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历书,《崇祯历书》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提到《崇祯历书》,先让我们来介绍与此书关系最密切的两位历史人物:崇祯皇帝和徐光启 。
其实崇祯帝即位后,通过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起用人才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后金的侵略,屡次平定农民叛乱,取得了一定成效,曾一度使明朝出现中兴的可能,即史称“崇祯中兴” 。
但无奈明朝其时大势已去,天灾人祸频频出现,处于财政危机的同时又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崇祯帝最终无力回天 。
崇祯历书就是崇祯帝在位期间所编著 。
再来谈徐光启 。
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上海县法华汇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 。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 。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
崇祯二年,钦天监运用中国传统历法《大统历》测量日食再次失误,而同时徐光启依靠传教士的帮助,运用西法测量却相当精确,符合天象 。礼部就此再次奏请开局改历(历局),得到崇祯帝批准 。于是,时年已68岁的徐光启被朝廷委任为管理部事的礼部左侍郎,开创了划时代的伟业——纂修《崇祯历书》 。
当时历局聘请了来华耶稣会的四位传教士参与译书(其中以日耳曼人汤若望最为重要),编译或节译哥白尼、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等著名欧洲天文学家的著作 。从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陆续编成书 。
《 崇祯历书》包括天文学基本理论﹑天文表﹑必需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平面及球面三角学和几何学)﹑天文仪器以及传统方法与西法的 度量单位换算表五类 。书中引入了清晰的地球概念和地理经纬度概念﹐以及球面天文学﹑视差﹑大气折射等重要天文概念和有关的改正计算方法;还采用了一些西方通行的度量单位﹕一周天分为360°﹔一昼夜分为96刻24小时﹔度﹑时以下采用60进位制等 。
全书共46种,137卷,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西方天文学的理论,称为“基本五目”,分别为法原(天文学基础理论)、 法数(天文用表)、 法算(天文计算必备的平面、 球面三角学、 几何学等数学知识)、法器(天文仪器及使用方法)和会通(中西度量单位换算表) 。
第二部分是根据这些理论推算得到的天文表,称为“节次六目”,分别为日躔、恒星、 月离、日月交合、五纬星和五星凌犯 。
《崇祯历书》编纂的时候,正是欧洲近代天文学确立的阶段 。当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学说还不到100年,其体系在理论上、实测上都还不很成功,所以《崇祯历书》体系的基础,仍是第谷(Tycho)的天文学;但书中对哥白尼的学说做了介绍并大量引用其在《天体运行论》中的章节,还认为哥白尼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个天文学家之一 。
《崇祯历书》是中国最早吸收西方先进天文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历法进行改革的大型学术著作 。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天文学知识,形成了对中国已相对落后的传统天文学的冲击,使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从此走上了一条吸收和融合西方天文学为主的新路,对推动中国天文学向近代模式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
然而《崇祯历书》在1634年编完之后,仍受到中国保守的力量仍然反对 。双方的争论持续了10年 。期间,发生过8次中西天文学的较量,包括日食、月食、木星、水星、火星的运动 。最后,崇祯皇帝最终相信西方天文学确实比中国的传统天文学更好,1644年他下令颁行天下 。
但他的命令还未实施,李自成的军队就打进了京城;没多久清朝的军队又打进北京城,当时在北京城里留守下来的是汤若望,他把《崇祯历书》做了删改,献给满清政权,并且由顺治皇帝给题写了书名,命名为《西洋新法历书》 。
【崇祯历书,《崇祯历书》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崇祯历书,《崇祯历书》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