牙 , 长出陪伴我们一生的牙齿 。早早培养爱牙护齿好习惯 , 会让儿童受益终身 。
儿童刷牙习惯养成之后 , 随着精细动作协调能力逐渐完善 , 可以开始学习“改良巴氏刷牙法” , 即水平颤动、按顺序逐一清洁牙齿各个牙面 。每天坚持“三三三”:早中晚刷牙三次 , 每次刷三分钟 , 三个牙面(唇颊面、咬合面和舌面)都要清洁到位 。同时 , 儿童可以开始学习自己使用牙线 。白天吃完东西 , 应及时漱口 , 饭后及时刷牙 。
此外 , 秦嘉若提醒:“多吃粗粮不仅能帮助牙齿、颌骨发育 , 还对牙面有一定清洁作用 。”同时家长仍要控制孩子零食摄入量 , 最好不让孩子喝易导致蛀牙的乳酸饮料、碳酸饮料 。
定期复查口腔
秦嘉若建议 , 家长应带孩子定期复查口腔健康状况 , 医生会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给予专业的检查、治疗 , 同时给予相应的口腔卫生指导 。另外 , 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要特别注意 。
一是第一颗新牙长出 。家长要观察宝宝乳牙是否及时脱落 , 新牙是否长出 , 如果出现特殊情况 , 应尽早到医院口腔科就诊检查 , 尽早发现、解决乳牙滞留和恒牙迟萌等情况 , 才能让牙齿更好地生长发育 。
二是六龄牙和第二恒磨牙长出1至2年内 。六龄牙 , 就是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颗恒磨牙 , 是陪伴我们最久的“大牙” 。第二恒磨牙 , 也就是每边第七颗牙齿 , 大约会在11-12岁左右逐渐长出 。这两颗牙齿牙尖明显 , 窝沟容易蛀坏 , 可在长出来的1-2年之内 , 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窝沟封闭”治疗 , 能有效预防恒磨牙龋病的发生 。
【全国爱牙日科普知识宣传,全国爱牙日科普文章】口腔健康的维护 , 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参与完成的“保卫战” 。要从认真刷牙齿开始 , 养成好习惯 。秦嘉若说:“我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没有蛀牙’ , 而是到80岁也不要‘老掉牙’ 。请和医生一起努力:勤刷牙、用牙线 , 爱牙护齿多保健 , 检查治疗定期见 , 饮食均衡身体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